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6)
2025 (8)
秋天的個性
李公尚
秋天是豁達的。這有目共睹。它總是將自己裝扮得五顏六色,招引無數的讚歎和喜愛,然後把自己一層層地剝光,心無旁鶩地赤裸著黃色豐滿的肌膚,任需所應地奉獻自己。感天動地之時,明亮的陽光,晶瑩的藍天,爽朗的清風,無不鼓勵著秋天的慷慨解懷,任它豁達得疏狂,豁達得忘我,以致豁達得自戕。英國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把秋天比作赤裸無私的姑娘,形象地道出了秋天的個性:“赤裸的秋涼,就像成熟的姑娘,溫柔善良,總願奉獻自己最後美好的時光。(Bared Autumn, like a settled girl, is so kind and pearl, always bring its last benefits to the general.《抒情詩歌集》1807年)。
然而,秋天的豁達和寬厚,卻沒有讓人們心滿意足。很多人在享受秋天的奉獻時,患得患失地猜疑秋天的美德,抱怨秋天象征枯萎和死亡。法國詩人和劇作家阿波利奈爾(Guilaume Apolinaire)把秋天寫成《多病的秋天》:“可憐的秋天,你的死亡,迎來了一片白色茫茫。”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秋天》寫道:“青草全都枯萎啦,在它之上,浮現著一層寒冷安靜的淚光,我的心浸透著自由的悲傷。”美國詩人弗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抱怨:“我漫步穿過收割後的田野,極目四望一片空闊……唯有枯草斷蓬之中,能聽到陣陣鳥鳴的淒歌……”這種抱怨甚至可以追朔到一兩千年前。魏文帝曹子恒氣惱:“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燕歌行》)”元代散曲家徐德可(徐再思)怨慍:“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水仙子·夜雨》)”清代史學家趙雲嵩(趙翼1727-1814)索性責備“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野步》)”由此可見,人們感懷秋天,從不像讚美春天那樣不吝溢美之詞,而遷怒於秋天,則比原諒夏天的酷暑和容忍冬天的嚴寒要不遺餘力得多。宋代詞人陸遊說“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看來人們對秋天的微言,無不出於一己之私:秋天雖美麗,卻不能被永久占有;秋天能奉獻,卻不能被恣意蹂躪;秋天可以欣賞,卻不可關在園子裏馴化;秋天雖被享用,卻不能套上韁繩驅使。
秋天的浩然大氣年年如是,從未因人的好惡有所損色,於是懷春悲秋便成了人們借以向天撒嬌的情懷。如同婚禮對於結婚的人並不一定需要,卻偏偏不可或缺地成了不結婚的人借以發泄情緒的習俗。印度詩人泰戈爾有首寫在秋天裏的詩,把秋天明亮的陽光描寫得單純可愛,用以反襯人類奸詐的本性:“陽光是裸體的稚童,在叢林中遊戲得盡興,全然無知人類欺詐的本能。(The light that plays, like a naked child, among the green leaves happily, knows not that man can lie.) ”這讓我為淒淒怨怨的人類捏了一把汗:人類竟自決於大自然,把自己暴露得鄙不可擋。世上萬物在積極收獲,享受喜悅,快活地準備過冬的長假時,絕沒有為天傷感的累贅。
我不反對懷春悲秋。人們的願望一向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這是人類生存的動力,誰敢不遵從這一主張呢?我們那位好戰的國會議員作的演講:《我們必須主宰世界》(The world must be led by us),已經激動得一些人上竄下跳,擼袖攘臂。何況我所處的國度,用於征服世界的軍費最多,發動戰爭的頻率最高,毀滅人類的武器最強,無論你服與不服,“世界都應該聽從我們的。”事實上,習慣了傲視一切,高人一等的“我們國民(We the people)”,無論多麽民主,不管多麽公允,都“決不允許當今的世界不受我們支配。(Never allow the world today to be free from our controlling.)”因此,人們對自然產生無盡的貪婪,對奉獻的秋天無情責難,當然是符合邏輯的。