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什麽我們既討厭又喜歡蘋果?(2)

(2011-10-08 09:37:26) 下一個

我們需要jobs,沒了工作會讓多少人貧困甚至於餓死。然而Jobs卻讓太多的人失去了工作機會,給innovate掉了。前天美國名家在電視上宣講Apple對行業的“破壞力”--- 他粗略估計, 隻就HP、黑梅、諾基亞、Sony,可能的市值已被損失達4000億,加上合並消減對全球相關行業的“破解力”,大底近8000億市值生產被消失。一個企業的成功,其實質就是實現對自己所在領域的市場進行巨大的掠奪、侵吞、解構。它愈成功,表明他對行業的破解力越大,造成的不穩定危係就愈大,也讓市場恢複可就業的延緩時間就越長。在全球大力推行就業普適化的恢複時期,Apple的作用是相反的。

聽了這段專家的宏論,我深有同感。不過我認為,無論Apple跨行業的行為是正麵還是負麵,都已既定現實。現在我們要麵對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麽Apple擁有了這個破壞力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看了眾多有關喬幫主的報道和跟貼,終於幫我得出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世界上最好賺錢的第三規則。蘋果正好適應了這第三規則。

我們過去曾經說過,第一好賺錢的,就是麵向女人的愛美行業:美容、美膚、美發、美衣、美袋、美鞋、美帶、美巾、........ 世界上麵向女人的成功的企業太多了,個個成了各大百貨的主力軍。

第二好賺錢的,就是麵向幼兒孩子們的吃、喝、玩、樂。這類行業,諸如麥但老,抵死你,都已成了麵向孩子的傑出企業代表,我們可愛的喬幫主,其最大的工資來源,就是來自作為抵死你最大股東的報酬。他的83億身家,專家說60多億來自抵死你。

除了女人的錢、孩子的錢好賺之外,還有哪個圈子的錢最好賺呢?諸多的跟貼讓我得出第三條最可賺錢的規則:就是要賺喜歡時髦跟風的年輕人的錢。喬老爺捉住了這些流行電子商品之最大的消費群體 --- 年輕人,抓住了他們的胃口,所以Apple不成功也難。

在三種最易賺錢的群體來講,一和二最可以經久不衰,甚至可以萬世。原因就是:從18歲到80歲的現代女人,都需要美容美膚美衣......跨齡巨大,群體特廣,時延恒久。所以要是你懂得這方麵的設計生產銷售,入這行業當個老板組個集團,應當說最有前景的---可以福延子孫!隻可惜多少年來人才輩出、名牌林立,要想異軍突起幹點名堂,後來者起步台階很高當屬不易。

第二類的優勢也很顯然,每年都有很多嬰兒出生,從3歲幼兒到30歲的年輕父母,跨徑也不小,最重要的就是,年年都有後來的消費一代跟上來,美食、美玩、遊樂,就成了永久不衰的行業,大集團賺錢也就變得很容易。

Apple所麵對的這第三條最可賺錢規則,相比前兩類來說最難。因為這個年輕人的消費群體,追逐的流行風是在不斷變化的。各領風騷三五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旦年輕人的胃口變了,市場就得跟著變,產品也得跟著變,作為廠家是很累的,累死人。例如,外表技術,從電腦白到鋼琴黑,再到企鵝係列的珍珠白 --- 一種十年前的電腦機箱 ----用了鋼琴黑一樣的化工技術,做出了珍珠白係列 --- 裏麵一層鋁合金外麵一層化工膜,就是當今的iPad白,不過整整早了十年。如今Apple熬出了頭,但這家台大化工博士開創的企業,當時如日中天,如今卻幾乎被榨幹了。

世界上從來說“有所得必有所失”,個人是這樣,產品是這樣,行業市場也是這樣。你得到可能就是別人失去的。失去的人/行業可能都很悲慘。麵對第三類賺錢的產品,注定了是浮躁、跟風而且短命的。這類消費群體決定了它的命運軌跡。喬幫主的偉大之一,就在於能在幾年內一直追隨這個軌跡,讓人不得不佩服 --- 不僅他的粉絲,包括他的對手。

隨著Jobs的過世,會讓蘋果家族的很多問題浮出水麵:設計觀念的延續,市場理念推動,甚至於向心力。靈魂人物一般都具備壟斷地位。一旦這類人物過世,靈魂的維係就會出現一段的彷徨。能否馬上穩定下來,是考驗家族大家的智慧。

創新是一種奇才,有時候學不來的。一個追星的企業終究會沒落,這是鐵律,因為人們前進的路上充滿了太多的變數。任何流行品都是匆匆過客,都會一一消失在曆史的螺旋式循環變化中。正像很多行業被Jobs合並而消失一樣,都是曆史的進程。現在我們要的不是神話和膜拜 --- 他有太多的不近情理而且違反社會常規,我們不必忙著修飾掩蓋,那都是既成事實和鐵定的曆史。有瑕疵本來就很正常,非要人家沒瑕疵是不正常,文過飾非極力掩蓋瑕疵也是不正常。我們要追憶和學習的,正好是Jobs的執著精神、努力奮鬥的精神 ---- 這才是他留給我們人類的最大最美好的財富。 

