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 位

(2007-04-29 00:47:57) 下一個


誰都知道Bill Gates曾在哈佛讀過法律係,沒畢業就跑出來跟人家一起開軟件公司。他在電腦界開創了一代“學位,學位,無所謂”的風氣。不過這次Bill Gates在清華訪問,人家問他學位有用嗎?他說他後悔沒把學位拿到手就開溜了。希望學子繼續讀書堅持拿個學位。

看來,Bill Gates還挺想念學位的。不知他是誠心,無心,還是違心,反正他現在特喜歡拿學位----好多名譽上的學位。這不又樂嗬嗬地拿了個清華牌的榮譽博士學位。

曾幾何時,Bill Gates剛離開哈佛,油腔滑調,整個一味紈絝,對大學是不肖一顧,開口就是"大學,大學,什麽也沒學”,一味強調隻要做出來就是本事。----當年咱科學院計算所的17個半勇士,大概也是受了他的身教言教的影響,放棄了博士碩士,開辦了希望公司,就是活生生的一例。再後來,可能是Gates的年齡大點了,事業也成功了,他隨即向哈佛申請他的學士學位,據說當時就讓哈佛給拒絕了,還真有點當年拒絕老斯坦福的那種味道。

至於再後來的後來,哈佛有沒有給他學位,應該說都是另一碼子事。

在中國,華為的老總任正非,由於文革的原因也沒有本科畢業。在他成功後,據說他的母校重慶郵電眼巴巴的想給老任發一個名譽博士學位,老任說,我是個土八路,隻會埋地雷炸碉堡,不配高雅的博士學位,不想褻瀆他的神聖,就這樣給拒絕了。

Bill Gates的穿著從來就像個土鱉三,講話也沒多大水準(不過這幾年好多了,當了爸了嗎!)。人家問他接受榮譽博士學位的感覺,他說挺好,從來就沒覺得有什麽不妥。你看,他自己挺高興,清華也覺得挺光榮,多好的一樁美事。

你說老任你叫什麽真。你不也就個不修邊幅嗎。再說你說話還挺有水準的,誰也不會說你不配那學位頭銜。就說你不在乎,可你也該讓你的母校高興高興才對吧。要不說呢,老任你就是土----你咋就不知道,“學位,學位,有了學位就有了品位”,說不定哪天還可以登上權位。



         Bill Gates拿個清華博士學位,他樂,清華更樂

-----------------------

華為的總裁任正非

男, 出生於1944年, 祖籍浙江浦江縣,籍貫是江蘇,出生在貴州安順地區鎮寧縣一個貧困山區的小村莊。82年我還真的去過那地方---有一大摞黑白照片為證,因為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就在那個縣裏。

老任寫過一本書,叫《我的父親母親》。他說他的爺爺是個做火腿的大師傅。父親的兄弟姊妹都沒有讀過書。不知是爺爺的良心發現,還是爸爸的執著要求,父親才讀了書。老任的母親高中文化程度,通過自修當上了中學教員。所以說,老任雖然出生於農村,卻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庭背景影響了他對知識的重視和追求。即使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父母仍然堅持從牙縫裏擠出糧食來讓他們七兄妹讀書。任正非排行老大。

1964年,19歲的任正非帶著父母的重望考上了重慶郵電。還差一年畢業的時候文革開始了。父親被關進牛棚。任正非回老家看父母,父親讓他快回學校。父親叮囑:"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回到重慶,已經是"槍林彈雨"了。但是他不為所動,把電子技術、數字技術、自動控製全自學完。在他結識的一位西安交大老師的幫助下,把樊映川的高等數學習題集從頭到尾做了兩遍,學了一些邏輯學哲學,自學了三門外語。

任正非被下放到貴州安順的一個飛機製造廠,是個軍工企業。他是通訊兵,被調去參與一項代號為011的軍事通訊係統工程。當時中央軍委提出要重視高科技的作用。任正非上進好學,有多項技術發明創造,兩次填補國家空白。因技術方麵的多次突破,被選為軍方代表,1978年到北京參加全國科學大會,時年33歲。

82年從部隊轉業到深圳,在南油工作兩年。其後開過電子公司。88年以2萬元注冊資本創辦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營從香港進來的電信設備。算是做回了他的老本行。

1990年,華為中層幹部的月工資也才300多元,比當時深圳的外資企業平均工資都低。但是大家幹勁高漲,事業心極強。那時的任正非與父母、侄子住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房裏,在陽台上做飯,生活依然十分節省。當時在廣東賣魚蝦,一死就十分便宜,任正非的父母專門買死魚、死蝦吃,晚上出去買菜,因為賣不掉的菜便宜一些。 但是,有勇氣創業者都有遠大之誌向,人窮誌不短。在深圳灣畔,在十幾米的小房子裏,在打通的倉庫裏,任正非的胸中卻蘊藏著"中華有為"(華為名稱來曆)的潛龍之誌。
  
