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以後還能說“中國的國土麵積是960萬平方公裏”嗎?

(2014-12-06 09:20:01) 下一個
“中國的國土麵積是960萬平方公裏”  ---- 如果含海洋區域的話,顯然遠遠超越這個數。如果不含海洋區域的話,那現在國土麵積還是960萬嗎?把2003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國地圖集》中的各省數據匯總起來,隻有933.8226萬。因此粗略估計,中國陸土不再是960萬,而是隻有930萬平方公裏。

下麵的數據都不嚴肅,參考而已。
 

附錄:

根據中國軍網記者卜金寶張旗的報道:

現行出版的中國地圖,都主要突出了陸地麵積,而把南海疆域縮小比例尺,放置在地圖下方。電視台的天氣預報中,南海、北海、黃海、東海的海域天氣預報都比較粗略,很多主要島礁地區的天氣沒有預報。此前,媒體進行網絡調查,發現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海洋國土,答案都是960萬平方公裏。

國土應該含海洋的麵積

隨著我們海上活動的日益頻繁,海洋利益的不斷延伸,就必須增強我們的海洋意識,就必須重視海洋國土的“曝光率”。對此,軍隊政協委員、陸軍航空兵學院原院長郝政利建議,進一步完善我國出版發行地圖的相關標準和規定,將海洋國土與陸地國土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和陸地國土保持同一比例尺。修訂大中小學課本和地圖冊,加強海洋國土的教育分量,準確描述我國的國土麵積。電視媒體在報道天氣預報時,應該將海洋國土正式列入,與各地的城市天氣預報享受同等待遇。

隻算陸土的話,應當減去已經“放棄”的部分,還剩930萬

中國的疆域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領土廣袤的國家。從古到今,曆代王朝,開疆擴土。很多領土失而複得,也有很多領土從此被其他國家所占有。近代以來又喪失了多處國土,尤其是以沙皇俄國侵占最多。從而牽扯出一係列的領土糾紛。

長白山頂峰    原來是中國國土。朝鮮宣稱他們的領導人金日成出生在此,因而稱這是“聖山”(事實上金日成出生在平壤郊區的萬景台)。1962年中國政府與北朝鮮簽定界約,宣布長白山以南歸屬北朝鮮。

間島地區       韓國一些人士一直向中國索要間島地區。間島地區原指與北朝鮮清津、羅津接壤的一塊圖們江中灘地,麵積僅兩千餘畝。日本占領朝鮮後,允許朝鮮人來此開墾。後隨著開墾的人口增多,開墾地域也擴大到整個吉林與朝鮮交界地域。現在韓國索要的地區主要指延邊地區。

俄羅斯在近代史上是掠奪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在清朝時期占領了“外滿洲”100餘萬平方公裏的領土。現在中國民間一直有要求收回此地的呼聲。但從現實角度看,收回可能性不大。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經同俄羅斯簽訂新約,放棄收回此地的權利。江東六十四屯原本是中國的領土,且俄方承認此點。1900年八國聯軍時,俄國將此地居民驅除到黑龍江對岸,強占此地。清政府和民國政府一直不承認此地為俄羅斯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經宣布放棄此地。這些大概本來就不在960萬的計算範圍。

大烏蘇裏島(黑瞎子島)的東半部:  黑瞎子島原先為中國領土,中東路事件中被俄國強占。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均不承認這是俄國領土。根據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國收回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獲地174平方公裏,當中第二大的島嶼銀龍島,因位處黑瞎島之西北,故此全部歸屬中國。俄羅斯保留大烏蘇裏島(黑瞎子島)東半部份。此外,珍寶島等江中島嶼歸屬中國。

阿巴該圖洲渚   是位於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江心主航道中國一側的一個小島,是中俄間有爭議的領土。麵積約50平方公裏,可是額爾古納河漲潮的時候,麵積就會大大縮小。該島於1929年被蘇聯實際占領,但是中國曆屆政府一直主張擁有其主權,是中國和蘇聯(包括俄羅斯)曠日持久的邊界爭端的一部分。2005年,通過中俄之間艱難的邊界談判,俄羅斯將該島一半左右歸還中國。

唐努烏梁海    原來是外蒙古的一部份,但於外蒙古獨立之時,被蘇聯侵吞。現時唐努烏梁海仍然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份,被並入西伯利亞聯邦區域。它地處外蒙古西北部、西伯利亞以南,北靠薩彥嶺,南抵唐努山,是位於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總麵積約17萬平方公裏。現時人們通常將唐努烏梁海指為圖瓦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經正式承認圖瓦共和國為俄羅斯領土。中華民國(台灣)政府一直沒有承認,1948年5月,中國駐蘇大使傅秉常照會蘇聯外交部,聲明唐努烏梁海為中國領土。《各國概況》(人民出版社,書號17001.36,1972年3月出版)也指出:“蘇聯在1944年吞並了我國領土唐努烏梁海,中國政府沒有承認”。但此外,亦有部分人至今認為圖瓦共和國乃至整個唐努烏梁海屬於中國領土。

諾門罕穀地、達裏崗愛牧場、新疆北塔山:  此外,外蒙古獨立時,並未與內地完全劃清邊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原地圖上標識的諾門罕穀地、達裏崗愛牧場、新疆北塔山劃歸蒙古國。

