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鴻雪泥

仁者流於迂愚;智者流於詭忍;義者流於疏魯;禮者流於拘泥;信者流於失智。信為矩,智為規,仁為中,義為經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 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唯一正統傳承

(2010-07-08 06:58:16) 下一個

我就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文化的傳承關係談一點自己的看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問題的提出

論及這個問題,有以下五個原因:

首先,我們奮鬥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崛起,並帶動整個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的共同發展和人類的共同繁榮,毛澤東同誌講,中華民族要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較大貢獻,就是這個意思。崛起,本義是指國內我們實現富強和社會和諧,國際上,中華文化被全世界矚目。而中華民族要崛起,首先是實現思想文化上的崛起,有一個獨立的、自主的、為全世界最大多數人所接受且擁護的思想文化體係。這個思想文化既是指導我們政治經濟社會全麵建設的指導,也是我們受到全世界各地人民支持擁護的根本。我們不可能在外國人的思想體係內實現我們的崛起,尤其不可能在西方思維和話語體係內實現我們的崛起。所以,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高舉我們自己的價值體係。我們原本是有這個體係的,隻是近年來在學術界被衝淡而已。

其次,我們當前麵臨的國際國內環境並不樂觀,國際上,敵對勢力並沒有放棄對中國的軍事圍堵、意識形態滲透和政治分化瓦解;國內,在敵對分子各種媒體宣傳鼓動支持下,我國原本比較和諧的民族關係、宗教關係產生了質變性的矛盾並持續發酵,2008年的“3·14”、2009年的“7·5”事件及各種分裂主義是其代表。需要從中華文化中提取現代民族宗教思想,用以解決我們的民族、宗教問題。

第三,國內思想界觀點十分混亂,沒有形成統一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沒有一個正確的係統的價值觀體係,一些人甚至將國際敵對勢力的理論觀點引入國內,作為先進思想並用於指導學習、工作和生活,惡化了國內思想狀況,誤人誤已,產生十分惡劣的影響。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出現的範美忠事件可作代表。我所說的範美忠事件有兩層意識,一是範本人的問題,這是中國一所著名大學的學生,應該說不應當如此低劣。另一方麵是指國內居然會有許多人,特別一些高級知識分子支持理解範的行為!這就不能不另人震驚了。再聯係到國內一些學者、“獨立思想者”對“見義勇為”“大義滅親”“大公無私”“舍已為人”等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理念的攻擊歪曲,真是“黃鍾毀棄,瓦釜雷鳴”。我想正本清源地解決當前中國價值觀問題,重樹獨立自主的思想體係,是十分迫切的事。

第四,當今世界,有許多組織在研究中華傳統文化,比如美國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日本、韓國也有一些人,台灣學者也在研究,並均以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自居,日本韓國甚至將自己視為正統,將中國視為旁枝。新中國、毛澤東從來沒有中斷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隻是去其名,留其實,隻做不說,“隻做好事,不說出來”也是中華文化傳統價值觀的要求!我們現在要做點說的工作,讓中華文化傳承情況彰顯出來,以駁斥歪曲中國中華文化正統地位的謬論。

第五,當前,黨中央在中高級幹部中間努力推動重讀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及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目的也在於重樹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體係。配合這次活動,我想我們也對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文化的傳承關係進行一次梳理思考,這對重樹毛澤東思想的價值體係地位是有益的。

基於以上五個原因,為解決正本清源地解決相關問題,我們才討論今天的話題。

二、研究毛澤東思想與中華傳統文化關係應當做的工作

我想,研究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文化的傳承關係問題,有四個方麵的工作要做:

一是研究毛澤東思想的基本觀點方法立場。這個工作已經有許多真正的專家學者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權威的且為世界人民接受的結論,我們可以拿來。或者我們直接讀毛澤東選集,這個方法也很好,因為毛澤東的文章通俗易懂,而且極具美感,堪稱文章典範。不但可以豐富思想,還可以有美的享受,讀起來有《論語》之感。

