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司令是也

回歸原始主義者兼動漫發燒友
個人資料
窈窕淑女司令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愛新覺羅家族的分布

(2007-03-30 22:57:54) 下一個



16世紀80年代,愛新覺羅氏還隻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族,包括努爾哈赤的六祖以及他們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庭。

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到末代皇帝溥儀清朝滅亡止,後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經曆了11代12位皇帝。在這近3個世紀中,後金、清朝的皇帝,擁有眾多的後妃,他們的子孫也擁有遠超過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國崇尚多子多孫的古老傳統習俗,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學者認為,清朝入關前,在第2代皇太極時期,皇族成員約有100人;到第3代順治時期,皇族成員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時期,皇族成員約有490 人;到第5代雍正時期,皇族成員已超過1000人;到第7代嘉慶時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滅亡以後,到20世紀30年代,皇族後裔已達2萬人。 1936出版的《愛新覺羅宗譜》,收集了這個家族幾百年來的世襲繁衍材料。自16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努爾哈赤這一支係的後裔,僅男性就有近 3.4萬多人,整個宗室的後裔有4.6萬多人,還有覺羅係統的後裔計3.4萬多人,合計有8萬多人,而這還僅僅是男性。如按皇子與皇女的比例來計算的話,那麽,愛新覺羅家族在3個多世紀中,宗室的後裔有 8萬多人,覺羅的後裔有近6萬人,整個愛新覺羅家族計有後裔近14萬人。不難看出,這近300年的時間,愛新覺羅家族,是處於一個擁有特權的時期,子孫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近70年間,愛新覺羅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曆史,政府行為的修譜已無可能,純正的血統已無保障,婚姻狀況也日趨複雜,幾乎沒有任何家譜問世,家族人口的統計已很困難。

不過,一種趨勢是很明顯的,愛新覺羅氏的人口,仍然還在不斷膨脹,血緣關係也由近及遠,逐漸形成眾多分支。據估計,如今愛新覺羅氏大致有30—40萬人。
介紹文件
愛新覺羅姓氏起源

愛新覺羅氏名稱及起源

肅慎族

目前,中外學者公認的看法是,先秦古籍中的肅慎人,就是今天滿族的最早先民。肅慎族起源於鳥圖騰。漢代以後,不同朝代的史書上出現的邑婁(後漢、三國)、勿吉(北朝)、靺鞨(隋、唐)、女真 (遼、金、宋、元、明),是肅慎的後裔,也是滿族的先民。

從考古學上看,新開流文化是肅慎先世的遺存。那麽,分布在三江流域的、由新開流文化演變而來的饒河小南山遺址、撫遠海青遺址,可能是商周時期肅慎人留下的遺跡。小南山遺址位於今黑龍江饒河境內。在興凱湖以北、穆棱河下遊和烏蘇裏江左岸地帶,還有同類型的虎林姚營、吉祥、大、小穆棱河、五林洞遺址。從年代上看,它晚於新開流而早於海青。海青遺址也在烏蘇裏江左岸,分布範圍大致在烏蘇裏江流域和鬆花江、黑龍江的匯流地帶。這個地帶,或許是古肅慎族的發源地,是肅慎族的最早故鄉。

肅慎族,是東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竹書紀年·五帝紀》說:“肅慎者,虞夏以來東北大國也。”虞,就是“唐堯虞舜”中的舜帝;夏,就是公元前2100年建立的夏朝。這就是說,早在4000多年前,肅慎人已經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間。所謂白山黑水,就是今天的長白山與黑龍江一帶,一般也泛指東北地區。《山海經· 大荒北經》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之國。”而不鹹山,就是今天的長白山。

肅慎,又稱息慎、稷慎、肅(潦-氵-小),從字麵上看,好像是說肅慎就是嚴肅謹慎的人,但這很難說得通。稷慎一詞,可能是稷神的音轉,稷是古代糧食作物,黍、高梁叫稷,粟的別稱也叫稷。古代的農官叫稷,農神也叫稷。這樣看來,稷慎人可能是植物圖騰氏族發展來的,這在遠古神話傳說中並不少見。

肅慎又與肅爽的讀音相近。肅爽與輔騙相同,是古代的一種良馬,因它的形狀近似肅爽鳥而得名。(馬肅)騙,是雁的一種,又是傳說中的五方神鳥之一。這就是說,肅慎族也可能以鳥為圖騰,而這種鳥很可能是鵝鳩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鷹”。在滿語中,獵鷹海東青叫“宋昆”,正是漢語鵝鳩的譯音。宋、爽、慎是同一字的轉譯,就源於鵝鳩這種鳥名。漢語鵝鳩一一鷹,滿語譯作宋昆,再漢譯為海東青。漢語稱雁為雁鵝,可知肅爽既是雁名又是鷹名。

有人說,肅慎、息慎、稷慎,是“女真”的同音異譯,在通古斯語中為“人”之意,是他們的自稱。而滿族人是女真人的後代,這也表明了肅慎是滿族祖先的這一事實。

肅慎族在人種上屬於蒙古人種,與中原遠古居民有血緣關係。在華夏族共同體形成過程的同時,肅慎族的共同體也在形成。綜合人種學資料、考古學資料和民俗學資料,目前出土的安圖人、西團山文化和鶯歌嶺文化,據今約3000年,相當於西周,很可能就是肅慎族所遺留下來的文化遺存。

可以這樣推斷,肅慎族是在今黑龍江中遊地區形成為民族的。從分布來看,曆代有所變化。早先,周天子大會天下群臣,周邊少數民族頭人按方位入座。肅慎族的頭人呢,就在東麵的北方座位上。當時燕國的轄境,遠至內蒙的哲裏木盟,接近肅慎西部地區。這樣看來,今遼河以東,北至黑龍江中遊,南至鬆花江上遊中段,東抵海濱的廣大地區,就是肅慎人活動的範圍。

從《尚書》、《竹書紀年》、《山海經》之類古代文獻的記載來看,可以了解肅慎人的很多情況。他們以狩獵經濟為主。弓箭是他們的武器和工具,這種弓有三尺五寸長,用野獸、大牲畜的皮、筋來作弦,射程較遠,殺傷力大。

肅慎人喜歡養豬。但與漢族的習慣圈養不同,他們習慣自由放牧,任豬群漫山遍野亂跑,隨意繁殖。一到寒冷季節,他們要殺掉一大批,用冰雪凍上豬肉。隻留一小部分,飼養在人們過冬的地穴裏。

家族的首領們,把凍肉平均分給家族成員。隻把凍肉在火上暖一曖,大家就那麽生吃起來。他們用豬皮裁製衣裳,還用豬毛紡線:他們不習慣於穿褲子,隻在腰間係一塊遮羞布。他們還在身上搽上一層豬油,用來防寒和皮膚幹裂。條件好的富有人家,還畜養大群的馬、牛、羊。

 肅慎人的住房,在夏天和冬天是不同的。夏天,在密集的幾棵之間,他們搪上一些橫木,然後鋪上樹枝和柴草。這樣,既可防野獸侵襲,又可防蚊蟲叮咬。冬天,他們又搬進深深的洞穴,要用長長的梯子,才能通到下麵。在洞底的中央,他們生一堆火,周圍鋪上樹枝、柴草和獸皮。這就是一個相當溫暖的家。

肅慎人不論男女老少,時興留著長長的發辮。不仔細觀察,很難分辨他們的性別。肅慎人的婚姻,的確太有意思了。男女之間自由戀愛,一對相愛的男女,隻需男子把一根美麗的羽毛插在姑娘的頭發上,女方同意了就可以先帶到男方家裏,然後向女方家庭送些彩禮,這就算正式結婚了。隻有已婚女子才講貞操,妻子一旦死了丈夫,就必須要終身守寡。

肅慎人重視青壯年,輕視老年人,父母去世後,子孫不許哭泣,說是怕給家族招來災禍。

據說,舜帝在位的時候,肅慎人就千裏迢迢趕到中原來朝貢,還用自製的弓箭作為貢品,表示加入舜的部落聯盟。

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隻帶箭的鷹,飛來死在陳侯的宮廷裏。陳侯派人去請教孔子。孔子說:鷹來自遠方,箭是肅慎氏的。陳侯派人到舊檔案庫的金櫃裏,果然找到了肅慎貢矢,同鷹身上帶的箭一模一樣,從而證實了孔子的說法。

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建立了西周。肅慎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隨即派人來進貢槽矢石礱,在箭杆上刻有“肅慎氏之貢矢”的字體。周成王征服東夷之時,洛邑

(今河南洛陽)也建成了,肅慎人又派人前來慶賀,貢獻了一種類似鹿的動物“大麈”。成王還叫榮伯作了一篇《賄肅慎之命》,對遠道而來的肅慎表示慰勉。周康王在位之時,肅慎族再次到洛陽來進貢。

可當時的燕國、山戎、古朝鮮很強盛,阻攔了肅慎人西來的道路。要不然,他們與中原地區會有更多更密切的往來。

文化遺址

鶯歌嶺遺址,位於黑龍江寧安鏡泊湖南,距今約 3000年,相當於中原的西周,在時間和地域上,與關於肅慎的記載有很多吻合之處。在鶯歌嶺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以及各式各樣的工具和用具。最讓人感興趣的是,還出土了一批陶製小型原始藝術品,包括陶豬、陶狗和陶熊。這些古代文物的出土,表明這裏的居民使用石器、骨器和陶器,從事原始的農業,畜牧業,兼事漁獵,還有了簡單的手工紡織。從出土的陶豬的形態來判斷,已知豬是他們的主要肉食來源。從陶豬的形象看,頭占全身三分之一,脊部鬃毛高聳,處於野豬到家養豬之間的過渡體態。豬的飼養,必須以相對穩定的農業為前提。而大量農業工具的出土,又表明這已不是什麽問題了。這裏的人們,還修築了半地穴式的簡易住屋,“穴地而居”為的是要抵禦北方的嚴寒。