瓦罕帕米爾/帕米爾北境     西北地區的領土爭議主要是帕米爾高原地區。在清朝時代,帕米爾高原全境屬於中國所管轄,1890年間,由於俄國欲取新疆、英國對西藏有野心,因此有英俄協定,由英國取得瓦罕帕米爾,俄國取得北部。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在帕米爾高原始終無法有效統治。但中華民國政府始終將帕米爾高原西邊的噴赤河視為是中國的極西點。在19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富汗簽訂邊界條約,正式承認放棄瓦罕帕米爾。1990年代塔吉克斯坦獨立,在簽訂條約時也承認放棄帕米爾北境,中國極西點向東移至今日位置。

藏南    西藏地區的邊界主要是中印邊界問題。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清末民初之際,英國乘中國內亂之際,劃“麥克馬洪線”,私自侵占西藏南部的疆域。這個地域,中國稱之為藏南。在印度獨立之後,中印雙方就這個地區的主權誰屬未能達到共識。於1960年代初期更爆發中印戰爭。有關地區在1972年被編為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這部分土地,仍然計算在960萬之內,因為我們沒有放棄。

在西段地區,中國實際控製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塞欽地區(屬新疆和闐縣)。新藏公路從這一地區經過,所以這一地區對中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印戰爭的起因之一就是印方發現中國在這一地區鋪設公路。另外1963年根據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境協議,巴方將一部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喀喇昆侖走廊)的主權移交給中國。印度對這兩片中國控製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

此外,西藏與尼泊爾的多處交界山口,中華人民共和國盡劃屬尼泊爾。珠穆朗瑪峰改由與尼泊爾共享。

南坎及江心坡約7萬平方公裏  與緬甸的領土爭議主要是南坎及江心坡約7萬平方公裏地區的主權歸屬江心坡是指位於雲南省高黎貢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北起西藏察隅縣,南到緬甸尖高山。但通常江心坡指代緬甸北部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即台灣版中國地圖與大陸版中國地圖相比西南部多出的地區),約7萬平方公裏,現在多屬緬甸克欽邦。江心坡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現由緬甸控製,依據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喪失其主權,換取一邊境城市(瑞麗口岸)。但位於台灣的中華民國認為其仍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其與他國簽訂的邊界條約。

中國在海上的領土問題包括南海諸島 - 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台灣、釣魚台、蘇岩等海島。

中國的實際陸土還是960萬平方公裏嗎?

傳統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狀似公雞,而中華民國正式承認蒙古國獨立前的版圖因為狀似秋海棠,因此成為一般人的通稱。但許多人以為隻要將公雞加上蒙古國,就是秋海棠,事實上並非如此簡單,以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鄰國之交界,由東北逆時針略述與中華民國版圖之差異。當中華民國規定疆域非經決議不得變更時,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從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他國簽訂的國界協定。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62年簽訂界約,將朝鮮民族視為聖山的「長白山」以南劃與北朝鮮。

俄羅斯聯邦:外東北包括黑瞎子島(1945年)、江東六十四屯(1900年)、唐努烏梁海(1944年)和外西北。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除台灣省外所有爭議領土的喪失,而黑瞎子島在2005年和俄羅斯平分。

蒙古國:1962年簽訂界約,諾門罕穀地、察哈爾北境達裏崗愛牧場、新疆北塔山劃歸蒙古國(當時是蒙古人民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在蘇聯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英俄瓜分帕米爾,形成未定界。在蘇聯解體後,與塔吉克斯坦簽約,放棄噴赤河以東帕米爾。

阿富汗:1965年簽訂界約,承認阿富汗領有瓦罕帕米爾主權。

巴基斯坦:1963年簽訂界約,割讓兩地(乾竺特),換取一地方式(喬戈裏峰北側)解決。

尼泊爾:1961年簽訂界約,珠穆朗瑪峰(聖母峰)共享。

不丹:印度占領藏南地區之後將其西南一隅送給不丹,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不對藏南地區擁有實際管轄權。

印度:由於1913年英國與西藏在西姆拉會議中,自行劃定「麥克馬洪線」,及西藏西北的「拉達克」。印度主張擁有上述兩地全境,因此爆發邊界戰爭,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行退兵,目前仍未簽訂界約。

緬甸:1960年簽訂界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棄高貢黎山以西7萬平方公裏土地(江心坡),換取一邊境城市(瑞麗口岸)。

2002年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繼簽署邊界條約。

中國北方的漫長陸地邊界線全都與鄰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了。在中國2.2萬公裏的陸地邊界線上,唯有1700公裏的中印邊界劃定依舊懸而未決,這裏也成為現階段中國陸疆唯一有可能爆發邊界戰爭的地區。

中國官方公布的國土麵積仍然是約960萬平方公裏。

據美國CIA,the world factbook,中國陸地麵積 9,326,410 平方公裏,陸地水域麵積 270,550 平方公裏,另外幾部權威的百科全書公布的中國國土麵積也都在955-960萬之間。這裏包括麥線以南(約8.9萬,印度控製)、阿克賽欽(約3萬,中國控製)地區,另外把2003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國地圖集》中的各省數據匯總起來為933.8226萬,大致與CIA公布的陸地麵積相當。當然各省麵積數據並不很精確,因為各省省界從來沒有精確劃定過。很多都是約數。

綜 上,大致可判斷,中國的陸地麵積應該為930多萬(包括分布於陸地上的水體麵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