二是研究一下中華文化的本質內容。即其基本觀點立場方法,這個工作,我覺得也有許多人在做,但是,成績並不令人樂觀,這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比如有一位名貫天下的學者,我聽她講課,她說不要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原文,理由是原著鮚曲聱牙,不好懂。這是不對的,詩經、楚辭、先秦引諸子、漢賦、六朝散文、駢文、唐宋散文、唐詩、宋辭、元曲,還有對聯、彈辭、話本,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音樂感(許多本身就是音樂),又好聽又好懂,不易產生誤解。所以一定要讀。唯一的困難在於要學會文言文,這些困難我認為多是心理問題,其實很好克服。我在這裏主要是談這方麵的一點心得、感想。

三是把兩者放在一起一比,就可以得出結論。如果覺得一樣,就說明兩者是傳承關係,如果絲毫都不一樣,沒有共通之處,那就說明兩者沒有關係。這個工作是結論性的,比前兩項工作都要容易一些,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四是要注意研究其他中華文化研究的進展,及時掌握情況,批判地吸收其成果,批駁其與傳統文化相悖的地方。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們將中華文化貫注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個領域,隻是近年來,由於價值觀違背了中華文化,所以產生諸多問題。

三、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下麵,我們講中華文化的內涵。

(一)人的生存發展需要處理好兩個關係

設想一下,遠古時期,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部落中的哲人,都在為人更好的生存發展而努力思考。讓人生存發展得更好,就要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人的思維、心態和行為提供規範,即道德規範;另一個是人與生存環境的關係。要處理好這兩個關係,必然要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保護世界。人類認識、征服、改造能力,就叫作生產力。

中國古代的先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係列的觀念,發明了中國的文字。這一係列的觀念體現在易經中。文字的起源,就在於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要總結表述世界,把自己的認識包括人、事、物、情、景、理記錄下來。易經也是為了提示世界的本質,提示人的行為思維規範,所以,和文字的功用是相通的。隻是,文字比八卦也就是開始狀態的易經更加好用,更加完善,更易於表情達意,很可能是對易經道理的發展,或者說是在易經道理的推動下產生發展的。所以,文字起源有一種“八卦”說,我覺得這個說法相對於黃帝造字、倉頡造字等說法是最有根據和道理的。黃帝、倉頡是文字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但,可以肯定,文字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兩個人的功勞,這樣說應該大致不錯。有人試圖從考古學中找到中國漢字的起源,我覺得這在方法上是不恰當的,因為考古隻能找到漢字的演變,理論上講不可能找到最早的漢字。

漢字是表意文字,這個意不單指“意思”,更包含“意境”。每個字都有其豐富的獨特的意境。所以,不能替換。我覺得因為近代的白話文運動,甚至漢字拚音化運動,進一步消磨了漢字的“意境”,所以,我們寫不出好詩,甚至連像樣的文章也越來越少。漢字的現代化運動,利於漢語的普及,但是,我覺得也降低了漢語的文化意義。因為簡化才利於普及,而簡化必然導致失真。說得遠了些。

(二)處理好兩個關係的關鍵在於人的行為規範

前文說,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為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人與世界的關係。那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於為人的思維心態和行為製定一個規範。製定這個規範需要找個參照物。參照什麽來製定規範?中國先賢從最永恒最有規律最易理解的事物找起,“黃帝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諸鳥獸木石之文,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始作八卦,以類萬物之情”(許慎《說文解字》,文字也是為了“以類萬物之情”)。這既是中華文化產生的過程,也是中華文化的方法論。易經經過爾後諸賢的充實完善和發展,形成了周易,這是先賢智慧的結晶。春秋戰國時期,時賢基於曆史現實和認識的發展,結合不同社會問題,把易經演繹成諸子百家學說:墨、儒、道、法、名、縱橫、農、雜、陰陽、小說、兵等等。

