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李稻葵:新一輪改革新在何處:中國急需三大改革

(2013-11-10 07:42:38) 下一個

新一輪改革涉及到中國經濟的龐大骨架,必須涉及到深層次,才能讓其恢複造血功能。

這一輪改革新在何處呢?

如果說1978年的改革發軔於農村,1984年的改革將其經驗推向了城市,1992年的改革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1994年的改革又是全麵市場經濟改革的鋪開,那麽,這一輪改革的新意是,它將觸及政治、經濟、社會領域的種種深層次問題,觸及中國這一龐大經濟體的骨髓,從而重構其造血功能。

具體說來,這一輪改革將不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它還將涉及到法治體製、政府行政管理體製、教育與科技管理體製、社會管理體製等一係列與經濟運行密不可分,對於緩解社會矛盾至關重要的領域。這一點都不奇怪,當前影響中國經濟運行的症結已經涉及到超越經濟體係本身的一係列重大問題,可以說,影響中國經濟的是政府行為的問題,是政府行政體係的問題。比如說,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中央政府某些部門緊抓權力不放,通過行政審批、專項撥款等方式,直接對地方市場經濟進行幹預,從中尋租,這是政治層麵的問題。而部分民眾對市場化改革並不認可,擔心在市場化進程中相對利益受損,究其原因,又是社會管理體製出現了問題。這是由於基本社會福利體製尚未建立,而市場經濟發展的收益並沒有通過適當、合理的政府幹預加以再分配——其中涉及對超額利潤的征收以及基本社會福利的發放,從而使得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部分短期失意者沒有得到充分的補償。再比如,由於司法體製設計不合理,導致司法依附於行政,許多經濟糾紛無法通過司法體係依法裁決,證券市場內部人舞弊、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金融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不能得到司法體製的懲罰和糾正。再比如,一些基礎教育、文化、衛生等政府必須大量投入的帶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公共產品供給不足,使得這些原本為公益性的部門不得不在市場競爭中謀取利益,由此帶來了公共領域的過分市場化。

這一係列的問題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僅僅在經濟體製上做文章已經遠遠不夠了。中國市場經濟以及社會的問題必須在政治體製、社會管理體製與經濟體製的結合部下功夫。若這種軟關節的問題不加以解決,中國的市場經濟體製難以推進,社會民眾的怨氣難以化解,經濟發展的長遠動力也將難以維係。這就是這一輪改革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也是這一輪改革與之前改革的根本不同。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

對地方政府的改革將是一個關鍵,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如產能過剩、土地財政、房地產調控、地方債務、稅收混亂、中小企業進入困難等,都和地方政府有關,因此對地方政府的改革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

李稻葵表示,地方政府要從過去管得太多、過分幹預轉變為真正的幫助企業,而不是幹預企業,這是真正的改革。

最近有消息稱,為了解決地方財權與事權不相匹配的問題,政府正在考慮上收一部分原屬於地方政府的事權,並建立起地方稅體係,這其中可能包括“營改增”範圍擴大、遺產稅開征、房產稅擴大試點、資源稅改革等內容。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與新浪財經對話時表示,“十八大”時講了財稅改革的原則,目前政府正在研究具體的改革方案,但是關於如何擴大地方政府財權的看法並不一致,預計“三中全會”時應該會對財稅體製改革進一步細化,給出更具有導向性的方案。

李稻葵認為,擴大地方財權應該十分謹慎。房產稅、遺產稅等地方稅的征收還需要反複討論。“一個稅收出來很容 易,但是再調整就很困難了。稅收的問題其實是一個政治問題,牽涉到千家萬戶,牽涉到社會的穩定,所以房地產稅也好,遺產稅也好,必須慎而又慎。可以推,可 以改革,但是全麵推開,一定要謹慎。”李稻葵說。新一屆政府的改革重點中必然會包括財稅體製改革,但和過去不同的是,對地方政府問題的解決單單依靠財稅改革遠遠不夠。李稻葵認為,這次財稅改革肯定是關鍵,但肯定不止於財稅改革。

中國經濟急需三大改革

對當前經濟形勢判斷上,學術界存有很大分歧,一派認為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增長速度相對較低的增長時期,一派認為中國經濟還會有20年8%的增長速 度,隻要在中長期內堅持投資即可。還有一派觀點,認為當前經濟減速有一定短期因素,隻要通過改革調整,增速應該有所恢複。我個人是比較同意後者的觀點。在 我看來,中國經濟當前的基本問題是我們傳統的過去十幾年行之有效的一套經濟體製,現在已經不能夠適應於我們新的增長點的挖掘,也就像一個身體已經長出了衣 服的框架,增長已經受到了衣服的限製。

為什麽這麽講?我的觀察是,當前經濟形勢從現象上看是冰火兩重天,剛上任的一些地方領導熱火朝天、大幹快上,民營企業則說找不到投資方向,袖手旁觀。如此一來,就導致我們正規渠道的融資量迅速上漲,社會融資總額增速遠超GDP增速。

那麽,本質是什麽?本質是以民營經濟為主要力量的投資主體受到了體製的約束,投資意願減弱。我們研究發現,中國經濟固定資產的形成效率正在下降,過去 每投一元錢基本上能夠形成0.9元的固定資產,現在卻隻能形成0.7元的固定資產,究其原因,就在於民營企業家為了做一個項目,為了得到批準,他需要請客 搞關係,一元錢裏有30%用在了這些方麵,這就是我們的體製問題。

怎麽辦?還是要通過體製創新把這些不適合於新的增長點的體製扭轉過來,釋放投資者積極性,尋找新的增長點。具體來說,中國現在有三方麵急需啟動改革。

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在我看來,最缺的是廣義公共產品,交通堵塞、食品安全都是公共產品。我的基本結論就是,未來增長點在於公共產品的提供。過去我們的公共產品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可是地方政府沒有財政稅收,1994年改革以來政府除了賣地以外沒有獨立可靠的與經濟發展同步的財政稅收,所以在財政問題上,我們改革必須突破,必須到位,必須給地方政府一係列與經濟發展同步的財源,以此來支撐地方的發展。

另外,解放思想,很多廣義的公共產品可以通過政府與民營企業共同投資完成,在我看來,第一大增長點就是廣義公共產品的大規模投入,而這離不開民營經濟的參與。

第二個需要改革的就是與城鎮化相關的問題。城鎮化沒有一個模式,中國這麽大,應該讓不同的地區根據自己具體的情況進行城鎮化建設,進行投資,包括土地 問題。以土地為例,在江蘇昆山,雖然那裏表麵上並沒有進行土地私有化,但實際上使用權已經私有化了,已經落實到了家庭,老百姓的經營思想理性度非常高,而 在湖南,如果要把土地全部歸給農民,在我看來,第二天就會產生一大批沒有土地的家庭或農民,他們的經營思想理性度不高,拿到地後很可能打牌輸掉了。所以城 鎮化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因地製宜。

最後一個需要迫切改革的是金融體係,中國的金融體係經過這麽多年,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不密切,銀行利潤非常高,而實體經濟利潤微薄;第二個是廣義貨幣存量居高不下。

改革是把金鑰匙,這一係列的改革,總結為一句話就是,“通過改革釋放生產力,尋找推進新的增長點”。這些是我們的希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ister986 回複 悄悄話 隻說到了一些雞毛蒜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