還有寧安牛場、大牡丹、吉林延吉小營子遺址,以及俄國遠東濱海地區的“貝丘文化”。這種文化類型的分布範圍,北起牡丹江下遊和興凱湖畔,南至北朝鮮東海岸,東到日本海沿岸,西達張廣才嶺東麓。鶯歌嶺遺址文化說明,有可能這支氏族在這裏時間較長,在3000年以前發生了分化,一支東去,一支西進。在這一區域內的各部族,發展不盡平衡,文化也各有差異,而共同特點就是使用“栝矢石礱”。在古代文獻中,肅慎與栝矢石礱聯係在一起,“栝矢石礱”;幾乎成了肅慎人的特有標記。

邑婁族

從秦漢到兩晉,在原來肅慎人活動的地區,代之而起的是邑婁族。

邑婁,又作挹婁。《後漢書·東夷傳》說是“古肅慎之國”。邑婁和肅慎,既不同音,也不同義。邑婁,與醫巫閭諧音。醫巫閭山,又叫無慮山、廣寧大山、北方鎮山,是東北的三大名山之一,位於遼寧北鎮縣西北5公裏處。山嶺重疊,儼若列屏,蒼鬆翠柏,掩映古寺,是一方旅遊勝地。秦代以前,在醫巫閭山區,可能有一個不開化的部落,就是所謂的野人。這種野人,明清兩代還有零星遺留。醫巫閭山,古為神山。有人說,是神人醫和巫蓋房子居住的地方,叫醫巫結廬之地。

另外,廬、閭、婁三字為音轉,婁也是村、屯、城堡的代稱。這樣,邑婁人,就是邑村、邑屯或邑堡的人。有人考證,元代沈陽路是邑婁故地,清代奉天府的鐵嶺縣、承德縣及寧古塔、黑龍江,也是邑婁國的地方。

先秦一結束,肅慎的地位動搖了,漸漸讓位於邑婁族。從秦漢到兩晉,除了邑婁族以外,在東北地區活動的民族,還有夫餘族、高句麗、烏桓族、鮮卑族。不過,與先前肅慎族最有淵源關係的,還要算是邑婁族。

“邑婁”一詞,在古代東北一些少數民族的語言中,有燕婁、邑勒、鴨盧之類不同的譯法,轉譯為漢語時又按中原人的理解選用適合字眼。今天的鴨綠江,即古代鴨盧江,也可以寫作邑婁江。南北朝時的燕婁城,實為漢代的邑婁城。今吉林永吉縣有伊勒們河、伊勒們站,完全有可能是曆史上邑婁人活動過的地方。

從春秋戰國以來,邑婁人自西而東遷移,從今天遼寧西部山區,轉移到東部山區,再到吉林南部,最遠至黑龍江東南部

與此同時,肅慎族的老氏族,也從今天黑龍江寧安一帶向東遷徙,越過烏蘇裏江,遠至今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這樣,邑婁人就占領了肅慎族舊地,同那裏的非肅慎族的居民——“野人”,即玄夷的後裔倭人結合起來,重新組合一個“獨無法俗,最無綱紀”的野人集團,這就是兩漢之際史籍中所說的邑婁族。從此,它取代了肅慎族的地位而聞名於世。

早期邑婁族,仍保持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製。每個氏族(邑落)有氏族長(大人),占據一座有險可守的山林,修築設防的堡壘,各自為戰,久久不能形成統一的軍事聯盟集團,沒有統一的首領。

滿語中稱岩穴為“葉魯”。後來的忽汗、越黠、胡裏改、火兒旺阿、移瀾、依蘭,大概是它的音轉。邑婁與葉魯同音,就是穴居人之意。這種穴居,是一種普遍現象,與先前的肅慎人大致相同。大的村落,由30—40座房子組成;房子是半地穴式的,人從頂部的煙孔出人;住房中的器物多寡不一,表明各家各戶之間已有貧富的分化。人們還發現了這麽一種現象,在那些較深的地穴裏,器物要明顯比淺地穴的多一些。這說明那些富裕的人家,住在深深的地穴裏,史書上也說“大家深至九梯”,大致是說起碼要搭九級梯子,這才下得去、上得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就像中原內地的富人家住在的高樓深院一樣。

在他們的住房中,發現儲藏有黍,還有石鏃一類石器,這說明邑婁的經濟生活,是原始農業與畜牧、狩獵同時並存的。

在黑龍江中、下遊和濱海各地,邑婁人建立了許多定居村落,過上了農業定居生活。以五穀為食,穿麻皮衣服,飼養豬、馬、牛。與先前的肅慎人一樣,他們也以豬為貴,愛吃豬肉,用豬皮做衣,冬天也在身上塗一層豬油來禦寒。此外,邑婁人還善於爬山打獵,也慣於水上捕魚。在鬆花江、牡丹江、烏蘇裏江這些大江大河裏,到處可見邑婁人駕一葉扁舟打魚的身影。

邑婁人“又善射,發能人人目”。在他們活動過的地方,出土大量的以“青石為鏃”的石箭頭,東康遺址還出土過箭囊。邑婁人的弓箭,比肅慎人又有突出的進步,他們在箭鏃上還塗上了毒藥,殺傷力自然也就更大了。

有人說,邑婁人是一個強悍、好鬥的民族。他們穿行於山林之間,往來於大河上下,不是在頻於應付戰爭,就是在忙於殺人越貨的勾當。邑婁有兩個鄰居,西南麵是強大的夫餘,東南麵是弱小的北沃沮。夫餘已發展到國家階段,邑婁卻還處在氏族社會。相比之下,自然是夫餘強而邑婁弱了。邑婁人老是受夫餘國的欺負,可反過來,他們又去欺負比自己更弱的北沃沮。邑婁人長期臣服於夫餘國,間接也與東漢王朝保持隸屬關係。夫餘國奴隸主貪得無厭,屢屢追加邑婁人的租賦,逼迫他們起而反抗夫餘國。

邑婁人的葬俗,並不那麽複雜。人死了之後,不像漢族人那樣要停喪,而是當天就要把死者安葬在郊外。木頭橫豎交叉做一個小的棺槨,再在上麵放上一些豬肉,作為給死者吃的東西,這與漢族的殺牲殉葬也是相似的。

邑婁族的文化,與先前的肅慎族、後來的勿古族的文化有繼承關係。邑婁族的文化,就像一座橋梁一樣,一頭連接肅慎文化,一頭通向勿吉文化。

勿吉族

勿吉族,始見於南北朝,但族名和族源很悠久。秦以前的居就,秦漢之際的夫租、沃沮,隋唐以後的烏惹、兀的改、斡拙、吾者、如者、烏稽、窩集之類的氏族、部落、民族的名稱,與勿吉很有關聯。勿吉源於諸稽,是“窩集”的轉音,滿語為森林之意,東北人叫“樹窩子”。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在氣候寒冷的東北,森林既是人們的好住所,也是他們狩獵、采集的好場所。

南北朝之初,鬆花江一帶的勿吉人,擺脫了邑婁人的控製,占據了先前肅慎人、邑婁人的故地,成了肅慎文化、邑婁文化的繼承者和光大者。

起初,勿吉人在鬆花江流域定居,一度加入了邑婁族。在長年征戰中,邑婁族消耗了本部的實力,難於駕馭舊肅慎地的各部落。5世紀初,勿吉人踏進了奴隸製的門檻,他們很快取代了邑婁族,從此名聲享譽中原。

《魏書·勿吉傳》稱之為“舊肅慎國也”。可見,勿吉也是肅慎的一部分。肅慎曾與之並存一段時間,居住地與夫餘、豆莫婁相近,主要是鬆花江兩岸。具體而言,勿吉的地理位置,在鬆花江東流段和北流段的廣大地區,即鬆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中心區域在鬆花江與嫩江交匯處的鬆花江丁字形大曲折一帶。而這一地域,就出現了夫餘和勿吉考古文化交融混合的現象。說明了這支力量的崛起,同時也是肅慎、邑婁長期發展的結果。

在曆史上,勿吉人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北魏延興五年(475),他們中一支——一支重返中原;二是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勿吉人滅掉了稱雄一時的夫餘。

勿吉在高句麗國以北,南界長白山,西至洮兒河源,北麵和東麵“不知所極”。考古學家認定,黑龍江綏濱同仁遺址,是南北朝時期的勿吉文化。這樣看來,勿吉的北境,起碼已達黑龍江中遊一帶了。

在肅慎、邑婁生產的基礎上,勿吉人農耕的比重增加了,種植有粟、麥、稷和葵,采用中原人早已淘汰的偶耕。作為森林民族,狩獵業仍占主導地位。他們還有了手推車,可是有牛、馬,卻不知如何使用它們。在他們眼裏,牛、馬和豬狗一樣,飼養它們為的就是宰殺了吃肉。尤其是多豬善射,這是自肅慎——邑婁——勿吉始終一貫的。所不同的是,邑婁人善“捕魚”,勿吉人善“捕貂”。此外,勿吉人還學會了“嚼米釀酒”。比起他們的前輩來說,勿吉人在社會經濟方麵的進步是明顯的。

勿吉人“築城穴居”。房屋的形狀,就如同一個大的墳丘,上麵留一個出入口,進進出出也得用梯子。這與邑婁“常穴居”,“大家深至九梯”和肅慎“夏則巢居,冬則穴處”相同,依然保持了“穴居”的習慣。從穿著上看,女人們一般身穿布裙,而男人們老是身穿豬、狗皮袍。男人的頭上插一根虎、豹尾,自然是為了顯示勇敢。可有一種習慣,就不那麽容易讓人理解了,那就是無論男女,老是用尿來洗手和洗臉。這究竟是出於一種什麽樣的道理呢?