道家以老子為代表,對道進行了闡述,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方法論,也就是“天人合一”,我覺得叫作“天地人合一”或許更準確一些。請原諒,我還是使用了現代西方哲學中的“方法論”概念,我覺得用現代西方哲學觀念解釋中華文化是可以的,稍有些麻煩,但是,也可以克服。因為有“天人合一”的方法論(也包含世界觀)所以,中華文化特別注重對天、地的研究,前者形成中國的天文曆算學,後者形成堪輿學。對天地研究的結果,形成“天經地義”“天道”,也就是人類的行為規範。

講到此,我們即可對西方流行的“人道主義”“理性”觀念進行分析。中國以“天經”“地義”來規範人的行,“存天理,滅人欲”,自然反對“人道主義”。人道主義在中華文化中,就應該是人對“天經地義”的遵守,遵守“天經地義”就是理性,絕不能“個人利益最大化”是理性,絕不是無限製的“自由”。中國式的人道,是關心最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絕不是隻關心少數高貴人的生存發展。這個觀念在馬克思主義的衝擊下,經毛澤東等人的創發展造,很容易發展成“階級鬥爭”理論,實際上也是兩種哲學觀念的鬥爭,一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為最大多數人服務的哲學(也就是道理,也就是天經地義),另一種是高貴者的哲學。高貴者也就是統治階級在歪曲中華傳統文化,將其割裂、孤立、靜止、片麵化,甚至篡改,文化革命就是反對這種學術流派。我們則要發展、運動、全麵、正本清源地研究中華傳統文化,讓它為最大多數人服務。在封建社會和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都在爭奪中華文化的正統傳承者和使用權,我們代表工人農民階級,把這個正統傳承者和使用權爭取過來,不能輕易把它推給反動派。我們也不允許他們歪曲中華文化的為最大多數人服務的本質內涵。這也是我們解釋中華文化的動機之一。

(三)西方哲學脫離生活實際

為了與西方哲學相對應,我們也提一下中華文化的世界觀。西方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科學,我們的道理則為了認識和改造環境,使人類的生存發展更加和諧。中華文化的世界觀中的“世界”,和西方的“世界”不一樣。西方哲學的世界包括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質世界包括自然、社會,精神世界指人的主觀、思維。兩者的關係是區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這個分法是有問題的。表現在:

一是兩者都沒有說服對方,更沒有消滅對方。迄今為止,我覺得西方的這兩個哲學流派沒有中和的可能。兩者自產生到如今,互相鬥爭,似乎從總體地看,還沒有一方把另一方製服的跡象,曆史上也不曾製服過或者消滅過對方。

二是兩者在同一個人身上可以統一。比如有些科學家,信奉基督教,但科學成就也十分顯著。如果唯物、唯心的矛盾不能調和,那麽,為什麽會在同一個人身上統一?

三是唯物唯心兩分法無法區分中國古代哲學。比如,老子提出的道的觀念,至今學術界難辯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

所以,我說西方哲學的兩分法是有問題的,不好用,也不實用。毛澤東思想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革命建設實踐相結合的中國化過程,我覺得就是用中國傳統文化將其改造而使其通俗化的過程,特別是矛盾論實踐論兩篇哲學文獻,其中的思想與中國傳統的易經思想相通,可以說是易經的簡化、普及。

