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鴻雪泥

仁者流於迂愚;智者流於詭忍;義者流於疏魯;禮者流於拘泥;信者流於失智。信為矩,智為規,仁為中,義為經
個人資料
正文

zt溫家寶辭職的謠言到底是誰製造的?

(2012-05-12 12:53:59) 下一個
下麵這段話,是由一位前不久從院裏退下來的老幹部透露的。我隻能說是院裏,哪個院,就不方便透露了,反正不是醫院。

老幹部說,溫家寶辭職的謠言一傳出,大多數都認為是挺薄的左派造的謠。左派是有造謠的傳統,所以大家也都這麽認為了,沒有人深究。其實,造這個謠的不是左派,另有其人。

老幹部說,要分辨謠言是誰造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看謠言對誰有利。

一、左派有造謠傳統,但這個謠不是左派造的

說溫家寶辭職,對左派沒利,尤其對挺薄的左派沒利。左派就算已經黔驢技窮,但他們還是有一點兒政治智慧的,這個謠對左派沒有一點兒好處,相反,卻隻會增加溫家寶的悲情形象,所以左派不會蠢到這種地步。

二、這個謠對江係也不利

有一種說法是江派的人造的謠。那些肚子裏跑個車胎的功友們,都這麽說。造這個謠對江本身也沒有什麽好處。老幹部說,很多人認為薄倒台,江澤民最受打擊。其實這是不懂中共政治的人在那兒胡說。表麵上看,薄是江的人,打薄就是打江。其實打薄就是打薄,打不到江。

一是因為江本來就不把薄當自己人,如果當自己人,十七大時就可以把薄弄成副總理,那就沒有王岐山什麽事了。在江那裏,薄熙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薄一波。江根本不喜歡薄熙來,江在位13年,薄熙來在遼寧就呆了13年。如果江喜歡,早就可以把他調到別的地方或中央部委來增加閱曆,為什麽一直把他放在遼寧。薄熙來從處級混到省部級,整整用了16年時間,其中13年是在江任內。一般太子黨用不了這麽長時間,俞正聲用了10年,習近平用了11年,王岐山用了10年。

江的根本利益是保習近平平穩接班,而能破壞這個局麵的力量,一是來自太子黨之外,一是來自太子黨之內。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太子黨內部。中國曆史上不乏這種皇子爭位的悲劇,薄就是太子黨內部,對習平穩接班最大的威脅力量的代表。

所以去除薄,對江的權力布局,其實是有好處的。局內人都明白這一點的,也正因此,倒薄才這麽順利。

現在,倒薄的賬是被算在胡和溫的頭上的,燙手山芋在胡溫手裏,江正好以不變應萬變,坐看潮起潮落。江係人馬若造溫家寶的謠,等於是給在火上烤的溫家寶降溫,這種傻事兒,他們根本不會幹。

三、胡錦濤犯不著造謠

也有人認為是胡係造的,這種觀點更幼稚。原因很簡單,一則胡根本犯不著這樣做,二來這個謠對胡明顯不利。

胡雖然是一代弱主,但再弱也是權力第一人,他手中有的是權,隻要他樂意,就可以用。比如,他可以隨時讓中宣部下令收縮對溫的個人宣傳,就可以有效地製約溫的表演,何必通過造謠。

溫辭職的謠言,首當其衝的是胡錦濤。因為這個謠言幫助溫減輕了倒薄的壓力,溫以悲情形象示人,引來讚許和同情,在倒薄這件事情上,增加了“正義”形象。這樣,就隻剩下胡在倒薄的權利旋渦正中央,倍受各方壓力。

這個謠言出來後,大院裏關於“團派要大上位”、“常委人數由九變七”的傳言也驟然響起,想想就知道這對於一個黨的總書記意味著什麽----你已“大勝”,大家都盯著胡係人馬呢。

所以,上述三個方麵,都不可能造這個謠。

四、另外兩個謠言

另外,老幹部提醒到,現在網上還有兩個傳言,都是隻對某一個人有利的。一個是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前幾天在吉林省委正常換屆時繼續擔任吉林省委書記,這種換屆本來很正常,他不繼續當才是新聞。結果這個不是新聞的消息,被炒了起來,炒作的重點就是給孫政才頭上加上“胡係大將”的符號。其實院裏的人都知道,孫政才是在國務院部委飛黃騰達的,他是典型的溫家寶人馬。這個媒體早就披露過,而且也是事實。

但這次有人刻意將孫政才炒作成“胡係大將”,其目的,就是加重胡錦濤大勝的感覺。在中共黨內,目前胡、江、溫三派鼎立的局麵下,任何一方“大勝”,都意味著他將處於不利的局麵,意味著麵臨另兩方聯手製約的可能。所以製造這個謠言,將鬥爭方向引向胡的意圖很明顯。

另外一個謠言,是說廣東宣傳部部長林雄的。中共高層某一派係通過香港一家媒體放風說,,極左派要拿南方報業集團開刀,溫家寶秘書出身的省委宣傳部長林雄已經去職,由北京新華社總社副社長庹震空降廣東取代,目前林雄的去向不明。還說南方報業集團黨委書記楊興鋒的書記職位也被免職,隻任社長而被架空,接替楊興鋒的也是來自新華社係統,是現任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楊健。

老幹部說,這個謠言的人物及變動都是真的,但之所以說它是謠言,是因為,從新華社去的,其實都是溫的人馬。溫早年間將秘書林雄外放到廣東,目的就是要他抓住南係報業的媒體。林雄也不孚溫望,將南方報業緊緊抓在手中,為溫樹立親民和民主改革形象立下大功。

但新華社係統,自十七大後,也被溫緊緊抓在手中,成為溫樹立個人形象的大本營。前新華社副社長魯煒就是溫家寶形象策劃團隊的最有力人物。林雄和魯煒兩人南北呼應,不遺餘力地為溫的形象服務。

因為立功所以溫調升魯煒擔任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進一步整合北京的媒體。

庹震、楊健這些人,都是魯煒新華社溫家寶形象策劃班子的要員。現在他們這樣放風,是混淆視線。主要目的在繼續掌控重要媒體陣地的情況下,製造溫被鉗製的假象。外麵人不明就裏,又開始同情溫。

五、上述謠言的受益者隻有一個

所有這些謠言,都隻有一個人受益。本來某些人借“路線鬥爭”搞權鬥拿下薄,麵對陳光誠喊話無動於衷,結果弄得自己有些被動,這些謠言此時出現,給他又添了不少分。

老幹部說,老百姓雖然都明白賊喊捉賊的道理,但遇到這類謠言,就分辯不清,主要原因,不是百姓愚,而且有些人愚民的本領太高強。

老幹部說,自己作為副職,曾代表一把手參加過院裏的幾次內閣會議,對中共高層的權鬥更是了如指掌。他說,當官當久了,自己沒有立場,按他的看法,溫家寶40多年曆練下來,已把古今中外權謀政治爛熟於心,在權謀上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性格上很堅韌, 手段上很陰柔,該綿裏藏針時卻不外露,該雷霆手段時也絕不猶豫。如果溫將來能寫一本書,那馬基雅未利的《君王論》、李宗吾的《厚黑學》,肯定是小巫見大巫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