勿吉人稱長白山為徒太山,漢譯為太皇山。他們把它當作神山來祭祀,從曆史的觀點來看,這不是一件小事情。因為,後來的女真人、滿洲人也是這樣做的。長白山成了一種重要的象征,是一種從那時起一以貫之的象征,維係了生於斯、死於斯的人們的願望與情感。

勿吉同夫餘鬥爭,是一場民族戰爭,是邑婁族反夫餘國壓迫的繼續。這場戰爭,以最終推翻了夫餘國的奴隸主政權而告結束。從此,散布於吉林各地的勿吉人,與中原王朝交往更密切了。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他們前後與北魏、北齊交往有37次之多。從交往中,自然也帶回了漢文化,從同仁、老山頭的出土來看,主要是鐵器,包括鐵削、鐵锛、鐵鐮、鐵帶卡、銎鐵锛,這對當地農業生產自然有很大的促進。

靺鞨族

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時期,是時,肅慎種族迤邐西進,在南者為勿吉,據夫餘故地;在北者為黑水靺鞨據有北夫餘故地。據夫餘故地的勿吉,後同夫餘一部分融合,從而形成後來的粟末靺鞨;而另一部分勿吉,與北大餘——豆莫婁融合,從而形成後來的黑水靺鞨。

從這時起,直至隋唐五代,在遼寧東部、吉林和黑龍江大部,通古斯人占了主導地位。這是這一時期東北民族的重大變化。生活在這一廣袤地域的室韋、豆莫婁、烏洛侯、肅慎、勿吉諸族,不僅彼此相通,還各自結交中原,這是當時曆史發展的一個總的趨勢。同時,中原王朝對這些民族的分布情況和生活習俗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進而在這些地區先後設立了一係列行政機構,伴隨管理的加強和交往的密切,先進而豐富的以漢族為主的中原文化,給東北各族的曆史進程以重要而積極的影響。靺鞨族取代了勿吉族的地位,進而稱雄於黑龍江中下遊和長白山以東以北地區的。至於勿吉族,依舊還分布在這一帶森林中,他們就是後來的那些窩集部人。

“靺鞨”之名,初見於《北齊書》。靺鞨,是貊族同音詞,是貊族與貉族融合而成的。古代東北少數民族族名的類似情況,還有如真番族、滿番族、滿離族、黃頭室韋族、黃頭女真族、如者室韋族、兀者女真族,回跋族。

貊族與貉族,進入東北後逐漸結合成為新的民族。邑婁取代肅慎,勿吉取代邑婁,取代勿吉,是一條較為清晰的演進軌跡。從總體來看,這一地區的絕大部分居民,無疑是肅慎族後裔。就居民成分而言,靺鞨族是肅慎族後裔的這一結論,自然也是成立的。所以,《隋書》說:“靺鞨即古之肅慎氏。”《唐書》也說:“靺鞨,蓋肅慎之地,後魏謂之勿吉。”

在靺鞨族中,大的部落有七個:白山部,以長白山得名,分布在鬆花江發源處;粟末部,在長白山之北,分布在鬆花江上遊的吉林延邊;號室部,在拂涅之東,分布在綏芬河流域的黑龍江依蘭縣;伯咄部,在粟末之北,分布在吉林扶餘、榆樹縣、黑龍江雙城、五常縣;安車骨部,與金代的“按出虎”為一音之轉,分布在阿什河流域;拂涅部,在伯咄之東,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寧安縣;黑水部,黑水即今黑龍江,分布在黑龍江中下遊南北兩岸。他們之中,最具實力、最有影響的,是粟末部和黑水部。

總的說來,靺鞨諸部的分布區域,大致是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麗,北鄰室韋。

到了唐代,靺鞨最終形成兩大集團: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分別在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的管轄之下。唐朝中葉,安祿山做過平盧節度使,黑水靺鞨、渤海靺鞨,自然也是在他的管轄之下。

靺鞨族是在肅慎故地發展起來的,而靺鞨族分布區域又多肅慎居民,因而社會生產必有地域上傳承特點。靺鞨諸部落的社會經濟,與北魏時的勿吉大略相同。不過,由於靺鞨族部落眾多,分布極廣,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也不一樣。

靺鞨文化遺址,廣泛分布在鬆花江、黑龍江流域。每一處遺址存在有諸多細微的差異,反映了靺鞨各部在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各自特征。同時也反映了同一勿吉文化和夫餘、沃沮之類不同文化的融合。

靺鞨的陶器極富特色,一般為泥質陶,也有夾砂陶,有手製,也有輪製,陶罐多敞口和侈口,短頸,斜壁深腹,平底,口沿上大多附加堆紋,在頸、肩部往往飾以篦點紋、凸弦紋和水波紋。

靺鞨人使用鐵器已很普遍,出土最多的是吉林大海猛遺址、黑龍江中遊的靺鞨遺址。大量鐵製武器和生產工具的出土,反映了靺鞨工匠在金屬加工方麵的高超技術,也說明靺鞨族是勤勞善戰的民族。不過,靺鞨人還沒有最終擺脫和排斥石器,在遺址中也零星出土了刮削器、石鏃、礪石。在靺鞨人的墓葬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馬骨、豬骨。馬是靺鞨人的騎乘、運載和狩獵工具,豬是他們的重要衣食之源。這表明了靺鞨人的經濟生活,乃是畜牧、農耕和狩獵並存。這也是靺鞨文化所構成的一個基本特征。

黑龍江下遊兩岸的黑水靺鞨,仍以原始的漁獵經濟為主。有少量的農業,種植粟、麥、稞、還會用米釀酒。豬仍然是主要財富,是區分貧富的標誌。富人死後,要用上百頭豬祭祀,窮人隻用幾頭豬了事。黑水靺鞨素以勁健剽悍著稱,習慣於編發辮,頭上插有雉尾冠飾,綴野豬牙串於脖子和腰間;擅長於步戰,手持一尺二寸長的矢石礱,就是過去肅慎人的“(木苦)矢”遺製;在背山麵水的地方,先挖一個地穴,穴頂支架起木頭,覆蓋上泥土,外形像一個墳丘,這就是他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夏則出隨水草,冬則人處穴中。唐朝在黑水靺鞨設置勃利州、黑水軍、黑水都督府,類似於今天的民族區域自治的做法。

地處鬆花江上遊的粟末靺鞨,適宜於農耕,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水平,比其他各部要發達得多。在中原王朝影響下,粟末靺鞨率先跨入階級社會,進而迅速封建化。社會內部的私有製取代了公有製,對鄰居的財富產生了強烈的貪占欲望,戰爭於是就成了他們的職業。有部分粟末靺鞨南遷,他們的酋帥做了唐朝的官員,而留居故地的大量粟末靺鞨,則成為後來後渤海國(唐渤海都督府)的主體民族。

契丹強盛,攻滅渤海,黑水靺鞨從遼,改稱五國部,成為遼朝監領下的鬆散的部落聯盟。

女真族

宋元時代,女真族形成和崛起,從根本上改變廣東北地區的曆史,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曆史。

宋朝人說女真族“本名朱裏真,番語訛為女真”。可見,朱裏真是漢名。為避遼興宗耶律真的諱,改稱女直,也寫作女質。

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現在7世紀。《金史》是這樣記述女真族的起源的:

女真族的始祖函普,有兄阿古迪弟保活裏。在唐朝貞觀年間,因氏族離散,年逾 60的函普,從高麗舊居出走。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高麗,隻有保活裏隨他出來。走到完顏部時,正巧碰上人們互爭財物,械鬥不已,函普出麵調停,平息了事態。作為酬謝,完顏部送給了他一頭青牛。為了在這裏站穩腳跟,他又用這頭青牛作為聘禮,和完顏部的一個60歲老婦人的女兒結了婚,婚後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們理所當然地就成了完顏部人。

完顏部居住在鴨綠江上遊及圖們江流域,女真族是由這一帶的朱裏真人組成的,與采集珍珠的居民有關。

完顏一詞,是從漢語“蜿蜒”音轉的女真語。依傍綏濱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後,就以蜿蜒河之名來作為姓氏。“蜿蜒”、“完顏”乃是同音異寫。所以,完顏部作為黑水靺鞨一支,是從蜿蜒河畔輾轉遊徙,遷移至阿什河之濱的。天長日久,女真語“完顏”演變為漢語的“王”。完顏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女真族從長白山移居黑龍江中遊,而完顏部就定居在完達山。完達山,相傳是完顏部人女真王到過的地方,主峰在黑龍江中遊北岸的俄國境內。

在遼代,鬆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地方數千裏,人口超過10萬戶,散居山穀之間。漸漸地,女真族由分散的氏族部落統一起來。部是從部落發展來的,族由氏族血緣關係改組而成。不相統一的部落,發展到“遠近相服”而推舉了“酋領”的部族,酋領必然派出自己家族成員,到那些歸附的部落取代原來首領的職權,於是出現了以氏代姓、統屬其部的新的社會組織形式。