(四)西方思維總體上接近於機械唯物主義

我覺得西方人的思維,應當接近於機械唯物主義,傾向於把事物簡單化、單向化、割裂化、片麵化、靜止化。比如“心髒”(heart; cardiac),在西方就是血液循環器官,大腦是神經器官,是思考器官。所以,中國的腦、心與西方的腦、心是不對應的。如果把heartcardiac翻譯成能體現西方哲學(文化)意義上的名詞,我覺得譯作“自動、自供、收縮、舒張式血液循環供壓器”略近於西方人的本意,它與人體的其他係統的器官基本上沒有什麽關係。在中國心髒絕不僅是血液循環係統的一個器官,它與其他五髒六腑之一,與其他四髒五腑有密切的關係,還是思考的器官,“心之官則思”。我至今仍然不認為西方所謂的“大腦”是思考的器官,我承認大腦是神經器官,有反射功能,至於“思考”這個高級活動是不是大腦承擔的,值得懷疑。我覺得“思考”是人類全身各器官的綜合作用,絕不是大腦獨立完成的。中華文化意義上的“心”(並非單純指解剖學意義上的心)才是思考的器官。例子:據中央電視台報道,法國有位公務員,沒有大腦。最近,網上傳,美國的一位婦女大腦被槍擊穿,但是,她本人照樣招待辦理案子的警察,自己渾然不覺大腦已經受了重傷。抗日戰爭期間,有位國民黨綏遠第35軍(傅作義部)一位團長(好像叫宋海潮)在內蒙黃河邊與日軍隔河作戰,大腦被擊破,腦漿流了出來,戰友以為他死了,沒有收屍,結果,經當地老百姓發現,其人仍有意識,並被治好。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再說,情緒、下意識、潛意識、感情、條件反射等人類共有的生理現象,與大腦關係都不大。或許可以說,大腦隻是思考活動的一部分,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說得稍遠了些,但這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問題。

(五)中華文化的世界觀

中國的世界觀,世界的內涵很廣,天、地、人各是一個世界,一個人、一對夫妻、父子、一家人、一個大家族、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一個國家,天下人,都可以是一個世界。人體也是一個世界。所有這些加在一起也可以是個世界。佛家講一個日月星球係統是一個世界,三千個這樣的世界是一個小千世界,三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三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三千個大千世界,就是宇宙。又說,一料沙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其本質和運行發展變化的規律及複雜性都是相通的,這個規律就體現在易經中。鑒於天地人這三個最重要的世界(稱三才)有主從關係,所以,易經兩分法,又區分世界為主從(陰陽)。在世界觀上,中國人似乎並不從物質意識角度劃分世界。簡言之,中國的世界就是“相對”觀和“主從”觀。

上文講了中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重點強調中國的天人合一,用天經地義來規範人的行為。下麵談談中華文化中的天、地有哪些最基本的品德(特點、規律)。

天:

大器。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曹植:“唯天為大,無所不包”。

永恒。天的運行規律幾乎永遠不變,是人所能想象中最永恒的事物。

自強。易經:“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天一直在運行,從沒有停止過。

規律。老子:“天道有常,不為紂存,不為桀亡”。一年365天,24節氣,一天12時辰,幾乎毫厘不爽。

公平。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有序。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一體。沒有門戶之見。三垣四象二十八宿間並無界限。

無私。包容萬物,從無索取。

有差。天有時也會出現些不同,所謂“天行不能無歲差”。

還有其他的品德,或者說規律,讀者自己思考。

地:

承載。曹植:“唯地為厚,無所不載”。

無私。養育萬物,從無索取。

公平。丟下一料籽,發了一顆芽。無論誰種地,都可以有收成。雨雪冰霜,從不偏袒。

永恒。

有序。

一體。

等等。

天和地的運行規律,也就是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所以,反對神秘化,反對迷信。但是,無論什麽曆史階段,人的認識總是有限的,所以,反對強不知以為知,要“敬天”“事地”。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韓國有一位女學生,叫李周美,大約2005年在清華大學讀書,中國青年報社記者曾經采訪她關於漢人與韓國人的“民族文化差異”,她說韓國人老是說“快點、快點”,中國人老是說“慢慢地,慢點”,她解釋說,原因是韓國地小,沒有地理上的退路,所以,總是強調快點。而中國幅員遼闊,所以,心態平穩,做什麽事都強調慢點。這種解釋從方法論上講來源於孟德斯鳩的地理決定論,毛澤東在《矛盾論》曾批評這種觀點,不知道我們堅持毛澤東思想的人為什麽視而不見。其實,中國人也有“快點、快點”的說法,韓國人也有“慢慢地,慢點”的說法,並不是兩個民族思維的差別。天地運行有其規律,“一朝懷胎,十月分娩”,人之道總是想超越天地的規律,所以,總是著急,故此有“慢慢地”的勸告。既然天地運行有規律,著急不可以,拖延也不行,所以,有“快點”的勸告。李周美似乎不懂得這個。

