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不相識

那年一跺腳就毅然決然地邁出國門,因為驕傲和自信得要命,所以信誓旦旦要承擔所有的後果。現在才知道,人在他鄉,勇敢是必須的。痛了不嘶喊,累了不停歇。在別人土地上生長,沒有點驕傲是絕對不行的。
博文
(2007-10-30 10:17:49)
多年前有一陣子迷戀上網,於是寫下了以下的文字。將近8年過去了,看見這些文字,頗記得那時候的心情和故事。出國以後拚得累了後,竟很是迷戀這樣默默對著屏幕的時刻。盡管已經很有點人到中年的感覺了。
。。。。。2000年2月10號
昨天硬生生地從線上掉下來,落回到一個人的房間,電話立即響了。我接了,回到了現實的世界,朋友在互相祝福和問候。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何而嫁這個問題本身就折射了些個功利含義。我喜歡那種回歸單純的答案,比如說—‘愛了,就嫁了’;又比如說‘都不知道為什麽,就嫁了’。遙想自己二八年華時,愛情還是極為不恥的話題,很懊惱怎麽就對班上某個男生多了些關注和心跳。那時候絕對沒有去考慮什麽門當戶對(誰知道他爸媽幹什麽的啊),更不知道什麽性格相投(連話都沒正經說過兩句)。沒有婚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何而嫁這個問題本身就折射了些個功利含義。我喜歡那種回歸單純的答案,比如說—‘愛了,就嫁了’;又比如說‘都不知道為什麽,就嫁了’。遙想自己二八年華時,愛情還是極為不恥的話題,很懊惱怎麽就對班上某個男生多了些關注和心跳。那時候絕對沒有去考慮什麽門當戶對(誰知道他爸媽幹什麽的啊),更不知道什麽性格相投(連話都沒正經說過兩句)。沒有婚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去年五月,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我們正經地說了我們的感情。那時候我的工作漸漸穩定,收入也開始上升,日子也顯得有些明朗。我記得我說:‘好,我們就給這個故事一個發展的機會。’第二天,幾個朋友去一家中國館子吃了一頓飯算是我們第一次以男女朋友的身份出現。那以後的日子好像就又變成了工作工作再工作。訂婚的時候我的工作正忙得不可開交。那些連軸轉的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毫不誇張地說,大家的評論令我倍感受寵若驚。過去人們需感謝大家‘賜墨’,而文學城各位朋友賜我如此之多的文字,速度之快更是讓人對現代科技多了些感慨。謝謝了!我必須先坦白一下這篇《為何而嫁?---關於跨國婚姻的一些思考》的寫作由來。今天(2007年10月4日)倫敦時間下午4點半,我剛剛結束了與多倫多和紐約同事的電話會議。我的日程上一如既往地是數不盡的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些年總在掙紮。先是踉踉蹌蹌地出了國,帶著對未來十二萬分的沒把握,開始攻讀MBA。那個學校當時在網上被稱作是‘學位殺手’,進去就沒法好好拿學位出來。一番熬夜加苦讀之後,畢了業拿了文憑又開始找工作的折磨;終於找到工作,又開始事業的起落和不安。因為簽證和身份等諸多問題,很多時候很委屈地低頭不語,但心裏卻恨這些不公平給生活帶來的陰影。2007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7-09-14 03:15:33)
我所有的朋友都熟悉我這種玩失蹤的惡劣行徑。我說我要天天來博,但我沒有也沒說原因。其實就是我先是忙工作,很忙很忙,早出晚歸。然後我回國出差加渡假加工作,還是忙的不亦樂乎。我的一個閨中密友早就對我說過:‘咱倆的友誼,要不是我老追著你,你恐怕早把我忘了!’。
朋友我是不會忘的。但是我久不聯係別人,別人有不追我,朋友就很容易丟了。這次回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大學畢業後的一個晚上,聽了一首吉他彈唱的《在遠方》竟聽得流了淚。後來再也沒有人為我唱過這首歌,從來也沒聽崔健唱過,雖然他是原唱。於是,在遠方--成了我生命裏最純最動聽的旋律。
前些天居然又和唱歌的人通了一次電話。時隔多年,還是十分惦記這首歌。
偶爾也想再聽聽,但我知道,其實真正珍惜的東西是不能拿來日日把玩的,不應挺而走險地在日複一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7-23 03:12:51)
我上周五首發了一篇文章,信誓旦旦地說不辜負朋友的期待,要好好耕耘自家的的博客.可惜我根本沒能看見那篇東西。大致是說倫敦雨後多雲,周末的下午終於下決心要提筆抒懷,說說人在他鄉的故事。那是篇百分之百的即時心情,記錄的是刹那間的感觸。不知人生會有多少那種刹那間被我們因為有意無意或者天意,丟得去向不明,再也找不回來了。
少寫兩句。一則要專心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