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國使館的“迷你菜地”

(2012-02-28 05:19:33) 下一個
中國使館的“迷你菜地”
黃亞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2月11日   第 07 版)
  這是菜地,標準的菜地,一人一塊,但卻是迷你型的,大多數是1米見方。
  在1米見方的土地上,中國男女大顯身手,成就卓著。我看見了1平方米的西紅杮,1平方米的豆秧,甚至有半平方米的韭菜外加半平方米的闊葉菜。幾十個1平方米緊緊挨在一起,或紅,或綠,互相炫耀和互相爭奇鬥豔,折射出主人的不同情趣和飲食愛好。
  這是波蘭的土地,但由於是在中國大使館的圍牆之內,所以也可以視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莊嚴國土。一般說,這種類型的土地是非常金貴的,但由於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的麵積相當大,達3公頃,寬闊度可以排在中國駐外使館的前三甲,僅次於駐俄羅斯和駐印度的大使館,所以在使館內大片的樹林、大塊的草坪旁邊,辟出幾分地,以供30幾位外交人員過過農民的癮,是一件可行並且是很受歡迎的事情。
  熱愛土地,附帶著熱愛陽光和雨水,是人的天性。經營一小塊屬於個人的土地,並且努力使這塊土地綻放出我們喜愛的顏色和香味,也是人的一種靈性。我們這個民族長期漠視這種天性,在付出了刻骨銘心的代價之後終於又開始重視這種天性,直至近年反複強調“以人為本”,這真是令人欣慰的事情。在紅五星照耀下的歐洲土地上,看到了人性的張揚和個性的張揚,不能不令人高興。今天我聞到的,哪裏隻是豆苗和韭菜的香味呢?
  也有人放棄了這1平方米的悠閑,比如白冰小姐,她說她讓給了文化參讚。文化參讚於是開玩笑說:“我要給她交租”。
  我相信這種“交租”是存在的,哪怕是在充分自願的基礎上。種了人家的地,哪有在收獲季節不給人家幾個蕃茄的道理?
  其實我把道理說大了,一說就是人性、個性、民族性,直截了當地說,迷你自留地的存在其實是一種文化生活的呈現、是情趣的一種、閑暇的一種。外交官那種神聖而又枯燥的生活,是很需要澆點水和插幾株綠秧的。他們兩年才有一次探親假,在寒寒暑暑中克製著對祖國和家人的眷戀,這種歲月是需要有一種人性的補充的。我想,使館內的網球場、籃球場,灑滿陽光和月光的草坪以及幾十個綠盈盈的1平方米,都是這種補充。外交官在擺弄葉子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撫摸祖國的森林,或者說是在撫慰自己心靈的纖毛。
  大使臨時回國了,年輕的代辦用印有紅色國徽的景德鎮白餐盤宴請我們。我不知道這頓有道地中國風味的豐盛晚餐裏,有沒有出自“1平方米”的豐碩成果,但那種感覺是存在的,我從口舌上感覺到了大使館內部的陽光和雨水,完全可以斷定,外交人員在迷你的土地上生活得很健康。
  我們幾位作家在走出大使館以後,異口同聲地稱讚中國新一代外交官的風姿。我們一致認定,他們在波蘭的種植是成功的,是有芬芳可言的,無論是使館內的1平方米,還是華沙城區內的3公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