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專家們:當前中國經濟的幾大問題(下)

(2015-02-18 04:54:53) 下一個
當前中國的經濟狀況到底怎麽樣?中國經濟的增速會下滑到那一步?對狀況的舉措是否到位?2月14日舉行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5年年會”上,經濟專家們給出了自己的質疑和問題:

5。北師大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賀力平:要反思“主導產業”的概念  如何提高競爭力

    今天下午很多發言的專家都形成了一個共識:製定新的“十三五”規劃的時候要反對碎片化,不是讓各個部門、各個地方各自為政,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要讓“十三五”規劃和曆屆規劃有所不同,把這個思路擴展下去是一個關鍵。

  實際上,反對碎片化,破除一些觀念很重要。經濟學上一些舊的概念還在不停的影響著很多第一線工作的人士或者說是領導幹部。我們都是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接受了經濟學,“主導產業”就是個根深蒂固的感念。我覺得,在發展的早期階段這是正確的。中國現在今非昔比,經濟規模很大了,經濟體係產業多元化了,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需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產業的邊界也模糊了。我們不能再強調“主導產業”。

有個說法是,要通過加工業來提高本地的附加值。我覺得一般也正確。但是,澳大利亞那麽多鐵礦,為什麽不搞鋼鐵廠而出口原材料?如果我們的原材料能夠真正的出口,具有國際競爭力。例如新疆產高質量的棉花,報道說新疆政府正要限製當地的棉花加工廠,因為高加工廠事實上有損於可以出口的原材料的國際競爭力,因為加工過後的產品反而沒了競爭力。當然不是說所有的原材料都不可以搞加工業,例如,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出葡萄,葡萄不可以遠距離運輸,隻好當地加工,所以智利、澳大利亞、加利福尼亞都有自己的葡萄酒。這跟鐵礦石、棉花不一樣。

6。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 提升居民消費率並非越快越好

  中國的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體現在幾個方麵。

  一是產業結構在發生變化。我們剛剛發布了第三次經濟普查調整之後的數據,第三產業的占比從2012年開始已超過第二產業,到2014年已超過5.6%,所以第三產業的結構是上升的。同時從2014年的工業來看,高技術產業的增幅超過4%,所以產業結構在轉變。

  二是需求結構的轉變。我們知道,2007年中國的淨出口需求占GDP的比重8.8%,最近這些年已經降到2%左右,這是外需的占比。最近幾年最終消費支出的占比,特別是居民消費支出的占比也在上升,所以需求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三是區域結構變化。從2007年之後,中部和西部的經濟增長率都超過了東部,所以區域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四是收入分配結構變化。我們看宏觀經濟格局,居民收入占比在上升,不是在下降,以前一直是回落的,這幾年在上升,這是收入分配結構。還有就是城鄉的收入結構,這幾年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了城鎮居民的收入。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係數最近幾年也是一直在縮小,這個問題也在變化和改善。

  “十三五”期間要深化經濟結構調整,同時要注重結構調整的均衡性、科學性和現實性。第三產業比重偏低,最終消費率偏低,居民收入占比偏低,這是我國目前結構問題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也是實際情況,需要深化結構調整,繼續提高第三產業占比和居民消費支出的比例。我認為,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是提升得越快越好,居民消費率也不是提升得越快越好,經濟結構調整也必須考慮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中國目前的現實條件,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結構調整更加穩固,才能可持續。
 
7。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 建議弱化經濟增長目標 不要為高目標而不惜汙染環境

      關於經濟增長潛力,剛才徐林司長說不同學者的估計在6%到8%之間,有一個比較大的範圍。但是其實所有的學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說為了能實現這樣的潛力,不管這個潛力是6%還是8%都需要深化改革,這一點我覺得是沒有學者不同意的,所以都這樣說。

  問題是假如說我們做到了各種各樣深化改革的措施,如果說我們預測增長潛力是7.5%,如果達不到怎麽辦?我們努力的去完善製度,努力的做了各種各樣的事,但那個7.5%達不到怎麽辦?當然我們可以拚命的投資,在短期內拉動增長,不管環境汙染了,隻要把成本降到最低,讓企業不承擔任何環境汙染的成本。其實這兩個都不是我們想要的,至少讓企業去拚命汙染環境,雖然競爭力強了,增長目標7.5%達到了,又怎麽樣。

  具體講到投資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你如果投資多了,自然消費就會下來,假如達到了經濟增長的目標7.5%,投資率高了,自然消費力就低了。我們經濟增長的目的到底是什麽?經濟增長的目的是說就為了達到增長率,要在多少年內達到一個什麽樣的收入水平。但是這個收入水平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這個我們要不要?這是一個問題。

  即使犧牲老百姓的利益,不考慮消費,我們管他老百姓,反正我們國力增強了,可以在全世界民族之林裏麵感到很自豪,盡管老百姓消費不夠,這也可以是一個目標。如果政策製定者的目標就是這個,也不一定能達到,因為投資太多了,可能效率受到了影響。投資太多了,可能帶來杠杆率的增加,風險增大了。投資對效率的影響到底是什麽?這就要看實證的結果。我們做了很多實證的分析,就發現我們過去,至少2008年之後,之所以能達到比較高的投資率,是因為我們的投資結構改變了。如果你要讓市場來決定投資率的話,肯定不是48%,肯定是更低的。之所以我們達到了48.6%的投資率,是因為不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

