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20多年前拋棄國內的一切初來英國時的感受,這裏盡是紅磚小屋,每一扇窗戶都沒有防盜網,向外人展示主人的自信和社會的安全;小區的公園裏,樹木蔥蔥,鳥語花香,人和大自然是那麽的友好和諧;給孩子聯係學校,就近入學,不用找關係,不用繳學費,每天還有免費的水果、牛奶,於是便覺得,我們一家到了一個美好的國度,這裏沒有緊張的人際關係,孩子可以輕[
閱讀全文]

事事順心,如願以償應該是人生的理想狀態吧。在我不想幹了,就退休了;想逃避英國寒冷的冬天,於是,回深圳過冬天;受不了深圳悶熱的夏天,於是,逃回英國過涼爽的夏天。
這次回國的最大願望就是要等到6月吃荔枝,現在荔枝吃過了,酷暑也來了,天天被蚊子咬,於是,逃回英國避暑了。
在英國20多年,偶爾在華人超市買過一小盒荔枝解解饞,但因為不新鮮,後[
閱讀全文]

這幾天,深圳熱得像巨型的蒸籠籠罩著似的,下午的氣溫36度左右,空氣滾燙,大地熾熱,仿佛連風都是從烘幹箱裏吹出來的。白天不敢出門,晚上出去走路,回來也是一身汗,但一天到晚待在家裏,又心有不甘,於是,趁太陽沒那麽猛的時候去了這段時間朋友推薦的桂灣公園。
桂灣公園在深圳前海合作區桂灣片區,景觀上融合自然與現代元素,有大片綠地、靈動水景和多[
閱讀全文]

那天晚飯後去公園散步,回來的路上,在十字路口,看見有一個中年大叔在賣荔枝和菠蘿。自從5月荔枝上市以來,我家冰箱裏一直都有荔枝,剛好,前一天把荔枝吃完了,於是,禁不住走過去,嚐了一粒,是我喜歡的口感,甜中帶一點點酸的妃子笑。但我隻買了一斤,因為第二天我們要去荔枝鄉摘荔枝了。
我買得少,攤主不是很高興。荔枝的標價是9.9元/斤,我拎著付了11[
閱讀全文]

回頭看看回國生活這段時間所寫的博文,字裏行間溢滿了幸福感,為此,招致一些網友的揶揄和嘲諷,“5元一把的蔬菜,農藥可能超標的;100元4.5斤的荔枝,藥水可能泡過的。博主拿著國外賺的英鎊回國花,當然覺得東西便宜啦。”
是的,經常有人拿食品安全來說國內如何如何不好,但我看問題比較樂觀,不會被負麵的信息影響自己的生活,每天買自己喜歡吃的[
閱讀全文]

我們在深圳搭地鐵出行盡量避開上下班高峰期,但偶爾也會跟年輕人擠一擠。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深圳地鐵站進進出出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年輕人。我很納悶:難道50歲左右的人不用搭地鐵上下班嗎?或許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混得不錯了,自己開車上下班,免得跟年輕人混在地鐵裏,讓人覺得尷尬。
一天上午9點多,我戴著深藍色的帽子和老公搭地鐵去南山中山公園賞花,[
閱讀全文]

我們2023年第一次回國生活的時候,還不了解國內消費的行情,去購物中心買衣服,一條裙子就花了我3000元左右。現在,我熟悉了這裏網購的途徑和便捷,不再去大商場花冤枉錢,除了日常的蔬菜水果去附近的超市買,其他的生活用品去京東買,甚至,也在京東買衣服、鞋子。
說實話,穿100塊左右的衣服、鞋子,是有點不夠上檔次,手工也不夠好,但是質地還真不錯,買了2[
閱讀全文]

家鄉的祖屋已經有60年的曆史了,上一輩的老人留話說:“60年後要翻新房子,要不留不住風水。”
十年前,家人就想重建房子,但母親不同意,因為父親在祖屋的邊上已經建了一棟3層的書齋,雖然也已經有20多年的曆史了,但大家從城裏回去,還是基本上夠住的,所以母親不想浪費她兒子的錢。母親常看新聞,知道這些年世界動蕩不安,擔心萬一有戰爭爆發,城裏生[
閱讀全文]

美國副總統萬斯說中國人是鄉巴佬,這是沒有修養的表現,傷害了很多中國人的心。自己說自己是鄉巴佬,那是自謙、自嘲,無傷大雅。
我出生在農村,是真正的鄉巴佬,而且在英國鄉村小鎮生活了20多年,已經習慣了與大自然為伴的寧靜生活。回到深圳,這個昔日的小漁村,雖然周圍都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但我們的日常活動,還是更喜歡親近大自然,去公[
閱讀全文]

特朗普是個很任性的美國總統,如果他是一個沒有權力的普通人,我很欣賞他的率性而為,可以天天看他的鬧劇,特別有趣。但是,他的權力太大了,不但攪得美國人民不得安寧,還拉上世界各國的人民跟著一起倒黴。
先來看看他任性、多變的關稅政策,4月2日宣布了4月5日淩晨0時01分起,對全球所有國家加收10%的“基準關稅”。
作為有力的回應,中國於4月4日宣[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