遼代女真族分布範圍較廣:南起鴨綠江、長白山一帶,北至黑龍江中遊,東抵日本海。居於鹹州(今遼寧開原)東北至束沫江(今第二鬆花江)之間,以輝發河流域為中心的稱之為“回跋”(回霸);居於鬆花江以北、寧江州(今吉林夫餘石頭城子)東北,直至黑龍江中下遊的稱之為“生女真”;居烏蘇裏江以東而近東海 (日本海)的稱之為“東海女真”。

契丹人對女真族的政策,是實行“分而治之”。他們把強宗大姓騙至遼東半島,編入契丹國籍,稱為“合蘇館”,又作曷蘇館、合蘇袞、是女真語“藩籬”的意思。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鬆花江北流段)之北、寧江州(今吉林扶餘縣)之東,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後裔,是生女真的主體。後來建立了金朝的完顏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係後裔。

遼國還特別設了一些王府,目的在於以女真治女真。

北女真分布在遼河中遊一帶,遼設北女真國大王府、北女真兵馬司管轄;南女真:分布在遼東半島上,遼設南女真國大王府、南女真湯河司管轄;鴨綠江女真:分布在鴨綠江一帶,遼設鴨綠江女真大王府管轄;長白山女真部:分布在長白山一帶,遼設長白山女真大王府管轄;蒲盧毛朵部;分布在海蘭江流域,遼設蒲盧毛朵部大王府管轄。

生女真,部落眾多,居處更為分散。

完顏部,世居安出虎水(阿術滸、安術虎、案出滸),分布在黑龍江哈爾濱東郊阿什河;

溫都部,分布在來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圖河)以北地區;

蒲察部,分布在阿什河及伊通縣境內;

斡勒部,分布在阿什河之北;

徒單部,分布在黑龍江木蘭縣布雅密河(今白楊木河)流域;

泥龐古部,分布在黑龍江呼蘭縣境內;

術甲部,世居琶裏郭水,分布在木蘭縣佛特庫河(今黃泥河)流域;

加古部,分布在黑龍江五常縣境內的活龍河流域;

術虎部 (烏虎部),分布在來流水流域;

烏薩紮部,分布在來流水流域;

裴滿部,分布在五常縣境內;

烏林答部,分布在瑚爾哈河(今牡丹江)的支流海浪河(今海蘭河)流域;

唐括部,分布在黑龍江五嶽河附近;

達魯古部,世居洮兒河、嫩江下遊一帶,分布在吉林前郭縣境內;

紇石烈部,分布在星顯水(今吉林延邊布爾哈圖河)、陶溫水(今湯旺河)、徒籠古水(今多隴烏河)流域;

溫迪痕部,分布在統門水(今圖們江)、胡論水 (今活龍河)、移離閔(今飲馬河)流域;

烏古倫部,鄰近奧屯部、烏塔部;

烏塔部,鄰近烏古倫部;

陀滿部,分布在圖們江附近;

烏延部,分布在蟬舂河(今延邊嘎呀河)、星顯水、阿不塞水流域;

斡準部,分布在蘇濱水(今綏芬河)流域;

職德部,分布在綏芬河流域;

含國部,分布在烏蘇裏江上遊一帶;

兀勒部,世居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合流處的東兀勒河一帶;

主偎部,分布在紮伊芬河流域;

禿答部,分布在都爾河流域;

鱉古部,分布在布庫河及鬆花江、黑龍江匯流處;

婆離八部,又稱頗裏八部,分布在黑龍江、烏蘇裏江匯合處的伯力一帶。

遼代的生女真長期沒有本族文字,通常還是用結繩、刻木之類原始的方法記事。他們既不懂漢文,也不懂契丹文,至多通曉契丹語,僅僅憑記憶往來傳話和充當翻譯。至於成文的天文和曆法就更談不上了,隻是憑借世代相傳的經驗來識辨四季和記憶自己的年齡。以“青草幾度”來判斷歲月,草青一次當作一年,自然本人也就增長了一歲。生女真人遇疾病,很少用藥醫治。同時,居處地勢的複雜和生產生活的多樣化,煉就了生女真人的嫻熟騎術。《說郛》上說他們“騎上下崖如飛,渡江河不用舟楫,俘馬而渡”,簡直可以說是神奇至極了。農副產品除自用和就地交換外,還遠運到寧江州的榷場上去出售,主要貨物有北珠、人參、生金、鬆實、白附子、密臘、麻布之類。

生女真習慣於依山穀而居,住的是木板屋,大門一律東向。家家產戶燒火炕,用來取暖、抗寒和除濕。他們久居深山,多饒林木,因陶器粗陋,瓷器又難得到,於是盛行使用木器,碟、盆、杓之類生活用具多為木製。女真人很喜歡飲酒,愛吃別具風味的肉菜粥糜,這是由鮮肉和野菜搗成的肉餡泥。他們還采摘芍藥花的嫩芽做成鮮脆佳肴,味脆美,香久留。

生女真地處寒冷地帶,衣裳多用各種皮毛製作,富人以貂鼠、狐貉皮為裘,貧者以牛、馬、豬、羊、貓、犬、魚、蛇之皮為衫。

在婚姻形態上,大體確定了一夫一妻製的個體家庭形式,同時存留諸如自尋配偶和搶婚的遺風,還表現為“男下女禮”,就是在女家舉行結婚儀式,鼓勵“入贅”。

而生女真中最強大的完顏部,又分12部,以部為氏。

函普的後人,擔負了統一女真各部的重任。綏可時期,已定居安出虎水(黑龍江阿什河流域),種植五穀,製造舟車,建築房屋,學會了燒炭和煉鐵。烏古迪時期,史稱“自景祖(烏古迪)以來,兩世四主,誌業相因,卒定離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烏古(辶西)奠定的基礎,為他的後人所繼承和發展。

女真族的強大,引起遼王朝的不安。不僅派重兵防禦,大遼皇帝還年年東巡。遼國每年要向女真族征收貢馬萬匹,契丹貴族強買女真族的北珠、人參、生金、鬆實、白附子、蜜蠟、麻布,他們還隨意強搶、毆打女真人。遼國和契丹貴族的殘暴,自然也引起了女真人的不滿、憤怒和反抗。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形成一個民族共同體,發展了本民族的經濟文化,壯大了武裝力量,還領導了當時東北的漢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韋族、鐵驪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遼的武裝鬥爭。他生前還和南宋王朝達成協議,南北夾攻遼軍,協助南宋收回燕雲十六州。宋、金間的海上交通也日益頻繁。

阿骨打在繁忙的戰爭年代,仍很注意農業生產,對黑龍江流域的手工業和商業也做了不少努力。在他生前還創製了女真文字。1125年,宋金聯合攻滅遼國。後來,宋、金雙方締約,東以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形成新的南北對峙。崛起於白山黑水的金國,擁有了北部中國的廣大版圖。

金朝采用了宋,遼官製。在地方上,州縣製與猛安謀克製並行。猛安謀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組織。

金朝有19路總管府,分掌各路兵馬和居民。東北地區分屬北京路、上京路、東京路。北京路以今遼寧寧城縣為中心,領遼西地區和吉林北部。上京路以今黑龍江阿城縣為中心,領吉林北部、中部及長春、黑龍江。東京路以今遼寧遼陽市為中心,管轄遼東廣闊地帶。

女真族在奪取了遼國政權以後,強令中原人口搬遷到黑龍江流域。這裏,土地平坦肥沃,人來多了以後,出現了到處有村落、莊稼滿田野的興旺景象。農業生產技術有所發展,如鬆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帶,不僅種植五穀和蔬菜,還從外地移植回鶻豆、西瓜、紅芍藥、桃樹、李樹。

金兵從中原擄掠來一些木匠、造船匠,學習修造中原式的運糧船。他們還廣泛應用中原建築的工藝流程和風格。開礦、冶煉也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礦洞規模之大,冶鐵爐之多,還有金銀製品、陶瓷燒製、鐵製農具的生產技術,大大超過遼代。幾乎與中原一樣,隻是質量稍有不及而已。如鑄銅以銅鏡居多,工藝一般雖較粗糙,不過也有像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雙龍紋銅鏡這樣的精品。

金代也有了自鑄的銅錢,包括“正隆通寶”,“大定通寶”、“泰和重寶”,還發行了叫“小鈔”、“交鈔”的紙幣。商業貿易以國家經營為主,以鹽為大宗。隻有一些金、銀首飾的經營,歸私人商家經營。金、銀器上的“上京翟家記”字款,說明上京的翟家是自產自銷的私人銀號。

女真族不僅有本民族的語言,還有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文字最早是由一個叫完顏希尹創製的,他仿照漢字楷書,參照契丹文而創製了女真大字。後來,又頒行一種女真小字,是仿照契丹字和漢字的偏旁創製而成。這種女真小字流行很廣。流傳至今的女真文已經不多,吉林扶餘縣石碑崴子屯有一通碑,叫《大金得勝陀頌碑》,是目前最為珍貴的女真文實物。女真文字一直沿用到明代,凡是在女真族地區任職的文武官員,晉京朝見的奏疏、表章,一律要用女真文字書寫。在中國文字史上,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一樣,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女真貴族不僅以儒家思想治理國家,還自覺用它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

金代建國之初,女真族的文化還很落後。入主中原後,征集到大批漢族圖書,一批漢族文人前來歸附,使女真文化迅速發展起來。女真貴族自幼學習漢族語文和各種文化知識,朝廷還采用駢體文寫詔諭和奏章。唐、宋詩詞,也是金代宮廷文學的主要形式。女真貴族完顏躊,能詩善畫,他在《思歸詩》中有“新詩淡似鵝黃酒,歸思濃如鴨綠江”這樣頗為風趣的詩句。