1992年,華為員工已經達到200多人。這一年冬天,公司到深圳經濟特區外的西鄉開會。開完會回來的路上,車子陷進了泥坑裏。任正非二話不說,第一個下車,脫掉鞋襪跳進泥坑裏推車。於是公司的其他人員也紛紛下車,合力將車子推出了泥坑。很多老員工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仍禁不住精神為之一振,充滿向往。任正非的這種精神彌補了當時公司物質極度短缺的劣勢,使得大家都為一個美好的明天而齊心協力。"那種情景恐怕隻有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才能見到。在華為曆史上,也很少再有第二次。"

當時的華為公司,就在深圳南山區南油工業區裏一棟七層高的破舊大樓的五樓。後麵是一棟名叫億利達的大廈,一家名為深意壓電的中意合資公司占用了整棟大樓。當時,剛到華為公司的人對深意壓電公司充滿了景仰之情--當時在他們眼中,深意壓電的規模太大了,他們甚至幻想,如果自己也能到這樣大規模的公司裏上班該有多神氣!終於,這些華為人的願望變成了現實。10年後,華為年銷售額已經達到200多億元人民幣,公司總部搬到了深圳龍崗阪田華為工業園。家徒四壁,唯"中華有為"華為公司最早的辦公地點是深圳灣畔的兩間簡易房。後來才搬到南油工業區。當時所在的那棟大樓每一層實際上都是倉庫型的房屋。華為公司當時就占用了十多間倉庫。在倉庫的另一頭用磚頭壘起牆,隔開一些單間,員工就住在這些單間裏。倉庫很少有窗戶,這些隔開的單間更是沒有陽光,隔牆隻壘了一人高,頂上是空的,方便空氣流通及采光。這樣,大家就不用怕忘記帶宿舍的鑰匙了,從倉庫這邊翻牆過去就可以了。倉庫裏到處堆放著從香港公司進來的交換機配件、組裝好的整機,員工們在倉庫一角開發用於作配件的板件(SKD),將買來的配件組裝成整機。作了3個多月,連蛇口在哪裏都不知道,實際上蛇口就與華為公司所在的工業大樓隔了一條街。

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擲投入C08機的研發,雖然是形勢所逼,也可以看出他對技術的重視。當時深圳房地產熱和股票熱,任正非不為所動,而且對於股票和泡沫深惡痛絕。其實在他內心更多的是對知識、技術和真才實學的尊重。後來他的公司發展迅猛,年銷售額達15億美元,成為中國市場GSM設備、交換機產品及接入係統的佼佼者。2000年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中國50富豪第3位。個人財產估計為5億美元。

老任學日本人,把"保證按銷售額的10%撥付研發經費,有必要且可能時還將加大撥付比例"寫進《華為基本法》,也體現了他以技術立身的理想。在《華為基本法》的起草和討論中,產生了一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概念--知本主義。那時候民營企業的資本積累過程非常緩慢,積累手段缺乏,無資金,無資源,無技術。起始資本非常小,不足以迅速滾大。隻要有機會,都"打擦邊球"。任正非總結華為的資本積累說:"華為在創業時期,沒有資本,隻有知本,華為的資本是*知本積累起來的。"即使從現在來看,進入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對於一個民營企業來說是個大冒險,成功對他來說真的是個奇跡。

他在《華為的冬天》一書裏說,什麽叫成功,就是像日本企業那樣,經九死一生還能好好地活著,才是真正的成功。華為沒有成功,隻是在成長。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必須把建設自己祖國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礎上,隻能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才會獲得平等與尊重。他說,華為是一群從青紗帳裏出來的土八路,隻習慣於埋個地雷、端個炮樓的工作方法。還不習慣於職業化、表格化、模板化、規範化的管理。重複勞動重疊管理十分普遍,這是效率不高的根源。
 
老任說,離開商人“唯利是圖”這個哲學意義上的"一般",要敢想敢做,勇於走向孤獨這個“特殊”。不流俗、不平庸,做世界一流企業。這是生命充實激越起來的根本途徑,自己禁不住這種誘惑。