隻是秋天的個性雖豁達卻不屈尊,縱寬厚而不卑下。允許共享,不允許獨霸,接受索取,不接受奴役。這一尊嚴堅不可侵。盡管人性殘酷得對於自己不能占有、又無法馴服的事物,通常不是消滅就是拋棄,然而卻到底無奈秋天寬厚得無法被割舍,偉大得無法被毀滅,隻能抱怨:秋天的陽光很明亮,卻沒有春天百寐待蘇時的嫵媚;秋色很美麗,卻沒有春天萬物從新時的新鮮;清風很爽朗,卻沒有春天感召世間的熱情。這種幽怨,無非因為秋天的陽光,把人的影子拉得斜長,映出了人的虛弱,因此人們有了“病弱立殘陽”的惶恐。秋天的高闊,把人的膨脹比的渺小,顯出了人的自卑,因此人們有了“人比黃花瘦”的傷感。秋天的豐盈,把人的私欲揭的淋漓,映出了人的孤單,因此人們有了“逢秋悲寂寥”的淒切。
秋天的個性如此強烈,如此莊重,使得萬物都對它敏感,對它敬畏。民諺“蜻蜓點水,秋咬夏尾”,說的就是中國民間多以見到蜻蜓點水之時作為交節換氣的秋天之始。明代作家謝在杭(謝肇淛)在《五雜俎》中記有觀察心得:蜻蜓點水,並非蜻蜓喜水,而是蜻蜓在水中產卵(《卷九·物部一》)。此時暑氣始消,夏水初涼,溫度最適,百蟲最敏。算起來,正與中國農曆“七夕”前後的立秋節氣相吻,也就是公立的八月六七號左右。宋末元初作家周公瑾(周密1232-1298)的《癸辛雜識》也有大致的觀察記載:狗鼻畏寒,天涼夜臥必以其尾掩其鼻,方能熟睡。為了讓狗警覺,人們通常剪掉狗尾,致其“鼻寒無所蔽,則終夕警吠。”而狗開始用尾巴掩蔽鼻子的時節,正處中秋節氣。
這讓我想起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當兵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搞測繪的舊事。我所在的分隊每年從三月底積雪開始融化時登峰,到十月中暴雪封山前下山,常年奔波於不見人煙和草木的高原。那裏氣候無常,所謂“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終年一場風,風吹石頭跑。”每夜,我們十多名指戰員在駐紮的帳逢外設有自衛哨,每人站崗兩小時。皓月當空之時,輪到我上崗,我總是仔細觀察槍上的刺刀有無寒霜,常用食指和中指抹拭其鋒芒。戰友們都說,刺刀上自動出現了寒霜的那個月圓之日,就是中秋節。中秋節過後,暴風雪封路,我們就會趕在封路之前下山了。
刺刀上起霜,可能是金屬在特定環境下對氣候的感應。那時沒有電話電視,分隊和基地的聯絡靠無線電報,差不多每兩個月,運送給養的戰友會捎來山下兩個月前收到的報紙書信,報刊的內容,照例已是數月之前的事情,因此戰友們都逐漸喪失了對歲月日期的感念。一次有位戰友吃午飯時說:昨夜月亮圓了,我看到刺刀上起霜了。分隊長聽了,抬頭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四周連綿起伏的雪峰,回到帳篷裏拿出最近收到的報紙看了看日期,想了想說:看到月圓時,朝刺刀上哈氣不能算。於是我知道,大家其實心有同願,每逢月圓,都會對著刺刀哈氣,盼望中秋快點到來。一夜淩晨四點,狂風呼號,我起身穿上皮衣去接崗,交崗的戰友指一指當空的皓月,又小心翼翼地指一指槍上的刺刀,揭開皮帽上的護鼻罩,遮掩著嘴興奮地說:“快看快看,起霜了,起霜了,我一直等著你來讓你一起看,動都不敢動。”我仔細一看,他的刺刀果然寒光凜凜,霜氣逼人。我再低頭看我的刺刀,也已鋒芒浴霜。這位戰友交崗後,舍不得回去睡覺,陪著我在狂風中看月亮,數星星,護著刺刀上的寒霜,一直等到天亮,向清晨起床的戰友們逐一報告消息。果然,那個月圓之夜正是中秋良宵。一星期後我們拔營起寨下山。回到山下基地,其他分隊的戰友也陸續從雪線上下來,基地食堂為每人都留有兩塊蘇式月餅,酥皮的,咬一口掉渣。我趕緊領了兩個熱氣騰騰剛出籠的饅頭,把月餅夾在裏麵,小心翼翼地雙手捧著吃,那美味至今不再!在野外,每餐除了壓縮餅幹、豬肉蛋卷罐頭和桔子罐頭,再也沒有別的食品,更不要說剛出鍋的熱饅頭。今天看來,這些難忘的趣事和珍貴的回憶,全拜高原秋天的豁達所賜。
秋天的意義對於任何人,都是又近歲末,難免添了些緊迫感。戀人相約,怕秋寒的逼迫。美人遲暮,怕孤獨的蒼涼。官人途窮,怕下野的落魄。老人耄耋,怕年關的難捱。 窮人富人都開始了收獲的總結,主人傭人都開始了備冬的忙碌。幾多歡樂幾多愁。然而“秋天依舊翩翩地來到眼前,草木金黃,天地盡染。竹笛伴著歌聲幽婉,恍若隔世於疑訝之間,一抹清涼掠過腮邊。”日本詩人島崎藤村的《秋日》,平靜地告訴我們:秋天的個性,就是寬厚和豁達得從未厚此薄彼。
2019年10月22日
於美國弗吉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