金代女真族的歌舞音樂也受中原影響,常用樂器有的簫、琵琶、笙、鼓之類。宮廷樂工、歌女也能表演柳永的《望海潮》一類的樂曲。

女真族信奉珊蠻教。珊蠻,即薩滿。在女真語中,把巫婆叫珊蠻。所以,珊蠻教實際是一種巫術。重要的是,後來的滿洲人也信奉珊蠻教。金代女真人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於是各地出現了許多佛寺和佛塔。

1234年,在蒙古人鐵馬金戈的有力打擊下,盛極一時的大金國土崩瓦解。先前徙居中原、華北和遼東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似乎一夜之間作鳥獸散,重又分散為眾多的部落,接受來自元朝新政權的統治。

在元代,鬆花江和黑龍江下遊,稱之為混同江,元朝在這裏設立桃溫、胡裏改、斡朵憐、脫斡鄰、荸苦江5個萬戶府;又在黑龍江口特林地方設東征元帥府,在烏蘇裏江流域設阿速古千戶所,在濱海地區設鯨海千戶所,在黑龍江下遊設兀者野人、乞列迷萬戶府。一般情況是,萬戶府下有千戶所,千戶所下又有百戶所。這些女真部落,“各仍舊俗,無市並城郭,逐水草為居,以射獵為業”。

永樂元年(1403),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招撫女真族。女真,原作“朱裏真”,又作“朱裏扯特”、“主兒徹惕”、“主兒扯惕”、“拙爾察歹”,滿語稱之為“珠申”、“諸申”。

明朝女真族的分化和重組

明朝先後設遼東都司25衛,奴兒幹部司384衛,統轄整個東北地區。女真族分布在鬆花江以東,黑龍江下遊以西,瀕臨日本海,南界朝鮮半島的廣大地區。明初,依照分布區域,把女真族劃作三大集團,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國建州為部名,分布在長白山、牡丹江、綏芬河之間,以今吉林琿舂縣、黑龍江寧安縣為聚居地。

建州女真,原為居住在黑龍江三姓(今依蘭)的火兒阿部。明初,火兒阿部酋長阿哈出,賜名李思誠,任建州衛指揮。永樂八年(1410),阿哈出死後,他的兒子釋家奴,賜名李顯忠,世襲父職。宣德年間,阿哈出之孫李滿住,率部從三姓遷至寧古塔,又遷至婆豬江(今渾江)一帶。正統初,因受海西女真、朝鮮的侵擾,又遷到蘇子河上遊的灶突山(今遼寧新賓縣呼蘭哈達)附近。建州女真另一支,為居住在三姓附近的斡朵裏部,酋長為猛哥帖木耳(孟特穆),永樂八年,因野人女真侵擾而南遷,幾經轉遷,於正統初重新集結於渾河流域。

正統七年(1442),明朝設建州左衛、建州右衛,與建州衛合稱“建州三衛”。萬曆年間,明朝先後封努爾哈赤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1583—1593 年,努爾哈赤用兵11年,以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為中心,逐漸統一了女真各部。1599—1616年,又相繼統一扈倫四部。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大金”,以赫圖阿拉為興京,史稱後金。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東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鬆花江下遊的吉林扶餘縣至黑龍江阿城縣一帶。

海西之名,始見於元代,泛指海西諸衛的女真人。海西女真有哈達、輝發、烏拉、葉赫四部,又有山夷、江夷之分。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顏種;江夷居黑龍江,即生女真。哈達、葉赫屬山夷,而輝發、烏拉則屬江夷。後遷至呼蘭河流域,呼蘭與呼倫(扈倫)為音轉,又稱呼倫四部。17世紀初,為努爾哈赤所統一。

野人女真,同樣是沿襲元代舊名,是女真中比較落後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稱,分布在黑龍江中下遊兩岸及烏蘇裏江以東。

野人女真,又稱東海女真、東海窩集部,分為薩哈連、呼爾哈、瓦爾喀、庫爾喀四部。而呼爾哈部,是建州女真的老家所在。後來,留居原地的仍為呼爾哈部,而遷走的就是建州女真。

明代女真族是重新組合的民族。建州衛、毛憐衛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遺民,從事農耕定居生活,種穀紡線,飲食服用,與漢族沒有多大區別。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顏部後裔,同樣也從事耕稼,他們倚山作寨,親屬聚居在一起。野人女真,又稱女真野人,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倫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風俗與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獵為生”。

滿族的形成

滿族始稱滿洲,後有新(滿語“伊徹”)舊(滿語“弗”)滿洲之分,實際上包含東北幾乎所有的少數民族。

正統七年(1442),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在明朝統治下形成一個強大的部落。“建州三衛”的出現,標誌了滿族主體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幟下,不止是女真各部,還有赫哲族、鄂倫春族、錫伯族的先民們,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號。15—17世紀,滿族已成為一個新的共同體。所以,滿洲之為族稱,是以建州、海西女真為主體,同時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當地的漢族、蒙古族和別的民族,也是構成滿族的重要因素。

歸結起來說,肅慎作為滿族的最早先民,盡管史書上語焉不詳,但考古發掘資料卻提供了有說服力的物證。至於肅慎及其後裔,既有關聯又不能等同,不應該把肅慎以下的邑婁、勿吉、靺鞨、女真各族的形成發展過程,當為滿族本身的形成發展過程。可又不能把肅慎以下,直至明代女真人的世代相承關係,與滿族的形成割裂開來。否則,是不能正確反映滿族悠久的曆史淵源的,當然,滿族真正以一個民族出現,隻能說在明代末期的17世紀之初。這不是說構成滿族的成員到了明末才降臨人間,而是表示這時已從女真人中間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族的曆史,起源於明代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組合。從女真到滿族,這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飛躍,是曆史進步的重大成果。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萬曆十一年(1583),是滿族共同體形成的起點。這年,因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為明朝將領李成梁所誤殺,努爾哈赤起兵複仇,率先攻擊唆使李成梁的尼堪外蘭。從此開始的一係列戰爭和招撫,又遠遠超出複仇的目的,結果,不但於凱歌聲中創建了後金,還統一了女真各部,進而促進了滿族的形成。

統一女真是以滿洲部為中心展開的。努爾哈赤的統一,采取由近及遠的策略,從所謂環滿洲的各部下手。從1583—1588年,連克蘇克素護河部的圖倫城、嘉班城、薩爾滸城及安圖瓜爾佳寨,渾河部的兆嘉城、貝歡寨,哲陳部的阿爾泰山城、巴爾達城、洞城,迫使棟鄂部、蘇完部、雅爾古部歸附。至此,努爾哈赤的統一事業取得初步成功,為滿族這一穩定的共同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1589—1598年,又連克鴨綠江部、瓦爾喀部、安褚拉庫路,朱舍裏部、訥殷部,特別是經過1593年的富爾佳齊和古勒山之戰,大敗以葉赫為首的諸部聯軍。至此,努爾哈赤的統一事業進入一個新階段,滿族共同體的規模也進一步擴大了。

從1599—1619年,努爾哈赤先後滅掉了哈達、輝發、烏拉、葉赫,完全統一了呼倫四部。與此同時,又擴大了對東海諸部的征服。這樣,不僅把滿洲的地區擴至圖們江、牡丹江、烏蘇裏江、鬆花江及黑龍江流域,更重要的是,還使從各地來的人進入了滿族這個共同體。

努爾哈赤還做了兩件大事,對滿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一是1583—1615年他創立了八旗製度,使之成為滿族嶄新的社會組織;二是1599年他親自主持創製了本民族文字,這就是流傳迄今的滿文。

自1583年起兵,到1619年滅葉赫部,努爾哈赤前後用了37年時間,最終促成了滿族共同體的形成。

皇太極改定族稱

皇太極廢族名舊稱“珠申”(女真諸申),改定為“滿洲”,從滿族這一共同體形成的實際來看,可以說是水到渠成,自然也就為新老滿洲成員所樂於接受。

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宣布:“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珠申。夫珠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從皇太極的這一席話來看,滿洲這個族名,在以往的曆史上存在過,但因時代遙遠而一度湮沒無聞。經皇太極訪諸族老,得以追溯出舊名——滿洲。他認為,珠申這個族名,是指席北(錫伯)族的墨爾根部落的後裔而言,與建州女真的族名毫無關係。除此而外,皇太極之所以要以滿洲取代“珠申”這個族名,還在於明末清初的“珠申”一詞,漢譯為“奴隸”之意,當然有損於一個統治民族的聲譽。從此,女真就正式更名為滿洲了。次年,又更國號後金為“清”。

至於滿洲族名的源流,是從傳說中“九夷”之一的“滿飾”(滿節)演變來的。建州女真的後期活動地區,恰好是古代滿飾人居住的地方。後來,這些地方的居民,又稱“滿番”、“瞞咄”、“滿珠”。而瞞咄、滿珠、滿洲,是同音異譯。

不叫“滿珠”而要叫“滿洲”與傳統的“五行相魁”的說法大有關係。滿、洲二字有三點水,取以水(克寸)火之意。後來,皇太極又以“金”的諧音“清”為國號,同樣還是取以水魁火之意。這就是清朝的由來。

愛新覺羅得姓

東三省,無疑是滿族和愛新覺羅家族的故裏。又有人把東北叫“滿洲”。

長白山,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東部,走勢由東北向西南,是今天中、朝兩國的界山。它是鬆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的發源地,因主峰白頭山頂多白色浮石和積雪而得名。滿語稱之為果勒敏·珊延·阿林。《山海經》稱不鹹山,漢魏稱蓋馬大山、北魏稱徒太山,隋唐稱白山、太白山,遼金始有長白山之名。