青年時代的任正非,就是一個科學精神的追隨者。97年他到訪美國,在IBM表現出是敬畏,在貝爾實驗室表現的是"十分高興"。老任說,"我年青時代就十分崇拜貝爾實驗室,仰慕之心超越愛情。"參觀了貝爾實驗室裏的名人成就展,在巴丁的紀念欄下照了像。並特意懷著崇敬心情去巴丁50年前發明晶體三極管的工作台前站了一會。巴丁不僅是貝爾實驗室的,也是全人類的巴丁。貝爾實驗室對人類有著偉大貢獻,這裏產生過七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貝爾實驗室原來屬AT&T,由國家壟斷經營電信業務獲得的巨大利潤,支持其每年達20億-3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因此,他們出了非常多的發明,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我年青時聽說他們每天產生一項專利,現在是每天產生4項專利。貝爾實驗室現在歸屬朗訊,科研與預研明顯地已往產品方向轉移。但其科研能力在整個世界仍然十分超前。"(見《我們向美國人民學習什麽》)。

華為在技術策略上,首先出於生存,對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采取的是"緊跟戰術",而不是超前戰術,但是任正非並不反對基礎科學研究。他對前沿的研究有著深刻的理解。"在科學的入口處,真正是地獄的入口處,進去了的人才真正體會得到。基礎研究的痛苦是成功了沒人理解,甚至被曲解、被誤解。像餓死的梵高一樣,死後畫賣到幾千萬美元一幅。當我看到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的實驗室密如蛛網,混亂不堪,不由得對這些勇士,肅然起敬。華為不知是否會產生這樣的勇士。"-----2002年前後,華為開始成立預研部。
   
1997年,高等教育製度改革,開始向學生收費,而配套的助學貸款又沒跟上,華為集團向教育部捐獻了2500萬元寒門學子基金對知識的尊重,是中國知識階層的教育傳統,也是經曆過文化大革命的一代知識分子,對被扭曲了的文化觀念的修正,對於身受貧窮壓榨的發展中國家和人民,更能感受到尊重知識的重要性。從這個角度說,華為的寒門學子基金,意義等同於"希望工程"。當時,有人提出來,基金的名字是否叫"優秀學生基金",任正非不以為然地說:貧窮和出身並不可恥,高貴而沒有知識也不光榮。對於一生而言,貧窮是老師,它教會人生存。貧窮有壓力,使人的脊梁比一般人都硬些,坦然吃苦、不屈不撓。在我國許許多多的民營企業家身上,都可以找到貧窮的影子。而他們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往往就是創業時期的"精神爆點"和凝聚力所在。因此,有人把貧窮稱作成功者的"財富"。
 
1994年,參加亞太地區國際通訊展獲得成功。1996年,與內地廠家大規模合作,走共同發展的道路。2003年榮膺網民評選的"中國IT十大上升人物"。2004年名列"未來國際企業家之星"榜首。2004年入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之一。
 
如今的華為,員工上萬,年銷量20多億美金。那是老任做出來的決不是說出來的。到現在,老任還是沒有那個博士頭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很多華人一提起比爾·蓋茨,津津樂道的是他大三時從哈佛退學創業的經曆,並把他也能掌世界首富地位而將視之為大學生反抗僵化教育體製和無學位創業的經典範本。有很多大學也在寬容和縱容學生東施效顰模仿比爾。

此次Bill的“四日中國行”,無疑再次掀起中國學生對這位首富的創業經曆的無限向往和吹捧。

實際上,據傳比爾·蓋茨將於今年6月會拿到哈佛頒發的榮譽學位。

蓋茨在演講中表達了一絲無奈:“我珍惜我的大學時代,而且在許多方麵,我後悔離開學校。”

他曾在《洛杉磯時報》上發表評論,對“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高中生畢業後能進入大學”表示擔憂。即天才學生的個例並不能顛覆傳統教育的完整性和延續性,完善高中教育的基礎、讓更多的人進入大學學習才能保證國家永續發展。

我堅持:要讀書,但千萬不要死讀書。

或許,我們應該聽取蓋茨的忠告,不是放任學生一味地去模仿。畢竟,比爾·蓋茨隻有一個;畢竟,創業前需要做的功課還很多;畢竟,養活一個團隊比養活自己要難很多……

人才不是一日可成,也不是一技可成。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sweetie遐思 回複 悄悄話 嗬嗬,說得妙......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今天看了一則報道,兩岸經貿會,胡總書記接見與會台灣代表
一般,老胡在人麵前握一下手,點個頭就過去了。到了傳出裸體遊戲傳聞的台灣首富郭台銘麵前,老胡待了22秒:

老胡:你好嗎?
小郭:最近形象不好。

眾人笑。
蘇鄉門地 回複 悄悄話 任正非 - 非同一般的“土八路”!

土八路的巨大物質財富 vs 不可估價的,往往為人們所忽略的精神財富
- 腳踏實地,不屈不撓的吃苦精神。

好文章!
盈袖2006 回複 悄悄話 有氣魄,我們現在就是需要這種誌同道合的團隊,兼有精神,理想的力量
林韻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很鼓舞和激勵人心~~~看來人還是要胸有大誌,胸懷天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