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獲了一種恬靜的生活, 像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 流過春夏 流過秋冬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溫哥華真風流(1): 網上中文文學的發源地

(2006-07-19 02:59:25) 下一個

                                  
                     ----- 溫哥華,網上中文文學的發源地

講起網上中文文學和寫作,她的發源地就是山清水秀的溫哥華. 那時間是八六年.這是行內公認不爭的事實.如此一來,很多用筆寫字的文學前輩,可能不以為然.但曆史已經寫成了,誰也改不了.栩栩道來,也還那一代人的努力,不過也會壞了某些沽名釣譽文人的好事.這麽大年齡了,得罪人的事,本不想做的.但為了這篇風流韻事,隻能如此一般.

話說80年代的初期,WINDOW還沒出生.世界上用的就是微軟的MS-DOS,IBM的PC-DOS和幾經轉手的DR-DOS.都是基於英文的.中國人用的是極不方便.在海澱八大學院的地盤上,有一棟小小的三層樓,那就是四機部六所,它寫了一部Chinese PC-DOS,時稱CC-DOS,這就是中國人改寫的第一個基於PC的OS.

其實都是從PC-DOS反匯編反出來的,在 BIOS起動完進入PC-DOS之前,加了幾行編碼直接跳入中文狀態.10多人幹了兩年有餘才大功告成.從此六所成了香餑餑.那時在微機軟件界,他說二無人敢說一.說句很多人不愛聽的話:那時剛成立兩年的北大計算機係,就兩三個副教授,清華計算機係才剛剛成立,隻有幾個講師-----不過這些人現在都成了院士-----這叫天時地利人和------ 皇帝的鄰居都是官.

有了中文OS平台,要處理中文信息,就要有文字輸入,文字處理係統和文字打印係統.

文字輸入:那時有河南王永明的五筆字行,和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製定的漢語拚音輸入係統;

文字字庫:有國家語言文字研究所牽頭,約40家大學聯合攻關的8x8, 16x16點陣字庫,360K的16寸軟盤要用掉150張,720K的5寸軟盤要用掉50多張.

文字處理係統:就是原始的CWPS:也是從英文的WPS反匯編來的.(那時還沒有方正,隻有國家投入的光華排版,當然更沒有小師弟雷軍了)

打印係統:開始時是使用英文的加一個中文驅動程序,後來用四通的帶中文程序的打印機.

那時網絡還不流行,一切”傳輸”都經過軟盤的COPY來實現傳遞.

80年代中期,北美大學裏已經有了校內校際網絡,每個教授和研究生都有一個帳號,不過要打印網上的東西, 必須跑到IBM大型機所構成的主機房,到自己的真正的”信箱格”裏去拿.

因為那時還沒有CHINA DAILY,連人民日報,中國畫報,文匯報和中國青年報都是經過花園村的中國國際書店,交給文化部的對外聯絡處,郵寄到世界各地領館,再交到留學生會,一般你讀到的報紙都是2周前的舊聞.出國前和畢業生一起在國際書店和對外聯絡處作過電腦發行係統設計,自然知道了這些規矩和麻煩,當時也產生了電腦傳輸的想法,不過那時沒這條件.

86年,小Z說,他父親所在的係統所(就是吳文俊為所長的那個所)已經有了網上帳號,可以在科學院內傳輸.就想試試能不能跟國外的大學的網連,試了兩三個星期也搞不定,後來才知道那兩個係統根本不兼容.不過這也讓人練就了”網上”通信的最初本領----不過那個月就花掉了400美元國際長途電話費,到現在都耿耿於懷.

這時候,大家開始在校內網上輸入自己看過的文章,小說,報刊,雜誌-----不過都是節錄,全篇的很少,當然也有少量原創.就像那時國內流行的”讀者文摘”,自然就把她稱做<< 海外文摘>>---- 那可是在留學人員中著實流行了一陣子,就像如今WXC在海外國人中的地位。有詩歌,散文,小說,政論,史記.....無所不包.跟現在的博克沒什麽兩樣.隻是不能即時通訊.一定要轉換文件才能傳過去,收到的人再把文本反回到中文格式才能閱讀或打印. 剛開始是校內,後來是加西三所大學之間,再後來是整個加拿大的大學間,以至於整個北美,不到三個月,又發展到了澳洲----那時”編輯部” 就設在溫哥華的校園內,Z任”總”編.後來澳洲一高手開發了一套下裏巴人,有了最初的編輯功能,給人們帶來了太大的方便.這海外文摘成了移居他鄉人的食糧,足足流行了三四年.

再後來,北美出現了“中國之春”, “90年代”和”爭鳴”這些非常流行的,極具政治傾向的鉛印季刊,大家的網上熱情下降了不少.兩年後,由於各方麵的因素,K也到了東部的滑鐵瀘,編輯部的功能就自然衰落,被加東和澳洲所漸漸取代.

到了上世紀末,全球華文作協在溫哥華舉行大型年會.某天,主持會議的是加華作協的一對剛從社科院文學所”移民”來的”寫手”----- 因為看不出來她們是作家,官腔十足,拔扈非常,完全一個黨領導的調調.她們在會上號稱她們九十年代到溫哥華後辦的”海外華文選輯”是最早的海外文學文集.其實她們那裏知道,在92年,溫哥華的一批文學愛好者阿黃和阿卿等已經鉛印了<< 海邊>>雜誌數期,比她們早了至少六到七年.當時作協年會組委會邀請了一批世界各地的文學好手.其中一個網上文學高手吳x從德州來作”報告”,沒想到,他一上台就說”十年前,網上文學就是從溫哥華開始的,因此我是來取經的”.她們兩個主持者的臉,一下子都紅了.
 
作為聽眾的阿Z,講述了那段網上文學發展小史及其好友們的”海邊"。第二天,各大中文報紙報道了這段小插曲----她倆嚴重地帶有文革的烙印,剛出來咋到,還以為這是她們的家天下.事過境遷,也不知她倆靠什麽過活,但願生活讓她倆已經改變得比較人文一些.今天看到報上說老徐成了作協主席,那可是文壇的好事----他做過20多年世界日報的總編,不僅是好人一個,筆杆子也了得,記得那時候幫他填專欄,常常被他改得花花,要你重填.

現在,網上中文文學已經發展到了大普及的時代,到了豐收的季節.高手佳文可以信手拈來.追憶這段往事,隻是希望這網上華文文學的發源地,還能像當年一樣,蕩漾著那誘人的風流氣息,能帶給人們比她的風景還美麗的漂亮文章......

------
* 每篇一題: "學位把學問搞亂了"----如今這大學,隻看學位不看學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雲林 回複 悄悄話 原來如此。借您憶苦的時候俺想想現在的幸福?時光。也別說,不然哪裏能有機會和您交流啊。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人民日報(海外版)1985年出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