長白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平行山脈與寬廣山間穀地分布為特征:北部完達山、老爺嶺和張廣才嶺之間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脈之間有輝發河寬穀;哈達嶺和大黑山之間有飲馬河、伊通河河穀平原;龍崗山脈和老嶺之間有渾江穀地。這裏山勢雄闊,林深似海,綿延千餘裏。山巔冬季白雪皚皚,山間夏季雲霧繚繞。

長白山地垂直自然景觀帶十分明顯,1960年建立了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溫帶森林生態係統最大的綜合性保護區,1980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網,列為國際生物圈保留地組成部分。保護區內自然條件複雜多樣,有森林、苔原、湖泊、溫泉、瀑布。自低而高,分為海拔1200米以下的溫帶針闊混交林帶景觀、海拔 1200米—1800米的針葉林帶景觀、海拔1800米—2000米的山地嶽樺林帶景觀、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苔原帶景觀。

長白山是天然的博物館。有煤、鐵、銅、鎳、鉛、鋅、金和油頁岩之類礦產資源,又是中國重要的林業木材基地,被譽為世界著名的“紅鬆之鄉”。這裏植物繁茂,盛產人參、黨參、貝母、天麻、五味子之類名貴藥材;動物資源也很豐富,東北虎、紫貂、梅花鹿、馬鹿、丹頂鶴、中華秋沙鴨,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

在滿族和愛新覺羅家族中,一直流行的禁忌傷害鴉鵲的習俗,反映了滿族薩蠻教信仰中的古老成分——烏鵲崇拜,因而在《滿洲實錄》的滿文本中,“以鵲為神”又作“以鵲為祖(mafa)”。滿族人不僅不傷害烏鴉和喜鵲,不允許吃它們的肉,還要想方設法去討好它們。滿族人有這樣一種舊俗,每逢祭祀祖先,就要在院中豎立一根神竿,他們叫索羅杆子,頂端要麽裝上一個錫鬥,要麽紮上一個草把,然後放入碎肉、米食,專門招引喜鵲和烏鴉來吃。

“圖們”是滿語“tumen萬”之“萬”,引申為“三江”萬水之源的意思。這三江,就是鴨綠江、鬆花江、圖們江。三江以天池為源頭,居高臨下,排闥而出,白浪層疊,奔騰傾瀉,景色十分壯觀。三江沿途穿山過嶺,接納無數條河流,細大不捐,終歸浩浩蕩蕩匯人大海,充分顯示取之不竭的生機、寬廣博大的胸懷和神奇魅力。的漢字音譯,意為“千”

長白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名山,古代文獻上多有“與五嶽同祭”的記載。《山海經》稱它為“不鹹山”,意為有神之山。既是神山,自然就應當祭祀了。在金、清兩代統治者眼裏,長白山自然就更了不得了。金朝一向視長白山為“發跡之地”。大定十二年(1172),金世宗完顏雍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明昌四年 (1193),金章宗完顏(王景)又進封長白山為“開天宏聖帝”,還修建了廟宇,確定了祀典,準備好祭品,歲時前往祭祀。

清朝統治者承襲先世遺俗,尊長白山為本朝“龍興之地”。乾隆年間的禮親王永恩,作了一首《望長白山》詩,頓能代表清朝統治者的這種看法:“另勳白山高,雲深人莫至。樹色鬱青蒼,興王肇基始。”於是,從康熙一直到溥儀,冊封和祭祀不斷。

1677年,康熙帝派遣內大臣武默納、費耀色前往長白山拜謁,又撰有《祭告長白山文》,稱頌“仰緬列祖龍興,實基此地”。這次拜謁活動曆時 6—8兩月,回京複命後,康熙帝下了一道聖諭說:“長白山發祥重地,奇跡甚多,山靈宜加封號,永著祀典。以昭國家茂膺神貺之意。著禮部合同內閣,詳議以聞。”11月,禮部建議:請求冊封長白山為“長白山之神”,還要在山上設帳立碑,每年春秋二祭(望祭、叩祭)。康熙帝批準了這個建議,從此形成了祭祀長白山的製度。第二年春,武默納再上長白山,齎敕封長白山之神,祀典與祭祀五嶽一樣。

1732年,寧古塔將軍常德提出請求,希望在烏拉望祭長白山之處,修建亭殿,以嚴肅祀典。雍正帝批準了這個請求。第二年,在烏拉城(今吉林市)西南溫德亨山(小白山)建成望祭殿。在望祭殿神案上,安放滿、漢文合璧的“長白山之神位”,神牌為黃色黑字木牌。除了每年春秋二祭,每月初一、十五日的朔望兩日,由將軍、副都統輪流到望祭殿撚香致祭。從此,小白山成為月月冠纓往來,歲歲香煙繚繞的祭祀聖地。

在長白山以東約50裏處,有一座山名叫“赤峰”,俗稱紅土山,山下有一“圓池”,因“池深而圓,形如荷葉”而得名。據說,赤峰和圓池,與文獻中的布庫裏山和布勒瑚裏湖的地理位置大體符合,正可以作為愛新覺羅始祖發祥的實證。於是,定名圓池為“天女浴躬池”,在圓池西南一側,還立了一通“天女浴躬碑”作為紀念。

與皇族有關的祭神祭祖,按理皇帝是要親自參加的。長白山路途遙遠,皇帝實在難以顧及得上。遣官代祭就成了慣例。代祭亦稱“禦祭”,實際上是代表皇帝的行為。從康熙時起,每歲春秋祭日,通常是由盛京派員主持祭祀。若有重大事件,朝廷還要從北京差遣重要官員前往。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代祭官員不是任何人可以充任的,而必須具有皇族宗室的身分,這樣,代祭才算是“名正”而“言順”。

每次祭祀長白山,清朝皇帝要親自撰寫長白山神祝文,由代祭官員帶到現場去宣讀,好比現在領導人的賀信一樣,有文、信在就如同人之親臨,代祭就更有“名”有“實”了。

清朝末年,東三省總督錫良又奏請修建長白山神祠,得到了朝廷的批準。但辛亥革命一起,清朝被推翻了,興建工程未就而作罷。

1934年10月24日,溥儀以偽滿洲國“皇帝”身分巡幸吉林,登臨小白山望祭殿,焚香叩拜長白山。這是愛新覺羅家族成員最後一次叩拜長白山,原本是想希望神山和祖宗的神靈多多保佑他。這時的小白山,早已今非昔比,伴隨23年前清朝的滅亡,已由以往鈴蘭遍地、冠蓋雲集的名山秀野,變成了亂石鹹集、無人問津的荒山野穀。由此不難想見,當時的溥儀,恐怕難免是一臉的愁雲,至於說到心情,恐怕也更多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憐了。

猛哥帖木兒(孟特穆)及其後代

清朝統治者無不推崇猛哥帖木兒(孟特穆),認為他是大清朝的老祖宗。猛哥帖木兒就是從鄂多理城逃出來的那個孩子樊察的後代。不過,也有人說,樊察是猛哥帖木兒的異母弟。他為人機智勇敢,為祖先報了仇,拯救了自己的家族。在元朝,他出任斡朵裏萬戶一職。永樂十年(1412),他接受明朝的招撫,人京進貢,授建州左衛指揮使。1433年,他在助明平定女真頭目楊木答兀的叛亂中戰死。

大約在元明之際,黑龍江、鬆花江流域的一些女真部落開始向南遷徙。原三萬戶中的胡裏改部,在阿哈出率領下,溯鬆花江移駐輝發河上遊的鳳州;斡朵裏部,則在猛哥帖木兒率領下,遷居圖們江下遊,後移至朝鮮境內斡木河,活動在鏡城一帶。有人說,傳說中始祖布庫裏雍順乘舟行至鄂多理的事跡,反映的應是猛哥帖木兒率部從遙遠北方溯鬆花江下遊南遷、進而加入到三姓部落的經曆。

斡朵裏部在南遷的過程中,人口戶數迅速增加。據《朝鮮太宗實錄》,1405年,不過180餘戶。可見南下之初,猛哥帖木兒的部屬還是很少的。永樂二十一年 (1423),由鳳州迂回會寧故地,部眾已有1000餘戶,6250人。當然,這並不是人口自然增長的結果,而是以不同途徑吸收不同來源的部落成員。

宣德八年(1433),猛哥帖木兒及長子權豆(阿古)被七姓兀狄哈部人殺害,部落潰散,隻餘500餘戶。斡朵裏部的正常發展,遇上了空前的重大挫折。正統五年(1440),猛哥帖木兒的次子充善(董山),因在斡木河一帶不得安寧,隻好率領餘部從會寧西遷往遼東,最後落腳在渾河上遊的蘇子河,與先期遷到當地的李滿住部會聚到一起。

蘇子河發源於長白山西麓,西流至撫順的營盤與渾河匯流。蘇子河從山穀裏緩緩流出,在下遊衝積成一大片寬敞平坦的沃野。這片群山環繞的穀地,日後便成了愛新覺羅家族崛興的基地。

充善初到蘇子河,年方22歲,他身材魁偉,儀表堂堂,又多智謀,深受部民擁戴。正統七年(1442),明朝從建州左衛析置右衛,讓充善管理建州左衛,凡察管理建州右衛,與李滿住的建州衛合稱“建州三衛”。 從弘治到隆慶年間(1488—1572),屢遭重創的建州女真,迎來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 80多年中,他們與毗鄰的明朝和朝鮮保持了和平友好的關係,有效地保障了社會經濟的恢複和發展。

