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豬身上找到了人類肥胖原因 副教授連升三級
(2012-05-27 20:18:03)
下一個
He is not the best, he is the true. 成功的人都是腳踏實地,做什麽像什麽。成功從來都是眷戀那些有心人又肯下功夫的人。他一個人在實驗室幹了三年多,終於得到了想要的 --- 雖然別人努力也可以得到這個成果。
人家所做的,無非就是勤而不舍精益求精。我們有了這樣的工作者,該做的事也就可以做成了。
----- 這是昨天我回複國內某大集團CEO的一段話
下麵是四川新聞網的報道 ( by 成都商報記者:汪玲): 豬身上找到了人類肥胖原因
四川農業大學破格聘任31歲的80後李明洲為二級教授,而此前他僅是副教授,連升三級
貢獻
李明洲原本的目的是讓豬肉更營養,卻無意間為研究人類肥胖基因的專家們打開了一扇門
日前,四川農業大學31歲的80後李明洲,從副教授連升三級,一躍成為了二級教授,這在省內高校中十分罕見。
能獲得這樣的殊榮,緣於他對豬肉的研究,為人類肥胖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
連升三級
副教授破格晉升為二級教授
成都商報記者昨日從四川農業大學了解到,前日,該校特別舉辦了一場二級教授的聘任儀式,31歲的動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李明洲副教授為教授二級崗。這意味著,李明洲連升了三級。
據四川農業大學人事處處長劉應高介紹,該校教授共分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等4個級別,一般一級教授隻有院士才能達到相關的評定標準。二級教授已是教授中級別非常高的了。
劉應高介紹說,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從副教授晉升教授一般需要5年的考核期,且在學術、教學等多方麵達到一定成績。而從四級教授晉升到二級教授,雖 沒有年限上的限製,但學術上的考核卻有很嚴格的標準。大多數教授還是需要很多年才能“熬”到二級。而李明洲的副教授職稱是近兩年才評的,未滿5年。足見, 學校對其連升三級的“破格”是很有力的。這在四川農業大學幾乎是沒有先例的,在四川省內高校也十分罕見。校方也希望這樣的“破格”能給青年老師樹立一個目 標。
無心插柳
發現導致豬肥胖的重要因素 為研究人類肥胖基因打開一扇門
能夠獲得這樣的“破格”,事實上僅僅因為李明洲參與的一項科研成果。
4年前,李明洲便在導師李學偉的指導下,聯合深圳華大基因及中國、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四國共12個科研單位的50多位科研人員一起研究豬的脂肪和肌肉組織。“當時,研究的目的僅僅是希望通過研究,能了解豬肉的機理,讓肉質更為健康,更具營養”。
通過3年的實驗觀測和對豬各部位脂肪的DNA數據的分析,加上1年的驗證期,李明洲發現,不同部位的脂肪對豬身體的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髒器裏 的脂肪就危害極大,特別是胸腔內部的內髒脂肪,其次是腹部髒器的脂肪。此外,他所參與的研究還首次從表觀遺傳學角度證明了肌間脂肪組織也是導致肥胖風險的 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說,肌肉之間的脂肪,是導致豬肥胖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其身體無益。”
5月22日,由李明洲作為第一作者的《豬脂肪和肌肉組織的基因組甲基化圖譜》論文發表在了國際著名學術雜誌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讓李明洲本人都感到意外的是,這篇論文僅僅一天時間就被付費下載了2808次,而這本權威期刊每篇文章平均每年的下載量 也就1900~2800次。不少醫學界的專家在看了文章後,認為這項研究對人類肥胖的研究有突出貢獻。
此前,醫學界研究人類肥胖機理時往往采用小白鼠做實驗。但實際上,小白鼠身體裏的脂肪結構與人體有很大的差異。而豬與人類具有相似的代謝功能、心血 管係統、成比例的器官大小等特性,且與人類在遺傳學上也具有高度相似性。這使得豬成為研究人類肥胖、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等疾病的最佳模式動物。無意間,李明 洲的研究恰恰為研究人類肥胖基因的專家們打開了一扇門。
4年時間裏,李明洲大多時間都泡在實驗室,觀測數據,分析數據。但這樣的過程對他來說“一點也不辛苦,更不會枯燥”,他甚至一點也回憶不起研究過程 中的艱難和挫敗。他說,“這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從本科到博士,李明洲一直是品學兼優的,而此次破格晉升,對他來說也沒有這項研究成果帶來的喜悅大。
延伸閱讀
肥胖凶險
肥胖是引發多種疾病的元凶,已成為世界五大流行性疾病之一,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預計到2030年,全球大約有58%的成年人可能成為“胖子”, 並且世界衛生組織聲稱每年至少有280萬成人死於超重或肥胖。中國的肥胖問題已不容樂觀,肥胖人口已達3.25億人。如何有效遏製肥胖症蔓延,已成為世界 關注的焦點。
李明洲的研究結果同時也證明,“如果瘦的人其內髒內含有大量脂肪,也會是健康的殺手,而胸腹部髒器的脂肪是最不健康的,人們需要高度關注”。而他和 研究人員還發現,約80%的已知人類肥胖基因和72%的影響豬肉品質的基因都在所定義的甲基化差異區域內,研究分析表明這些基因的甲基化調控模式與已知的 生物學功能相一致。此外,他的研究還發現了許多與肥胖表型變異有關的新基因。醫學專家或許還能進一步對人體肥胖基因有突破,尋找到解決人體肥胖的辦法。
以前是說脂肪細胞增值3次:娘胎、2歲、12歲。
現在看來是化學處理過肉和脂肪人體不能吸收。
肥胖基因是扯淡。30 年前在四川,沒有見到一個肥胖的,
那時沒有垃圾食品。
研究肥胖症基本上就是為了要經費的偽科學。少吃多動比什麽藥都有效。
文中所說的好像沒有什麽新意呀。
日本大學好像也是一樣.
但新聞報道有嚴重誤導。
An atlas of DNA methylomes in porcine adipose and muscle tissues
http://www.nature.com/ncomms/journal/v3/n5/full/ncomms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