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痕跡

徘徊於理性與現實的曠野裏, 生存於東方與西方的交界麵。
個人資料
博文
這裏所說的意象化用,不包括一些古詩詞中已經約定俗成的表達模式,如梧桐、芭蕉、雨點、杜鵑、憑欄、夕陽表達憂傷、悵惘、悲涼等情緒,也不包括一些用典如接輿、五柳、相如賦、東床等。 因為是隨筆,所以化用和創新的例子並不嚴格分類,隻一一列舉。 在感歎好花不常,無人同賞時,唐代劉希夷在《代悲白頭翁》一詩中寫道: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7-09 04:41:40)
1。Don‘tpushme。不要逼我。   2。Don‘tgivemeyourattitude。不要給我擺架子。   3。Don‘tdreamawayyourtime。不要虛度光陰。   4。Don‘tyoudarecomebackagain?你敢再回來?   5。Aflashinthepan。曇花一現。   6。Healwayslikestoplayalonehand。他總是喜歡單槍匹馬。   7。Thatboyneversaysuncle。那個男孩嘴特硬。   8。You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王力在《詩詞格律》中,談毛澤東的六首七律格式王力(1900—1986),字了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人。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詩人,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他在《詩詞格律》第二章“詩律”,第三節“律詩的平仄”中,在談到“七律的平仄”時,舉了毛澤東的六首七律為例:(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0 04:43:39)
原文:  Yousaythatyouloverain,  butyouopenyourumbrellawhenitr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0 04:39:19)

  9月9日,是毛澤東同誌逝世40周年。在那段風雨如晦的年代,他追求馬克思主義真理,締造黨和軍隊,以巨大政治智慧和卓越軍事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衝破黑暗建立新中國!他創造出毛澤東思想,成為指導實踐的寶貴精神財富。       △1919年春與母親、弟弟在長沙。    △1919年11月16日,新民學會部分會員在長沙周南女校合影。後排左四為毛澤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辜鴻銘指出,要估價一種文明,必須看它“能夠生產什麽樣子的人,什麽樣的男人和女人”。“要懂得真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明,那個人必須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純樸的”,因為“中國人的性格和中國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純樸(deep,broadandsimple)”,此外還有“靈敏(delicacy)”。
辜鴻銘從這一獨特的視角出發,把中國人和美國人、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6-03-12 02:09:44)
女大一,抱金雞,
女大二,金滿罐,
女大三,抱金磚,
女大四,福壽至,
女大五,賽老母,
女大六,樂不夠;
女大七,笑嘻嘻;
女大八,準發家;
女大九,樣樣有;
女大十,樣樣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1-20 01:56:08)
中國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1、李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4%=95,300,000。2、王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41%=88,900,000。3、張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07%=84,800,000。4、劉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5.38%=64,600,000。5、陳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4.53%=54,400,000。6、楊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3.08%=37,000,000。7、趙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29%=27,500,000。8、黃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23%=26,800,000。9、周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字智慧《心之力》寫成於1917年,毛澤東24歲,堪稱神州青少年之楷模,曾被湖南一師楊濟昌老師打滿分105分,被稱為建國之才的奇文。此文當年在湖南一師廣為流傳和謄抄,後幾度失傳,今終於被湖南一師當年同學的後代在先輩的遺物發現傳出。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細微至發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萬物皆為思維心力所驅使。博古觀今,尤知人類之所以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7-07 20:51:12)
1、別人托你一件事,能快速辨別此事:可行性、自己處境、能力範圍,即使拒絕也能讓對方感覺不難受,如果接下此事,一定要順利良好的完成並兌現,讓人信任(借錢、赴約、找你幫忙辦事)
2、十分懂付出與尊重、真誠待人的重要性,給別人帶來積極的價值,而不是處處想占別人便宜。
3、懂得保護自己權益,絕不輕易妥協,不卑賤,但求人辦事該放下麵子會懂得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