努爾哈赤是錫寶齊一支的後裔。“錫寶齊”,又稱“錫寶齊篇古”。錫寶齊隻有一子福滿。

福滿四子覺昌安,居住在蘇子河畔的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境)。史書中稱讚他“素多才智”,帶領兄弟子侄戰敗鄰部酋長碩色納和加虎,盡收五嶺迤東、蘇克素滸河(蘇子河)迤西200裏內諸部,勢力逐漸雄強。覺昌安四子塔克世,這就是努爾哈赤之父。

自肇祖猛哥帖木兒以下,充善、錫寶齊、興祖福滿、景祖覺昌安、顯祖塔克世,前後6世,曆史軌跡依稀可辨。愛新覺羅氏的祖先們,由原籍的鬆花江畔斡朵裏輾轉南遷,幾度周折,曆時200年,最後落腳在緊靠明朝遼東的赫圖阿拉一帶。

悠悠歲月,漫漫征程。愛新覺羅氏及它姓女真先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執著南遷,備嚐艱辛,付出了沉重代價,同時也大為密切了與先進農業民族的關係,使本民族的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正是這種曆史背景,為愛新覺羅家族從眾多女真氏族中脫穎而出,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

後金國的締造者努爾哈赤,一向也被認為是清朝的開國皇帝,是他最早把愛新覺羅作為自己家族的姓氏,而曆史地看,這一姓氏的出現恐怕還要更早一些。

“愛新覺羅”是滿語,漢譯“愛新”意為金,“覺羅”意為姓。用更直白的話來說,愛新覺羅就是金姓。要麽這樣說,姓愛新覺羅的人,實際就是姓金。不過,這與漢族的金姓有所不同,這裏的“金”表示的是屬於“金”那種意思。要是真正轉譯成漢姓,就是佟、童。

愛新覺羅家族,原是“覺羅”家族的成員之一。“覺羅”是女真人中的巨族大姓,曆史悠久。金元稱之為“夾古”,明代稱之為“夾溫”,清朝稱之為“覺羅”。伴隨子氏族“穆昆哈拉”的不斷繁衍,出現於許多分支,諸如舒舒覺羅、錫林覺羅、通顏覺羅、阿顏覺羅、呼倫覺羅、阿哈覺羅、察喇覺羅、伊爾根覺羅之類。愛新覺羅原本也是“本原氏族”(母氏族“哈拉”hala)覺羅之下的一個“穆昆哈拉”,與別的眾多覺羅姓氏,具有同根同源的血緣關係。

滿族姓氏的演變過程

滿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然而至遼金時代的女真人,才有文字記載的姓氏。《滿洲源流考》說:“《金史》所載姓氏,均與滿洲氏族相合,第譯對字訛,今悉據八旗姓氏通譜改正”。這裏雖有牽強附會之處,但滿族的主要姓氏源於金代女真人的說法,則是站得住腳的。

除少數因譯音差異,金代女真人的姓氏,難以找到相應的滿族姓氏外,一般均為滿族所沿用。滿族的八大姓中關(瓜爾佳氏)、馬(費莫)、富(富察)、那(納喇)、郎(鈕祐祿)、赫(赫舍裏),原本就是金代女真的姓氏。那麽,後來作為皇族姓氏的愛新覺羅,是不是也是沿用了金代的姓氏呢?

金代女真人姓氏夾穀,漢字為“仝”(佟、童)。金代有一名將夾穀清臣,胡裏改路人,他的女兒是宮中的昭儀。因夾穀清臣的貴戚身份,當地的一些人也襲用了夾穀這個姓。後來的猛哥帖木兒,就屬於斡多裏部夾穀氏,抑或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而自稱姓佟的?金代的名家大族姓氏,也是滿族姓氏的淵源之一。或許,愛新覺羅家族也不例外吧?

愛新覺羅這一稱謂,出現的相對晚一些。伴隨努爾哈赤勢力的日漸擴大,兼並的女真氏族和部落日益增多,他於是就以“大金之裔”自詡,還用金朝的國號作為自己的姓氏。所以,他稱他父親塔克世直係子孫這一支為“愛新覺羅”。據《舊滿洲檔》,“愛新覺羅”作為努爾哈赤兄弟的姓氏,始見於萬曆四十年(1612)九月。當然,“愛新覺羅”作為努爾哈赤家族的姓氏,似乎比這要更早一些。愛新覺羅家族,是建州女真重要的一支,努爾哈赤家族是愛新覺羅家族據《建州紀程圖記》、《剿奴議撮》,在多數情況(對女真人的內部)下,努爾哈赤自稱姓愛新覺羅;在有些場合(對明朝、朝鮮的外部)下,又稱自己姓佟、童。

那麽,努爾哈赤的姓氏到底是什麽呢?多數學者認為:努爾哈赤家族和女真佟佳氏“世代聯姻”,結成“薩敦哈拉”(不同氏族聯姻)。努爾哈赤的元妃哈哈納劄青是佟佳氏,生長女東果格格、長子褚英、次子代善;順治帝福臨的孝康章皇後是佟佳氏,佟圖賴之女,生康熙帝玄燁;玄燁的孝懿仁皇後是佟佳氏,佟國維之女;惠皇貴妃也是佟佳氏,是孝懿皇後之妹;道光帝孝慎成皇後是佟佳氏,舒明阿之女;鹹豐帝奕寧的端恪皇貴妃也是佟佳氏。

女真人的佟姓是漢姓,從女真語直譯過來就是金姓。在女真族中,以金為姓(漢姓佟、童)的氏族不止一個。猛哥帖木兒以及與他同時代的阿哈出,雖同屬建州女真,又皆以金為姓,卻又是兩個不同的氏族。

猛哥帖木兒的姓“夾溫”,女真語就是“金”,漢姓佟或童。阿哈出原姓古倫,自金朝建立以後,同樣也改姓“金”,漢姓自然也是佟、童。猛哥帖木兒和阿哈出,是兩個以佟姓自稱的不同的氏族,而這兩個佟姓之間又恰恰存在聯姻關係。如此看來,努爾哈赤既自稱姓愛新覺羅,又稱自己姓佟並不矛盾。他和他的祖先猛哥帖木兒一樣,以金為姓,漢姓佟、童。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在女真人中他要自稱姓愛新覺羅(金姓),而對明朝、朝鮮往往又自稱姓佟、童。

猛哥帖木兒自稱姓“夾溫”,而努爾哈赤卻自稱姓“愛新覺羅”,女真語的“金”,在不同時期漢字的寫法不同,“夾溫”即“愛新”,“覺羅”即姓。
家譜
家譜文件
家譜文件
愛新覺羅皇族家譜介紹

《愛新覺羅宗譜》

《愛新覺羅宗譜》是清朝產生的一部大型統譜。

清朝最後一次修玉牒,是在光緒33年(1907)。1915年,遜清廷又通知各地宗室、覺羅呈報戶口,準備再次續修家族宗譜6沒有了江山,要做這件事很不容易,一直拖到了1921年陰曆6月,到次年的閏5月完成。

1935年,宗室熙洽在東北上書給滿洲皇帝溥儀,請求續修愛新覺羅家族宗譜。次年8月,溥儀下了一道“聖旨”,修譜所需的費用,由“恩賜款”項中支用,不足部分由同族人捐助。這次修譜由樸厚、鍾繼、溥瀛、斌镟、今鬆喬、慶厚負責。除了匯總、普查資料外,充分利用各宗支的原修家譜。關內京津方麵由載濤、載潤負責,把各府家譜正本送到東北。同時,這次修譜還參照了1907年、1922年玉牒,實際上是曆次玉牒的總匯。最後用鉛字排印,精裝為8大冊。

首卷轉錄自《清朝通誌》的“愛新覺羅源流”之外,隻包括例言、世係圖、世係譜(錄)3部分,與普通的民間家譜略有不同。子孫排行字語(字輩)作為譜錄的排列依據,融人在世係譜之中;一般族譜中的“告身(恩綸錄)”,記的是家族受到皇家賞賜,愛新覺羅本係皇族,自然也就無所謂皇家的恩綸了;由於曆代皇室編有專門的《聖訓》,記述了曆代祖先對子孫的訓示,而《宗人府則例》,實際上是以國家立法形式出現的皇族“族規”,在《宗譜》中也就沒有一般族譜中的“家訓” 部分;至於像科舉、傳記、墓圖、著述這幾部分,同樣因皇家各有專門的書籍,在《宗譜》中也沒有必要重複記述了。

《宗譜》的首冊是“星源吉慶”,為帝係圖,以及曆朝帝後大事,附錄妃、嬪及皇子女。另外7冊為世係表:甲冊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聖祖、太宗位下世係子孫;乙、丙冊為太祖位下世係子孫;丁冊為顯祖位下世係子孫;戊、己、庚冊為景祖、興祖位下世係子孫。

世係表中的內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時、壽數、妻妾、子嗣、爵秩、封贈。不同於豎格玉牒,它沒有關於女兒、女婿的記載。

參照原來玉牒的直格形式,這次修成的宗譜改為橫格,布麵封皮也統一用黃色。今有學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分裝28冊,另索引2冊、《星源吉慶》1冊。

宗室與覺羅

皇族,依據與曆代清朝皇帝血緣關係的遠近,就大者而言,分為宗室與覺羅兩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後世子孫,也就是努爾哈赤及兄弟們的後裔,包括塔克世係、努爾哈赤係、皇太極係、福臨係、玄燁係、胤稹係、弘曆係、顒琰係、(日文)寧,係、奕濘係、載淳係、載泥係、溥儀係。

