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12-05 16:19:40)
讀傳記有何目的?為了尋找樂趣。  翻開一頁,讀到:查·達爾文急急忙忙用右拳心捏住一隻罕見的甲蟲,左手捏著另一隻,突然又發現了第三隻,也屬於非要不可的標本,怎麽辦!刹那間,他把手中一隻甲蟲塞進嘴裏,伸手去捉那第三隻。關在口中的甲蟲不喜歡挨禁閉,噴出一股酸液直灌查理斯的咽喉。他一陣猛咳,三隻小生命全部放行。可笑嗎?  翻到另一頁,見到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11-11 15:36:40)
想起之前讀到過網上發布的楊德昌兩位妻子的公開信。
  一封是蔡琴寫的,信的標題是《就讓他活在我的歌裏吧》,信中說:“楊德昌就這麽走了……這個時候,說什麽也說不清楚我的五味陳雜!回想當初,當我確知彭鎧立和他的戀情,到決定當機立斷成全他們,再到辦完離婚手續,甚至今天他去世……我深深的感謝上帝,讓我與他轟轟烈烈地愛過……細數一生他一共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1-11 15:32:56)
我曾用五隻雞做實驗———將一碗稻子撒向它們,隻見雞們飛奔過來,爭先恐後地搶吃。顯然,一碗稻子滿足不了它們的胃口,但它們也很少爭鬥,隻是埋頭急急地啄食而已。就在它們快吃完的時候,我又撒了一碗稻子。這時的雞們不像剛才那樣惶急了,隻是埋頭啄食,並不顧及前後左右。撒出第五碗時,雞們已經吃飽了,地上的稻子再也勾不起它們的興趣,它們各自散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11-11 15:30:10)
“豐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來指的是沒有文字的堅石或樁,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於宮廟前以觀日影、辨時刻。《儀禮·聘禮》曾說:“上當碑南陳”,鄭玄的注釋就是:“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陰陽也”。二是豎於宮廟大門內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圓孔,施轤轆以繩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現在工地上上樓板所用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9-11-11 15:26:00)
蘇小妹她大哥,一次去拜訪國務院總理王安石。等待接見的功夫,看到書案上寫著半首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世界上當大哥的,有時候都免不了愛逞個能惹個禍啥的。這位蘇老大,也是手比較欠,一時興起,就提筆續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他這是諷刺王安石,難道連菊花耐寒也不懂嗎?後人有詩道:“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一個小男孩從生物課上得知:螞蟻之間主要是通過氣味來聯係的。當一窩螞蟻中某一隻死了時,其他螞蟻就會把它的屍體搬到公墓去。
  於是他有了如下試驗:先找到螞蟻公墓,在那裏收集了一些被太陽曬幹了的死螞蟻,然後把它們揉搓成粉末,將這些粉末裝入一個噴射器裏,再噴射到正在蟻穴口爬來爬去的“衛兵”身上。
  等不了幾分鍾,蟻穴裏的螞蟻傾巢而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1-11 15:18:18)
父親與兒子做遊戲:10分鍾代表一個人的一生,在這10分鍾裏,每人各翻一本書,從裏麵找“黃金”這個詞,誰找得多誰就贏……
  計時開始!
  兒子雙目圓睜,父親逐頁尋找。房間裏很安靜,隻聽見刷刷的翻書聲。
  “找到一個!”一分鍾後兒子興奮地叫道。
  “我也找到一個。”父親叫道。電子表上的數字不緊不慢地跳著。
  5分鍾後兒子蹦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1-11 15:12:46)
風雪彌漫著北回歸線,索爾仁尼琴要離開自己的祖國。這位秉持博愛情懷和人道主義精神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本可以在國內享受大師待遇。然而,漫天的冰雪冰封不了蘇醒的良知,索爾仁尼琴給朋友寫了封長長的信,抨擊時政。從此,關押、流放伴隨著他的後半生。
  1974年,索爾仁尼琴在妻子的陪伴下流亡西方。56歲的索爾仁尼琴刀刻般的臉上,沒有憂鬱和悲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1-11 15:01:58)
在茫茫無限的宇宙中  地球是孤獨的;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難免不感染上孤獨症  題記  毋庸諱言,也用不著回避,你和我,還有他(她),或多或少都有某種孤獨感。這是現代人的孤獨感。當然,每個人所體驗到的孤獨在性質上,在時間長短上(有的是驟然爆發,也有呈階段性和周期性),以及在深度和廣度上,則是各各殊異,頗不相同。什麽樣的人,體驗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