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度是由人來執行和監督的

(2006-06-21 23:38:44) 下一個

有人說:"社會規範靠道德來約束是一句笑話。" 這隻能是對民主機製的運作過程及其賴以存在的基礎的無知的說法。

實際上,社會規範是由製度和公民兩方麵來保障的。許多人的注意力和評論主要都在製度方麵,因為那最重要,也最明顯。但公民的部分則多被忽略。因此我想談談公民的部分。

流水浮萍先生的原話:"懲治腐敗除了民主和司法獨立之外,還仰仗民眾的啟蒙,良知和自律。中國對經濟犯罪的懲治不可謂不嚴,刑罰不可謂不酷,但全民上下無不挺而走險,糾其因,乃是目無法紀,人心不古,錢字當道,良知喪盡,導致百惡俱生。"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社會,如果其公民的價值觀與製度不同,公民們(包括那些製度的守護者們)當然不會好好遵守製度,至少會陽奉陰違。需要講清楚的是:這裏的"價值觀"指的是一個人真正在其心底認同,並且會自然照其去做的價值觀點。舉個例子,很多人會在表麵上說腐敗是罪惡的,是不應該去做的。但機會來時(有權力時, etc.),"不貪白不貪"。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的"價值觀"其實是:"貪汙沒什麽不好,反正大家都貪嘛"。這就是當今國內很多人(尤其是當官的)的寫照。

(然後有人就要開始跟我吵:"難道美國沒有這樣的人嗎?" 別急別急。這種人到哪個社會都會有。這世界上沒有烏托邦。)

所以,光有一個好的製度是不夠的。製度是由人來執行的。如果連執法者都在心裏不把這個製度放在眼裏,行動上更是隨意違法犯法,再好的製度都沒有用。

當然,任何一個社會的人都會有私心。有條件的話,都會犯法(如 New Olean 的街頭搶劫,Enron 的頭頭們的貪腐,etc.)。但是如果一個社會有好的製度,大多數的執法者都能秉公辦事,再有社會大眾和媒體的監視,就能使貪汙腐化減少到很少的程度,這樣的社會就會比較清廉。

因此,我們看到,製度和公民的素質是社會規範的兩個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支柱。

這裏有一個現成的例子: 關心台灣時事的人們會注意到台灣最近的"第一家庭"的貪腐案。大家都知道,台灣學習西方民主國家建立了一套相當完善的製度。而六年前民進黨人又是打著"清廉"的旗號上台的。但僅僅六年時間,以"第一家庭"為首,爛的是令人驚心動魄。為什麽會這樣呢?這就是人的道德素質問題。執政者自己不遵守製度,讓"暗權力"(公權力以外的權力)泛濫成災以至壓倒、操縱了公權力。

又有人說:"對執法者的監督,靠媒體和大眾是絕對不行的,要靠製度,不行就下台。"

首先,我要聲明的是,我同意製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但正如上麵所說的,已經有許多人談論製度的問題,我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要談"人"的問題--是在有了製度之後,"人"如何執行與監督製度的問題。

"對執法者的監督,靠媒體和大眾是絕對不行的"的說法隻能在沒有一個真正的民主製度的情況下成立。在有了一個真正的民主製度的情況下,這句話就是無知的言論。

再以台灣最近的弊案風暴為例:如前所敘,台灣是有一套相當完善的民主製度的。根據這套製度,總統如有過錯,是可以下台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是,在多項弊案衝擊之下,總統仍賴著不下台。同時,檢調縮手縮腳,不敢讓駙馬的案子往上發展,不敢搜查駙馬的家及總統府。一群綠營政客為自己和自己政黨的利益,團結起來維護弊案總統,不讓其下台。同時還有一群無知的綠營民眾喧囂著要支持那位A他們錢的總統,還要暗殺在野黨的領袖...

這就是"人"的問題。這些維護弊案總統的立法者,執法者,監督者,以及支持者們,是在為社稷著想,為維護民主而努力嗎?恰恰相反,他們的做法,隻會嚴重地損害民主機製和社會大眾的利益。

假設大部分的立法者,執法者,監督者,以及民眾都有較高的民主素養,都能以社稷為重,嚴守法律,嚴格執法,那麽那位弊案總統早就鞠躬下台了--象尼克鬆一樣。

以現在的爭鬥情形來看,不管這場風暴的結果如何,整個社會都將受到嚴重的衝擊。社會在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麵都回受到重大損害。

如果這場風暴是以總統下台為結局的,可以令人欣慰的是,民主取得了一次勝利,人們的民主意識也將大大提高。但不能忽視的是,社會的損害仍將存在。人們隻能說,那是民主的代價,是我們交的學費。

萬一不幸那位弊案總統不能被拉下馬,甚至在野黨的領袖還被暗殺了,那就是社會和人民的巨大的不幸了。社會的損害將會極大而民主則遭到一次重大的失敗。敗在誰手裏呢?--人民,包括那些愚蠢地將個人,政黨的利益擺在社會與全民的利益之上的立法者,執法者,監督者,以及基層的民眾。

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納粹德國。在民主的構架下,被納粹煽動起來的人民以百分之九十多的選票選出了希特勒,又以百分之九十多的支持率支持他的瘋狂的對外戰爭...以至滅亡。

由此可見,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製度是由人來執行和監督的。沒有全民的良好的民主素養,再好的製度也不能好好地運作,甚至可能

如果各位留意的話,可以看到歐美各民主發達國家不單隻建立好的,完善的製度,也很注重對每一代人的培養。同時他們更是用比常人高的標準來要求執政者。

最後,想強調很重要的一點作為結論: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要想建立一個好的製度並好好維持下去,需要全體公民的不斷努力--遵守製度,用好製度,監督製度的執行,並在實踐中不斷加強和完善製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hummingboy 回複 悄悄話 希望有共同誌向者都為我們的祖國多想想具體可行的改革方法。貼出來,讓大家都參與討論。也是一種貢獻。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同意你的看法,有知音的感覺。更同意adc的看法“在現在的中國,提高全民的公民素質比改變政治體製更加迫切。”
hummingboy 回複 悄悄話 很有意思的比喻。不過在中國,這兩者要同時進行,相輔相成。不可能隻做一樣。隻做一樣的話,能夠取得的進步將極為有限,而且成果會隨時失去。

adc 回複 悄悄話 基本同意你的觀點。我覺得國家好比一支球隊,公民素質好比球員的個人能力,社會製度好比球隊的戰術,要成為強隊兩者缺一不可。而且球隊戰術要和球員能力相適應。在一支球隊行之有效的戰術到另一支球隊就未必適合。弱隊照抄強隊的戰術很可能適得其反。就算要學,也應該先以提高球員個人能力為重點。所以我認為,在現在的中國,提高全民的公民素質比改變政治體製更加迫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