(六)由世界觀所得出的人的行為規範

先賢從中為人規定了相對應的品德,比如:

禮,類似天與地的主從關係,“先後者,禮也”。

義,宜也。指符合天經地義,才是宜。

廉,無索取,就是廉。

恥,言行心理不合於天經地義就是恥。

信,天地運行有其規律,從不違背這個規律。此即是信。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不語怪力亂神。表明應當反對的那些概念。

這些概念既可以針對個人,更主要是針對人的群體。

儒家思想針對人的社會關係,分別提出了綱常倫理。所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分擔提出應當遵守的義(宜)。

普通意義上的道德: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從天運行規律出發,對皇帝提出了行為要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眾星拱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巧言令色鮮矣仁。

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

道家:

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為敢為天下先。

基於天經地義的道理基礎,中華文化有公有化所有製的曆史傾向,“天下為公”,所以,馬克思義主傳到中國,很易引發中國的最大多數的共鳴,最終解決中國的獨立問題。西方則有傳統的私有製的基因,不易實現全民的公有化所有製。

等等,不一一列舉。大家讀原著時可以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台灣有學者名蕭天石,與南懷瑾同師,善治國學。他說中國的道理體係對應西方的哲學。我覺得中國的道理比西方的哲學更為周密係統完善且更為實用。讚成在語言體係中以“道理”取代“哲學”。

四、關於民族理論和大一統觀念

因為天人合一的道理觀,天的一體也形成地的一體,人的一體。所以,人類社會,在中華文化中是消滅分野,消滅人與人的差別,實現大同。

因為天的一體,所以,產生中華文化的大一統觀念。即天下一家,導致中華民族的“融合性”“包容性”,使“中華民族”不斷擴大,能包容周邊的各種不同“民族”,滾雪球一樣擴大。許多周邊人,自動加入到中華文化中來,最終消失了“民族”界限。

中華文化本質上沒有現代民族觀念,反對將現代的民族觀念用之於分析曆史問題。西方民族觀念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個人利益優先,產生於利益分割。所謂民族的語言、人口、居住地區、心理認同,隻是表象,並非民族的本質。西方民族觀念實際上是用靜止、片麵、孤立、機械地認識民族問題,否認世界民族不斷融合這個大趨勢,並且導致不斷的民族戰爭。所以,馬克思主義認為,私有製是戰爭的根源。私有製在利益最大化觀念的推動下,導致民族產生,民族產生又推動利益爭奪,利益爭奪強化民族觀念並導致戰爭產生。西方的民族很難融合(實際上也在融合,隻是不如中華民族這樣迅速、徹底。即使承認民族觀念,也得承認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中華民族則可以不斷融合,根源在於義利的關係處理。

中國人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中的拱手禮,與西方的握手禮不同。易中天老師在寧夏大學的講座中指出,西方人見麵,伸出自己的手,握著對方的手,代表一種開放的心態;而中國人則伸自己的手,握住自己的另一隻手,代表一種封閉。我不讚成這個觀點,中國伸出雙手抱在一起,或者相交在一起,表示自己和對方的關係應當是一個人的兩隻手之間的關係,關愛、幫助、支持,絕無矛盾鬥爭。其道理略近於“四海之內皆兄弟”,仍在於對天經地義的理解,是“近取諸身”。