  在投資結構裏麵,我們2008年之後產生了什麽變化?在2007年的時候,我們把投資分成兩塊,一塊是機械設備,另一塊是建築安裝。在2007年的時候,建築安裝占的比重是58%,到了去年變成了70%。建築安裝都是誰做的呢?企業做的,可是大量的建築安裝不是企業做的。再看這個圖的進一步分析,看這樣一個投資結構的變化對效率的影響,我們算了一下各個省份,從1978年到現在,每年的全要素生產率,看這些全要素生產率跟什麽因素有關,通常包含的因素都在裏麵了,比如政府規模的大小,國有企業占的比重,城鎮化的程度,對外開放的程度。我們再加了一個投資的比例,我們發現,在這樣一個回歸中,從1978年早現在各省全要素增長率的回歸中,投資率的係數是負的。就是說,投資越多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越慢是在一起的。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分析,把投資分成兩類,一類是機器設備,一類是建築安裝。我們就發現機器設備的投資對全要素增長率增長是正相關的,而建築安裝的投資跟全要素增長率的增長是負相關的。

    所以,我們定一個很高的目標,未了達到不惜環境汙染,這不行,唯一的可能,就是通過投資來達到。而這個投資,又不可能是通過市場投資來達到,隻能通過政府的主導才能達到,而我們剛才看到通過政府主導達到的結果對效率的改善是有負麵影響的。因此,我們定這個十三五規劃,能不能對於增長目標的規劃弱化一點?因為如果我們達不到定的目標,我們的政府就會拚命地踮著腳向上夠,這個過程就有很多的成本,有低效率,甚至有很多風險。如果我們把目標定得稍微低一點,我們可以超過這個目標,如果市場主體的活動使得我們超過目標皆大歡喜,如果我們能夠不需要再踮著腳向上夠就能達到這個目標,這也是皆大歡喜。千萬不要定一個目標隻有踮著腳才能夠得著,踮著腳才能夠得到的目標會帶來很多風險。我們的規劃如果能弱化一點,來強化深化改革的目標,強化完善體製的目標,強調收入分配的目標,強調就業的目標,可能這樣的一個規劃對於長期的經濟發展是更好的。
 
8。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高鐵走出去 要靠文明經商

中國經過30年的建設,的確有了走出去的基礎,像3.8萬億的外匯儲備,咱們的產業基礎,高鐵也好,工程機械行業也好,農業也好,都有這個產業基礎了,確實現在走出去是個時候,而且走出去對於中國經濟的轉型也很重要。

       問題在於咱們有這個基礎,現在怎麽走出去?高鐵走出去大家注意到了,最近在這個問題上有一個爭論,認為高鐵就是要賺錢,不賺錢你走出去賠本賺吆喝沒意義。另一種觀點是堅決反對,認為高鐵不能單純考慮盈利,要綜合考慮,因為還有很大的外部性,中國要通過這個東西走向世界領導的大國。

  兩種觀點都有對的地方。但問題在什麽地方呢?咱們的實踐,咱們的很多製度,很多理念和這個不相適應。我想講盈利的問題,高鐵要不要盈利,也許現在開始就要必須盈利有點困難。但不講盈利我覺得是一個大問題,仍然是計劃經濟的思維,是政府行為的安排,操作都是這個辦法。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高鐵走出去,咱們投標的時候210公裏,比北京到天津的距離還要長100公裏,咱們的投標比建天津和北京高鐵投標的金額還要低,是不是賠本賺吆喝,我覺得需要考慮。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有一種文明經商的考慮,我這個投資是多少,我實打實講出來。我可以讓多少利,我也講出來,你政府應該花多少錢來支持,也應該講出來,講到明處。事實上,現在世界上的高鐵隻有日本的新幹線是盈利的,法國的高鐵去年大概花費300多億歐元,政府補貼了150億。咱們要不要?但咱們就是這麽個安排的,我看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主張這麽幹的人,現在的目標就是世界高鐵,什麽叫全球高鐵?從北京到倫敦要修南線北線,北線從莫斯科過柏林到倫敦,南線是走巴爾幹,到柏林,再到倫敦。還有一條美中線,從北京過海參崴,然後到加拿大,到美國。從中線的終點,比如說安卡拉,修一條支線,過蘇伊士運河,到非洲,然後到開普敦,這是現在的設想。雖然這是一個設想,但是很多人真的就在瞄準這個目標去做。設想是一回事,實現是另一回事,理論的邏輯和實踐的邏輯不是一回事。你上天到火星完全可以實現,但是這個東西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利益關係,各種各樣的矛盾,你怎麽實現?大家要考慮這樣的問題。現在國內高鐵修了很多,1.6萬公裏,現在各個地方都在爭高鐵。問題在什麽地方?就是政府管投資不管盈利。就高鐵一項,現在鐵路總公司的負債是4萬億,這樣下去,負債會是多少?我們太強調投資拉動,政府主導。這樣不行,如果這樣下去,我看下一步確實離金融危機不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都是專家的高見。
仔細看後覺得講的都是最普通的經濟常識,而且都是說說而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