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蕭蕭

海外一書生。獨立思考,探索真理。思古憑吊,撫今感懷。縱論天下,針砭時弊。熱愛藝術,逍遙人生。讀萬卷書,行千裏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施明德倒扁運動的遠憂近慮

(2006-08-27 17:43:30) 下一個
8月9日,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重新走入台灣政壇的中心,呼籲陳水扁“承認錯誤,鞠躬下台”。8月10日,施明德正式發起“百萬人倒扁運動”,定下百萬民眾登記和一億新台幣“承諾金”的目標。如達到此目標,施明德將發動群眾在“總統府”前靜坐示威,直至陳水扁下台。形勢的迅速發展超乎施明德的預期,到8月22日,倒扁人數破百萬,“承諾金”達1億326萬。倒扁總部把進入該凱達格蘭大道靜坐的時間初步定在9月10日前後開始。

由於施明德發起的這場倒扁運動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這給長期反扁的泛藍人士以極大的鼓舞。拉阿扁下台的樂觀情緒很快在倒扁運動中占上風。但是,透過民眾的情緒,仔細分析這場倒扁運動和台灣的政治走向,情況並不樂觀。

麵對這場山雨欲來的百萬人靜坐示威,一些早就潛伏在社會中的隱憂已經開始顯現出來。從倒扁運動一開始。施明德就宣布,“不是扁倒,就是我亡” ,“一旦坐下去,絕不輕易站起來”,誓言將“總統府”前的靜坐示威抗議進行到底;陳水扁也不甘示弱指出:“要用性命扛起台灣的十字架”,“絕不下台”,決意完成剩餘的兩年“總統”任期。雙方都沒有給自己留下後路。使得這次倒扁運動充滿了火藥味。當地時間8月27 日上午,另一位前民進黨主席徐信良率領倒扁民眾在新竹新浦的義民廟內下跪求神靈主持公道,促阿扁下台,與挺扁人士發生衝突。同一時間,在深綠民眾占優勢的南部,一些挺扁人士組織了“挺扁保台,聲討施明德”的民眾,準備派車隊北上護扁,聲稱如果陳水扁沒到任期屆滿而提前下台,挺扁人士一定要“以牙還牙”。倒扁運動的靜坐尚未開始,雙方已劍拔駑張,準備大幹一場。從台灣政治的發展生態看,無論是當前還是將來,這場倒扁運動都可能產生各種隱患。


首先,從台灣的政治現狀看,倒扁運動的矛頭雖是指向陳水扁個人,但由於台灣民粹主義這些年的發展,一些台灣民眾,尤其在南部地區,人們是把陳水扁看成是所謂的“台灣之子”。即使陳水扁在個人操守上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深綠民眾仍把陳水扁看成是代他們出頭的人。所以,一些分析家認為,要通過靜坐示威把陳水扁從總統位子上拉下來並非易事。盡管施明德發起的這場倒扁運動的靜坐是在法律的框架之內,但這個法律框架隻是保證了倒扁運動有自由表達自己政治主張的權利,而沒有提供讓陳水扁在街頭運動中下台的法律程序。所以,陳水扁是否下台,完全取決於他本人是否自願辭職下台。雙方在街頭政治上的較量和勝負是陳水扁考量是否自願辭職下台的關鍵。這樣,大規模的街頭衝突在所難免。台灣的民眾和社會將會對這場衝突付出很大的代價。


其次,如果說民眾付出了代價,但社會朝和平,理性,和諧,廉潔的方向有所進步,那也是值得的。從台灣的政治體製看,呂秀蓮作為“副總統”,是陳水扁不在位時的當然繼承人。如果倒扁運動成功,陳水扁辭職下台,呂秀蓮將成為這場運動的最大受益者。施明德放手這一搏如果勝利,雖有可能在倒扁運動中積聚很大的政治資源,但在藍綠分野的台灣政壇中仍無法掌握到足夠的中間政治力量。從這一點上看,施明德隻能扮演敲門磚的作用。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這場倒扁運動中本來就進退兩難,無法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倒扁成功,馬英九的政治光環隻會縮小,絕不會增加。呂秀蓮所處的地位卻不同。如果倒扁成功,呂秀蓮則可以為民進黨扮演一個壯士斷腕,清理門戶的角色,從道德上清除陳水扁的腐敗和弊端,以悲憤,清廉的形象把台灣進一步向台獨方向推動,而且在2008年很可能再次訴諸於悲情和民粹主義,為民進黨保住政權。這對泛藍力量來說是一種更深的災難。


最後,從長遠的觀點看,這場倒扁運動如引發社會激烈衝突,對台灣政治生態有很大的負麵影響。在政治上,形式常常比內容更重要,因為政治運作的形式是代表一種製度,一種程序。無論雙方爭執的內容是什麽,爭執雙方采取的不同形式有著非常不同的後果。如果這次施明德發起的倒扁運動能夠成功,這將給台灣政壇樹立一個街頭政治成功的範例。而這個這個街頭政治的成功並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理念訴求的成功,而且是政治權力更迭的成功。這對具有街頭政治傳統的台灣民粹主義一定會有很大的刺激和鼓舞。隻要朝野雙方在立法院和行政院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能會拿到街頭。街頭抗爭將有可能成為台灣政治的一種常態,這種常態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應該有的。而且可以預見,在街頭政治中,泛藍輸給泛綠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泛藍力量將來執政,將會麵臨更多的街頭抗爭。


由於上述分析,我以為施明德的倒扁運動應該有一個理性的,明確的最終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把阿扁下台僅僅作為一個啟動的口號,在陳水扁堅拒辭職的情況下,應該退而求其次,運用民眾的力量對陳水扁政府的腐敗無能進行道德批評,在政治上對陳水扁形成一種巨大的壓力。迫使陳水扁就自己的家庭,親屬,團隊的違法或不道德的行為向台灣民眾公開道歉。這樣使陳水扁成為一隻真正的跛腳鴨,讓他一直跛到2008年,最後用選票解決問題,這才是台灣民眾的最大福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