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電郵

打造海外華語多媒體電子旗艦,凸現文化藝術學術高度,觀照漢文化視角,建立首家新移民華裔看美國原始資料檔案館和補充對話體係
正文

脫衣裳不=最革命,70年後,偽沙菲你們遠不如外婆丁玲:合衣之裸露

(2006-02-18 11:04:50) 下一個
主題:革命不=非要脫衣裳,脫衣裳不=最革命 

男人的夥伴

問題是觀眾鑒別不了脫衣之於革命得關係,也分辨不了丁玲與偽沙菲得區別

主題:脫了70年的衣裳,你們遠不如外婆丁玲革命:合衣之裸露

發表於:2006-02-16 14:47

 

“她在30年代的出現,她的名望,她的影響,她的吸引力,對當時的文學青年來說,是能使萬人空巷的,舉國若狂的。”

她從來沒有往那張圓臉抹上更多脂粉、從來沒有把身體包裹在低胸衣裏、更不懂得在鏡頭前扭出滑稽膚淺的S型。而這一切,是現在下半身女們最基礎的功課。因此她筆下的性與愛直接而樸素,發自內心衝動噴薄而出,嚇壞了那個時代。

莎菲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國顯得生猛無比,來勢洶洶,其時即便是思想先進的那群男性同今天一樣亦在新思潮與舊文化之間徘徊掙紮,她在文壇掀起了一股情色風暴。三角戀愛,三人同居,舉國嘩然。那時候,她與胡也頻公開未婚同居已夠驚世駭俗。後來,丁玲認定的最天才的天才馮雪峰令芳心大亂,“我停止寫作,隻有一個念頭,聽這個人說‘我愛你’”。然而不久,胡也頻被捕身亡、馮雪峰也遭遇不幸。此後一生,無論她與誰在一起,都擺脫不了對胡的“紀念”,和對馮的“懷念”。著名的斯諾夫人說,她看到丁玲,就想起了喬治•桑這樣的女子。

女性解放的先驅,天才女子的愛戀總是驚心動魄,她們的觸覺原本就更敏銳、感情原本就更灼熱,難保不會燒傷了自己。

 1986年3月初,病床上的丁玲在望著窗外很久以後突然說,雪峰死了幾十年了。 是,馮雪峰,一個讓她愛了一世懷念一世而又不能相守的男人。 而後她向身邊最終的愛人陳明,傾訴了最後的愛意:“你再親親我,我是愛你的。我隻擔心你。 ”幾天後,離開人世。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別說中國,就是西方社會也還包裹在老派守舊的道德觀念中,美國的女性解放運動要到60年代才開始轟轟烈烈。那時候好萊塢電影裏甚至沒有接吻鏡頭,丁玲卻在文字裏描述著“色”的誘惑,身體力行三人同居。“當他單獨在我麵前時,我覷著那臉龐,聆著那音樂般的聲音,心便在忍受那感情的鞭打!為什麽不撲過去吻他的嘴唇,他的眉梢,他的……無論什麽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