去年發生在新疆的“七·五”事件,土耳其共和國則歪曲事實,說是漢人欺壓維族人,維族人起義,並給予恐怖分子以道義支持。我們如何看待留存960萬平方公裏的其他少數民族與國外相近民族的關係?我覺得,留存在我國國內的各民族(特別是跨國民族)與曆史上流散到世界各地的成份,都是中華民族的構成。我們仍然要關心曆史上流散到世界各地的中華民族兄弟,無論是單個人的還是團體性的,無論是建立了自己政權的,還是沒有建立自己政權的,無論其信仰什麽宗教,我們中國作為其祖國,仍然要關心幫助其發展。但我們尊重其政治選擇和生活方式,不幹涉其內政,也希望其尊重祖國的政治選擇和發展方式,不要製造民族對立,不要支持民族分裂,和我們一起維護世界的和諧與發展。這樣我們在道義上就站到了比他們更高的位置,也更符合曆史史實、中華文化的傳統道德和中國曆史傳統,最重要的地是利於整合利用民族資源。但是,采取這種姿態,需要對當前的西方式的民族理論進行一次革命!

五、西方思想發展的動因

漫長的中世紀,西方思想在基督都和禁錮下,幾乎沒有進步,一片黑暗。中華文化的到來衝破黑暗,為歐洲人送來的光明。

(一)文藝複興或許是中華文化衝擊的結果

13世紀中前期,蒙古人的一支,在拔都、速不台帶領下西征歐洲,橫掃東歐,特別是俄羅斯和匈牙利地區,極大地震動西歐地中海地區諸國。緊隨西征之後,13世紀末,就出現了所謂的文藝複興!一些發明,當時在中國人看來,並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情,但傳到歐洲後,卻被極大的讚揚,被譽為“四大發明”。其實當時中國的造船術和航海術也極其發達,隻是,蒙古人是從陸上進攻歐洲,所以,造船術不曾及時傳到歐洲,所以,四大發明中不包括造船術和航海術。四大發明都是漢人的東西,並非蒙古人的發明。這些物質技術性的東西能傳到歐洲,那麽,蒙古西征大軍中的確有漢人存在應當是無疑的,這些漢人有沒有知識分子?比如丘處機這樣的人,多不多,他們有沒有把一些中華文化的觀念、生活方式或者書籍傳到歐洲。據考證,中國人此一趟歐洲之行帶去了中國的地圖,上麵有世界的七大洲準確形態和地理位置,所以,歐洲人用此地圖按圖索驥,找到了美洲!這就是所謂的“地理大發現”。那麽,歐洲人此時接觸到中國文化是很可能的,惜無人認真考證。我想文藝複興當是中華文化對歐洲衝擊的結果。有心人可以進一步考證,此存疑。

(二)歐洲近代思想產生的根源在中國

文藝複興隻是歐洲近代化的一個前奏,真正的近代化開始於法國大革命,而法國大革命的指導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癸奈等的思想來自於明末清初來華傳教的耶穌會士,如利瑪竇、沙勿略、熊三拔等,他們把中國的經典如四書、五經、老子翻譯到歐洲,有杜赫德以此為基礎撰寫了《中華帝國史》影響廣泛而深刻,教育了歐洲下層人民,引發了歐洲思想革命,一些歐洲哲人將中華文化思想與歐洲的傳統和實際結合,最終產生了人性、人權、民主、法製、自由、科學等觀念,引發了歐洲的大翻轉。比如西方主張的“天賦人權”一說,西方人認為是基督教產生此說,請問,中世紀基督教的勢力如此強大,為什麽沒有產生“人權”之說,為什麽不把“人權”賦給那麽多的中下層白人?我覺得是中華文化思想傳入歐洲,才產生“人權”觀念,隻不過西方又給他披上了基督教的外衣而已。我們中國學者研究世界文化,不能抄襲西方的理論,一定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不然,還要學者做什麽呢?

