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書

(2006-09-22 17:07:45) 下一個
之前跟三十逗趣的時候提到了情書,忽然多想了三五點。進來窺探的朋友,別以為我要寫一封公開的情書,或者公開自己的情書,我隻是想到了情書內容和樣式的演變,很想把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跟大家分享。

關於情書這兩個字眼最初的了解,可能來自從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或者斯湯達的《紅與黑》或者海涅、普希金這樣古典浪漫詩人的傳記。古典作家直抒胸臆,毫不遮掩地謳歌愛情,如癡如狂,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少男少女。今天這種癲狂的殘跡依然可以在日韓劇裏找到,卻在歐美戲裏麵絕跡了,不免令人慨歎世風變化之巨。

對於中國的青少年來說,關於情書的概念可能別具特色。我倒回去想中國的文學文藝作品提到情書的場景,很多是土得掉渣的。比如路遙的《人生》,賈平凹的《廢都》,還有各式各樣的《XX青年》《XX婦女》《XX家庭》雜誌裏麵記載的普通人的經曆,心情和體驗。總的感覺是,文化不多的,寫情書會比文化多的多得多,隨便一個破紙條,也可以作為情書的載體,傳遞了愛意,卻流失了浪漫。

比較雅致的情書的出現,可能要拜瓊瑤阿姨的戲和席慕蓉嫂嫂的詩歌,中式偶像劇和濫情詩歌風行起來之後,情書也有了長足發展,那就是戀愛中的優勝美句批量生產,情書的獨特性立即喪失殆盡,戀愛主角無論任何階層人等一律操標準的戀愛腔調。情書標準化再後來更是受到手機通訊的強化,短信,彩鈴等等都加劇了情書標準化的發展。

情書的內容,風格,標準在變化的時候,情書的載體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我懂事的時候,我知道小孩子們寫情書會扯練習簿,而大人寫情書會從單位裏順有著單位通欄的信箋。幼小的我就有一點鄙視這樣的情書載體,因為我的腦子裏滿是歌德,海涅,普希金的鵝毛筆和可能是舒伯特用來寫小夜曲的樂譜的紙做的信箋。我一直堅信載體的選擇不關乎海枯石爛,但影響愛情的浪漫。而我自己收到的第一封認真的情書來自日本,情書寫在半透明的布滿水印雪花的信紙上,那時,東京正飄著大雪。我驚異於情書和載體完美的搭調,可是當我跑遍北京各大商場尋覓花樣信紙的時候,才知道現實其實一點浪漫也沒有,幾乎所有商店隻賣一種信紙,信紙上還赫然印著 北京電車三廠印製 的字樣,我至今納悶電車廠跟信箋有什麽關係?多年以後,日本出了一個愛情喜劇,叫做《電車男》,居然也跟電車有關係,不過此電車不是彼電車而已(哈哈)。

若幹年後連北京的農貿市場都開始賣花樣信紙(紙的質量太次,花樣卻很像個樣子,因為花樣是盜版的,紙確是一分錢一分貨的)的時候,我確認定,我不會再需要花樣信紙了,因為那時有了email。email的出現,並非隻有負麵影響------讓世界各國郵政局立即陷入入不敷出的尷尬境地,它的一個積極意義,就是讓情書投遞變得很簡單。一份精心設計,用各色水筆在精美的賀卡之類的介質上打造,並以吻封箋的情書,卻很可能因為主人的懦弱而永遠不可能被送到對方那裏,多少愛情故事被湮沒在搖籃裏。但是,email
卻可能成就最不可能的愛情。世界各個角落的猴頭馬麵都可能用email來把自己裝飾成天使,丘比特亂放箭時代終於到來,網戀早已碩果累累,你愛上的究竟是天使精靈,還是牛鬼蛇神,到離婚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哈哈。(這裏隻是對網戀善意地反諷,其實我自己堅信網絡時代最浪漫的愛情故事中肯定包含很多網戀的案例,我是樂觀的歌頌者,盡管看到了很多的失敗)。而手機短信,鈴聲等等都是情書的最現代的載體。

不知道你怎麽寫你的情書,如果你還在吟唱海涅普希金,你太古舊;如果你還在瓊瑤和席慕容,你太小家子氣;如果你韓腔日調,你其實沒有你自己。信不信由你,情書沒有經典,沒有模範,連篇累牘的囁嚅表白有可能敵不過一小段強加於人的半素半葷的段子,手機短信情書風靡就是一個例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