------
另議 (一段插曲,記錄在此,對事不對人):

當你在使用iPhone,iPad等Wifi功能的時候,你可曾想過後麵的龐大的網絡支撐?他們做的事是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 --- 其技術其設備可以說沒有一件和“Apple”有關。沒有這些你看不到的雲設備的晝夜運行,你的任何可觸摸玩藝都會馬上黯然失色---成為孤家寡人。不要鄙視你背後的這些“靈魂”--- 過去兩年有幸參與了Verizon諸多運作中心裏四個中心的建立,深知他們為了防止斷信而在全球的投入是多麽的龐大 --- Apple在全球的服務,是離不開他們這些長期的默默的投入的。

給大家一個例子,你到過LV,去過O'Theater Center。加拿大太陽雜劇團在那裏的表演經年不衰。裏麵很多演員都是從中國、蒙古、俄國“買”來的,很吸引人是吧?大家為他們喝彩叫好,對吧?但把這些人送給張藝謀,我想也會失色:一定不是脫節,就是追尾..... 為什麽?因為背後的合成團隊是龐大的電腦網絡指揮的 --- 你看不到的幕後IT團隊就多達一百號人,各層次的設備都是Triple-Redundant的。他們的貢獻雖然你看不到摸不著,但他們讓你的視覺更美麗,是前台美輪美奐不可或卻的支撐,是不可取代的。


有一篇規整的很好的文章,讚揚了Jobs的功績。其中有點概念我不大同意,就寫了個跟貼:

本尊:    世界有沒有因他而讓年輕的一代更奢侈、跟風、浮躁、浪費、攀比?如果是,那這些都不屬於美麗的範疇。世界有沒有因他讓更多的窮孩子買不到同一級別的“電話”而更加自卑?如果是,那他們有受惠嗎?四年換了四代電話,浪費的貴金屬讓後代資源更貧乏,“我們”又怎麽可以受惠?

一分為二為三,是不是有點太拔高了。

你有一點貢獻:“後來在車庫同夥伴開始了創業之路,研發出了第一代蘋果電腦”。現在有的吹捧文章把它寫成“開發了人類第一台個人電腦” 真讓人無語 --- 曆史原來在我們身邊都是可以隨意改寫的。

原作者的恢複:一個問題兩個方麵,他將概念創造了成了美好的產品,這是他的貢獻。可是由此而產生的虛榮或者奢靡應該與他無關。那是因人而異的一種見仁見智,或者更是一些人因缺乏自製而攀比跟風所造成的錯誤。這不能算在他的頭上。

就像不能因為很多人買不起寶馬,奔馳汽車一樣,就不生產、不銷售了,賣的人沒有不對,不對的是沒有能力購買卻偏要去購買的人。

不過說到蘋果的產品,我倒是覺得應該聲討電話營運商,他們收費太貴,太離譜,他們沒有創造什麽價值,隻是服務,不應該收取那麽多電話與上網費用。他們才是趁火打劫、進行赤裸搶劫的人。令人鄙視。

本尊:  Apple的利潤是多少?營運商的利潤是多少?以iPad-16GB-Wifi為例:Apple的成本約70至80美金,賣給DISTI為410~420美元,賣給營運商店麵是450~460美元,賣給你是499美元,誰在搶錢,可以一目了然。你錯怪了營運商。當你知道了這些實情,你會修改自己的想法嗎?有沒有新的感想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河濱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說市場競爭成功的公司是在破壞他人? Apple 離壟斷還遠著呢. 其他公司競爭不過而解體,但是成功公司需要更多的雇員,隻不過是雇員們換個雇主而已。市場經濟形式由市場需求而定。沒什麽奇怪的,誰認識這點,在競爭中生存,說就是勝者。你的另一篇文不是說隻有很少的人用Apple嗎?有些自相矛盾。

人力物力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投入是根據市場需要,不是人為的。市場不需要了,人員一定會減少。沒有人有權利解體信息行業。市場需要它。可以考察一下信息技術和民用的發展經過就知道了。
sophist 回複 悄悄話 Apple用吸金大法,斂集現金達700多億,卻不知道怎樣做一個象樣的投資。一邊拚命壓榨底層的供應商,一邊壓榨運營商和用戶,產生獨特的暴利模式。這種公司隻要一家就夠了,而帶給產業鏈的,隻有災難。成就了一家公司,卻剪除其他中小公司的競爭活力。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那樣多的人力物力投在IT上,本來就是浪費。是不是把這個行業解構了,會促進新的行業的誕生?蘋果似乎就是在摧毀本來的電腦行業,但是不見得不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