關於這一次中西交通問題,詳見山西大學閻宗臨教授《中西交通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閻教授是上世紀前期出國留學諸生中唯一一個不忘中華文化傳統的人,他的研究成果或許他那個時代諸多成果中唯一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弘揚有重大貢獻的。其人則默默無名,可惜。

(三)人道主義在東西方的不同境地

應當說,經過黑暗的中世紀,人道主義出現在西方是西方的進步,再經西方的侵略進入中國時,則是中國的倒退!因為,中國以天經地義為基礎,為人類發展形成了十分成熟的完善的規範,這個規範既利於人與人的相處,也利與人與自然的相處,既發展了人的正當的訴求,又限製了人的不正當的訴求,使人“樂而不淫”,形成中庸、中和觀念。而西方的人性、人道主義、理性則基於利益最大化追求,隻強調自由、解放人性,沒有對人性的必要限製,所以,這種人性隻會導致動蕩、戰爭、殺戮,對中國來說,接受這種人性說,是一種文化的倒退。實際上,我認為,中國近代百年在西方侵略麵前的失敗,本質上與北宋敗於金、南宋敗於蒙古、明朝敗於清、美洲文明毀於歐洲清教徒一樣,是先進文明敗於野蠻的又一次曆史重演!

六、西方思維撕裂中華文化的“四把刀”

近代,西風東漸,但新中國成立後,對這些西方思想進行了一翻整治,西方思維的影響消退,以毛澤東思想為主導的“愛國”“團結”“共產主義”“奮鬥”“爭取世界和平”領了主流。上世紀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許多傳統的舊思想複活,加上西方思想再一次湧入中國。又一次對中國人的價值體係造成巨大衝擊,中國傳統的文化因為西方價值觀衝擊,而支離破碎,特別是在知識分子中間,導致了價值觀迷惑或喪失。史稱西方價值觀對中華文化的“解構”,即把中華文化的價值體係撕成碎片,去填補西方價值體係,以西方價值體係,消化中華文化。

我認為,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我們在與西方交通的過程中,總共打了兩場敗仗:一場是有形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的敗仗,這個敗仗因為有形,所以,易被認識,也因為我們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等戰爭中的勝利,已經被清洗大半;另一場是文化領域的敗仗,因為由有形敗仗導致的心理扭曲,這場敗仗甚至沒有被充分認識,所以,也沒有被清洗。建國以後,我們曾經有過一段時候清洗這場敗仗,中國人的自尊、自信大大提高。但是,當前,這場敗仗更加不被認識。

當然,我不是說我們要完全地回到古代,原封不動地複古,我們同樣要繼續發揚中華文化,更要發展中華文化。

我認為,簡單地說,西方文化解構中華文化有四把刀:

一是哲學思想,破壞了中國的“道理”體係,特別是破壞了“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思想方法。

二是民主觀念。破壞了中國固有的倫理秩序和政治秩序,導致人際關係惡化,產生諸多社會問題。

三是民族觀念,破壞了中國的大一統、大同、天下一家觀念,導致民族分裂問題產生,阻礙民族融合。

四是自由觀念。破壞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的心理自我限製,導致物欲橫流、自私自利,引發社會道德的總墮落。

還有一些小刀子,如經濟學、民族生態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這些似是而非的學問,可以解釋問題,但是不能解決問題。在這些刀子的砍殺下,中華文化幾乎被千刀萬剮!

但是,也不要悲觀失望,“禮失而求諸野”,在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特別是受現代教育並不太多的人中,傳統的中華文化仍然是根深蒂固。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陽出來了,一切陰霾也就自然消退。

剛才講了中華文化的內涵,旁及中西文化交通等問題。研究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文化的傳承關係,還有兩項工作,一是認識毛澤東思想內涵,二是比較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文化的關係。這兩項工作大家來做,我僅就中華文化的內涵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我就講這麽多,提綱挈領,引用經典中的話沒有一一核校,其他地方也當有不足之處,所以僅是拋磚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我覺得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就是歸還大家一個頭腦,不再跟著西方的思想家跑,這才是最重要的。

請多批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