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夢,中國夢,不管那裏,選票不一定公平

(2015-08-22 09:06:09) 下一個

三個事,得說選票,說機製。三個曆史小事件,說明機製很重要。選的東西反而不一定重要。但結果就是結果,學會認可 --這不是氣度,是規則。除非你能改變規則。

一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文員們通過六輪投票,從幾百部作品中選出了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作品。格非的 《江南三部曲》、王蒙的 《這邊風景》、李佩甫的 《生命冊》、金宇澄的 《繁花》、蘇童的  《黃雀記》獲獎。閻真的《活著之上》在第六輪得票排在第六,最終無緣而落選。

這個選舉是在作協的文員“圈子”裏投的。作品取樣很大,但投票人取樣很小。不大能反映現實。嚴格來講,結果隻能是作協的人所喜歡的好作品。這和時尚的市場,大眾的市場,甚或曆史的市場,不是同一個問題。

二是,加拿大的大選。傳統的自由黨在初選過程中,出現了一個負麵意外。三選三敗的某華人候選人竟不得要領,連初選的會場都進不了。可見,這又是一個小“圈子”的典型範例:備選人員取樣不大,投票人的取樣也很小。我隻能為她感歎,自由黨的初選規則有沒問題,那是一個問題,但你的競選團隊,組織一定有問題,這是另一個問題。

同情她的同時,還得問一句,都是第四次參選了,難道還不知黨內運作機製?這個要自我檢討。

三是,施一公的院士選舉。

這位自費留學的清華海歸,89年清華畢業,6-4參與絕食。95年拿到霍普金斯的博士,2001年拿到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2006回五道口兼職,2008年全家搬回清華。他先後在《科學》、《自然》和《細胞》上發表過25篇文章,不能不說一流。2010年,施一公和饒毅在《科學》上聯合撰文,批判中國的科研經費分配體製和科研文化問題。還說了一句:科學是高尚的,但科學家卻不一定。這一切都惹了體製,惹了選舉人諸公。

老賬新帳,自然一起算。雖然饒毅2007開始全職國內,施一公也在2008年開始全職國內,但2011年12月9日的中國院士,他倆誰也都當選不了,我有個校友顯然不如人家倆,但當選了。饒毅一氣寫了篇《解剖“逆淘汰”社會現象的一隻麻雀》,明言自己不再參選,當然,時至今日他也不再申報參選。在位北大,這樣固執地對抗體製,自然多少礙了組織名譽,當然也礙人升遷。因此2013年,他辭了北大的生命院長。這個時候,施一公於2013年5月得了美國的兩院院士。人世間更顯冷暖、悲歡。

施一公夾著西風,當然他自己也沒再公開負氣,還有人家清華的運作,最主要的當然還是那些學術論文,到了2013年12月19日,不論是情願還是不情願,中科院終於給了他個院士。

可見,院士的選舉機製,是有其規則的。認與不認,一直都存在。

總而言之,不管美國夢,中國夢,不管在那裏,選票不一定公平。但結果就是結果。學會認可 -- 這不是氣度問題,是規則問題,除非你能改變規則。

在現行的規則下,你的參與,你的一票,很重要。

---------
後記

1。中國的書讀排行榜,前幾個月都沒有那些獲獎作品,這一獲獎,下月一定部部上榜
2。那位女士大概不會有下次。此事件對自由黨的影響不小,可謂兩敗俱傷。
3。施一公是在Cryo-EM方麵,搞的是原子分辨率的膜蛋白結構,支持了Cryo-EM的發明。
4。當然,施饒事件,多少也反映了清華與北大的不同,文化的不同,處事的不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