博文
(2010-04-17 15:31:06)
讀《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04月09日第14版)後頗有感觸,天津南開大學的學生們對楊敬年教授的評價是生命從百歲開始。現如今,這位已有102歲高齡的教授,不僅聽力好,而且口齒清楚,思維敏捷。98歲時,他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的錄製,99歲時則完成了自己的回憶錄《期頤述懷》。在南開大學任教的幾十年中,他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財政專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7 15:03:28)
立於水岸旁,生出些許感慨,陷阱是路徑,障礙是線索,水是那樣的隨性與通達。心靈如水,我們的心靈需要放飛,需要自由,追求一種隨心所欲和無拘無束的境界,如此人生才能不會禁錮於現實中而顯得庸俗。遊子無論走多遠,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家,心靈無論在哪裏神遊,最終需要安住在自身。我欣賞水的隨性與通達,但不屑於水的隨波逐流,人生需要遊走於高山流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5 15:55:48)
與浩瀚之宇宙而言,人之一生如曇花一現,多少是非功過,在滾滾曆史潮流中淹沒,多少英雄人物,成為曆史,而對英雄人物謳歌稱頌者,亦複歸為曆史。麵對身後曆史之無限,放眼前方未來之無窮,遂有人在感歎生命短暫之餘,更加認識到生命永恒之價值,其人性之美在宇宙間盡顯耀眼的光芒,用自身美麗的光輝,為後人指明前進的方向。人性之美麗,光照別人而滋潤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3-10 09:51:27)
有人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兩者之間的關係戲劇性地比喻為“貓”與“鼠”,不少企業天天上演著貓抓老鼠的遊戲,我把該過程稱為“貓”“鼠”博弈。 
自然界適者生存,貓與鼠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各有各生存之道。貓的主要任務被認為捕鼠,而老鼠則要想法生存下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老板和員工都要有平和的心態,盡自己所能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竭盡全力,實現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