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感謝牛哥置頂鼓勵。一方麵有點意猶未盡,另一方麵也感謝朋友們跟帖,想再八卦幾句。
有人認為時尚就等於奢侈和大筆的花錢,這可是大錯特錯。金錢隻能讓你有更多選擇的自由,但永遠不能替代你的品位。
有人說LOGO包是為了怕別人不知道背的是什麽包,也對也不對。設計師的確非常渴望別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設計,與其說是商業因素作怪,不如說是設計師的驕傲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2-16 06:10:40)
除了貴,可以彰顯一下身份,我實在不喜歡LV。
首先討厭它的主調色彩,土黃配黑咖,陰暗汙濁,感覺設計師的腦袋讓門兒擠了,正因為是個敗筆,所以要用天價來欲蓋彌彰,它推銷給大家的不是美感的設計而是所謂的身份,偏偏就有人吃這套。正如有錢家的女兒,人們蜂擁而至為的是她的錢,至於她眉毛鼻子端正與否,又有何所謂?
要說包包,我最喜歡的是GUCCI,米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MJ死後大家才懷念他,覺得他好,與其現在傷痛,當初為什麽不對他好點兒?
凡是過於出眾的天才,下場都不好,不是天妒而是人妒,我們都容不下過於優秀的人,因為他們的存在使我們不安,自慚形穢,我們很少會將自己的不順歸咎於自己的平庸,而常常怨恨天資優秀的人們剝奪了我們的資源且讓我們無地自容。我們都期待天才們出醜、出事、早死、倒黴、或是江郎才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學時喜歡CLINIQUE的HAPPY,那有一點兒CITRIUS的味道,清新如早春的薄霧。那時留著齊腰的長發,濃密光亮,每每騎著單車,從操場邊招搖過市,喜歡風吹起長發的感覺,看踢球的男生們目瞪口呆的注目禮,得意不已。那清澀而驕傲的青春啊,不知道當年的小帥哥們,依然玉樹臨風否?工作後有段時間胡亂穿衣打扮,又想顯得成熟穩重,又想顯得精明能幹。那是一段並不清楚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雖然一直喜歡看電影,真正動筆寫才知道自己詞匯和知識的貧乏,生怕有些傑出的電影被我平庸的語言糟蹋了,可是又按耐不住想寫,因為這些片子大都不是大眾電影(blockbuster),被接受的範圍並不大,很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歡它們。
首先更正上篇談到的《BeingJohnMalkovich》,編劇是查理考夫曼而不考夫曼兄弟,我大概和科恩兄弟搞混了。下麵談到的就是他的另一部天才之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比較喜歡的電影中,有些劇情和手法都比較特別,我覺得是新穎,有的朋友們覺得有點費解,不知在座的各位有喜歡的嗎?
一、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MULHOLLANDDRIVE),揭露好萊塢潛規則的,多重夢境的精神解析,初看特別費解,多看幾邊,拍案叫絕。一個並不複雜的故事由於特別的手法運用,被拍得懸念叢生、窒息絕望。我看了這個影片後覺得NAOMIWATTS是當今影壇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2-11 05:55:17)
我覺得如今“小資”一詞如今早已經不是以前帶有政治色彩的“小資產階級petitebourgeoisie”的定義了,與其說是一種社會階層,倒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
這態度,或許清高,或許無奈,或許孤僻,或許憂傷,但絕對關乎優雅。
清高是因為自命不凡
無奈是因為能力有限
孤僻是因為疏於理解
憂傷是因為多愁善感
然而從內到外的優雅,才是“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了〈REVOLUTIONARYROAD〉,感受有三點:
一、能夠接受平庸的生活是一種幸福。可惜有的人做不到這點,他們寧可毀滅也不願苟且平庸地活著,如影片中的女主角。
二、人應該努力弄清楚自己究竟是什麽樣的人、到底想要什麽樣的的生活,並且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否則一定會痛苦不堪。其實人生就是一個探索世界、探索自身的過程,追求這個過程,必定付出代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曾經回國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時的老板是個和我同齡的男人,個子不高,其實長相也不帥,但是給人感覺帥,我後來想可能是氣質的緣故吧。
有一次他買了一兜大鴨梨到辦公室給大家吃,那梨特別新鮮水嫩,我高興地很,迫不及待地去拿梨,結果不小心把一個梨掉在了地上,我忍不住大叫起來“哦天哪,她會痛的!”我拿起了那梨,果然是像人一樣,粉黃的身上摔青了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版主置頂了我的拙文,受寵若驚之餘,覺得該再寫點兒什麽。
紅豆肯定沒結過婚,所以眼裏容不得沙子,對人渣隱瞞婚史耿耿於懷。如果結過,恐怕就不會如此咬牙切齒。
經過婚姻的人,才會真正成熟,才會更深刻地了解感情世界中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的潛規則。
為什麽是潛規則?因為沒有哪位父母、師長、革命前輩會在對你的教誨中告訴你這些規則,沒有哪一本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