覺羅,是指興祖福滿和景祖覺昌安的後世子孫,還有塔克世兄弟的後裔,包括福滿係、覺昌安係。宗室身係黃帶子,覺羅身係紅帶子,以顯示貴族的不同身分與地位。宗室又依據與皇帝血緣關係的遠近,分為近支與遠支。近支是指皇帝的直係本支,還有當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別的各支則為遠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紅帶子;覺羅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帶子。據《玉牒》統計,在宗室各支係中,先後有18個支係被降束紅帶子: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長子阿爾通阿長子舒爾赫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次子阿敏之孫塞克圖次子拉哈禮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次子阿敏次子愛度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六子濟爾哈朗之孫楊桑長子務能義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九子腦岱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鞏阿岱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錫翰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瑪護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長子褚英曾孫蘇努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孫興瑞之子全亮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碩托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薩哈廉長子阿達禮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五子莽古爾泰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六子塔拜之孫額爾濟圖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嶽樂十九子務爾占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十子德格類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十六子費揚古一支;

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在覺羅各支係中,因罪被降束紫帶子的,最少有兩支:

興祖福滿長子德世庫主子尼揚古子瓦哈長子阿三一支;

興祖福滿次子劉闡子陸虎臣曾孫塔思護之曾孫長安保十二子豐盛額一支。

襲爵與嗣子

愛新覺羅家族的先世要受到追封,他們的後代子孫也受到清朝的封賜。愛新覺羅家族的先祖被迫封為皇帝者有4人: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兒,追封為肇祖原皇帝;努爾哈赤曾祖父福滿,追封為興祖直皇帝;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追封為景祖翼皇帝,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追封為顯祖宣皇帝。在他們的子孫中,封為親王的 1人,郡王2人,貝勒 1人,一等男7人,二等男4人,三等男6人,一等子5人,二等子3人,合計33人。

襲爵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多數皇族的爵位是按輩遞降承襲。如父為親王,子無殊功則1人襲封為郡王,孫無殊功則1人襲封為貝勒,曾孫無殊功則1人襲封為貝子,以下類推。另一種是按原封世代承襲,即所謂“世襲罔替”。清初有6個親王、2個郡王,他們的王爵以後每代由1人承襲,習慣上稱之為“鐵帽子王”。清中葉以後,又恩封了4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愛新覺羅的後世子孫,承襲先輩爵位大多是子襲父爵,但卻不是如漢族的嫡長子承襲製,而是在諸子中,選擇最具才能、功勳最大者承襲,有的是由最喜歡之子承襲,有的是由最心愛的妻妾所生之子承襲。

豫親王多鐸的子孫承襲王爵:

第二代豫親王是由多鐸次子多尼承襲;

第三代是由多尼次子鄂劄承襲;

第四代是由鄂劄五子德昭承襲;

第五代是由德昭十五子修齡承襲;

第六代先是由修齡長子裕豐承襲,因事革爵後又由修齡次子裕興承襲,又因事革退,最後由修齡五子裕全承襲;

第七代是由裕全次子義道承襲,第八代是由義道長子本格承襲;

最後一代是由本格的嗣子懋林承襲。不難看出,愛新覺羅家族的爵位如同皇位一樣,不是嫡長子繼承製,而是擇子繼承。努爾哈赤及兄弟的子孫後代,受封及襲爵者多達1978人,包括親王 140人、郡王94人、貝勒63人、貝子53人、鎮國公88人、輔國公209人、鎮國將軍148人、輔國將軍249人、奉國將軍261人、奉恩將軍673 人。

嗣子主要是為了承襲爵位,但當嗣子承襲的爵位因事革除,他就不再作為嗣子,而要仍回到本支去。如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封為睿親王, 1650年死後無嗣,由同母弟多鐸五子多爾博過繼給他為嗣子,襲睿親王爵。次年多爾袞以謀逆被革爵,多爾博當然也就無爵可襲,隻好仍回原支。1778年乾隆為多爾袞昭雪,追還原封王爵,世襲罔替。而多爾博早幾年已過世了,但仍追認為多爾袞的嗣子,由他的子孫襲爵。

在愛新覺羅家族史上,還出現幾個“嗣子世家”。在這幾個家庭裏,有多名子孫過嗣給他支做嗣子:

一是乾隆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綿懿,過繼給他三兄永璋為嗣子;

四子綿傯,過繼給他十二弟永(王基)為嗣子;

長子綿恕的次子奕綸,過繼給他四兄永堿之子綿惠為嗣子;

七子綿儐之孫載岐,過繼給他十二弟永瑾之孫奕繕為嗣子。

二是道光五子奕諒,他本人過繼給嘉慶三子綿愷為嗣子;

他的長子載濂之子溥修,過繼給載濂五弟載津為嗣子;

次子載漪,過繼給嘉慶四子綿忻之子奕詰為嗣子;

四子載瀛之子溥忻,過繼給道光九子奕謠為嗣孫。

三是道光七子奕誤,他的次子載泥,過繼給鹹豐為嗣子,後為光緒帝;

五子載灃的長子溥儀,過繼給同治為嗣子,後為宣統帝;

六子載洵,過繼給嘉慶四子綿忻之子奕(訁誌)為嗣子;

七子載濤,過繼給嘉慶五子綿愉的六子奕謨為嗣子,後又改繼給奕譞的八弟奕詒為嗣子。
家譜文件
愛新覺羅姓氏字輩

愛新覺羅姓氏字輩

輩分與起名

愛新覺羅家族,生子取名成了一件複雜的事情,不過這也僅限於近支宗室。至於遠支宗室和覺羅,相對較少受到束縛。

在《愛新覺羅宗譜》中,乳名和小名隨處可見。像小明、小喜、小群、小桂、小柱、小貝、筱鶴;大力、大喜、大林子以及落柱、老疙瘩、老生打。人名中的數字,多數反映的是排行,如小四、小五、小九、二小、二福、二鎖、二喜、二秀;二慶、二肥、二胖、二鐵、三鎖、三福、三秀、三寶、三泰、三德、三壽、三珠、四保、五福、五全、五德、五齡阿、八寶、九齡。希望生女兒,就幹脆給男孩起名叫二鳳、芯蓮、牛妞。

有些名字,反映出長輩對子女夭折的憂慮,如釘鑄、鐵鎖、所林、拴柱、留住、保住。還有如漢人叫“狗剩”的,是想過往的妖精對這條小命不屑一顧。希望孩子長大結實、勇猛、有福氣,就叫石頭、石柱、鐵山、鐵柱、虎哥、順哥、遠福。

在遠支宗室和覺羅中,使用數字取名也是一個特點。多以孩子出生之時家中老人的年歲來取名,如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二、八十三,反映了人們延年益壽的願望。同時,這種方法無需高深的文化,簡便易行,琅琅上口。在《宗譜》中這類名字在300個以上,從五十起,一直到九十,九十以上較少。這些人也多數是無爵無職的,即使有爵職,爵不過奉恩將軍,職不過參領、佐領。

入關前,愛新覺羅家族按滿族習慣,從名字上分不出輩分。入關以後,康熙受漢族文化影響較深,給子孫取名也采用輩分字。他生有35子,除夭折的11子外,24個兒子一律使用“胤”字作輩分字,還規定兒輩為“胤”字輩,孫輩為“弘”。字輩,曾孫為“永”字輩。

1722年,雍正按照避諱的規矩,他的那些兄弟,再用“胤”字作輩分字就不合適了,於是一律改為了“允”字。惟一的例外是,後來怡親王允祥病逝,雍正的說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所以,特地恢複他的名上的“胤”字。

乾隆年間,皇六子永(王容)畫了一幅《歲朝圖》,進呈給孝聖皇後,乾隆帝的題詩中有“永綿亦載奉慈娛”一句。後來,他取其中的“永綿亦(奕)載”4字為近支宗室的字輩。1776年,又規定以後皇嗣取名,永、綿二字改用頤、曼,而別的人仍用永、綿作字輩。

1825年,從大臣選出的10個字中,道光帝欽定了“溥毓恒啟”4字,作為“載”字以下的字輩。1857年,鹹豐帝又續擬了“燾閭增祺”4字,作為“啟”字以下的字輩。

清朝宗室的字輩,前後計有14字:

胤弘頤曼奕載溥毓恒啟燾閭增祺。如果以努爾哈赤為第1代的話,那麽皇太極是第2代,福臨是第3代,玄燁是第4代,以後玄燁這一支係,胤 (允)字輩是第5代,弘字輩是第6代,永字輩是第7代,綿字輩是第8代,奕字輩是第9代,載字輩是第10代,溥字輩是第 11代,毓字輩是第12代,恒字輩是第13代,啟字輩是第14代,燾字輩是第15代,閭字輩是第16代,增字輩是第17代,祺字輩是第18代。

1937年,溥儀又增:

“敬誌開端,錫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為“祺”字以下的字輩。

那些支派較遠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輩。如豫親王保泰的後人,“載”字輩改用“常”字,“溥毓恒啟”字輩,分別用“鬆柏清國”4字。

在宗室中,皇帝親兄弟的子孫出生後,要奏請皇帝來取名。還有奉旨改名的,至於對廢宗室的改名,則具有懲罰的意味。雍正下旨八弟允祺改為“阿其那”(意味狗),九弟允糖改為塞思黑(意為豬),允祺的兒子弘旺改為菩薩保。對原廢太子允礻乃的兒子弘皙,乾隆帝把他開除宗籍,還改名為四十六。

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族失去了統治民族的地位,愛新覺羅家族的特殊地位動搖了。在特定的社會政治形勢下,民國初年出現了滿人更改姓名的現象。(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idearibbon 回複 悄悄話 Can we write paper in english http://www.idearibbon.com
idearibbon 回複 悄悄話 This paper is long , but still a good one. By idearibbon.com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