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
2008 (1)
2013 (86)
2014 (110)
2016 (55)
2017 (77)
2018 (80)
2019 (90)
2020 (50)
2021 (93)
2022 (71)
2023 (64)
2011年7月5日
經過一天一夜的海上航程,我們抵達了此行的第一個停泊港岸:山坳裏的小城鎮——Ketchikan。這裏的愛斯基摩原住民認為林莽之中藏匿著保佑他們的神靈。居住於山林海濱,依賴於捕獵和漁業謀生,他們用樹木雕鑿出造型各異、高高矮矮的神氏圖騰柱,奉為不同意義的保護神的像征,矗立於住宅和各個族群勞作或祭奠的場所,祛鬼避邪,為族人們祈求平安、增福增壽......而今日,這些滿山遍野鱗次櫛比的圖騰柱,在我們現代城市居民的眼中已淡化了神意,更具藝術氣息,成為這一方水土中風格獨特的環境點綴與裝飾。
質樸的山城景色,簡單平靜的生活氛圍。
這是小城裏一處規模不大的土著民博物館,其中的各種館藏(當然,除了我們這倆活人和其他參觀者不算)展示了本地原住民早期製作的各種圖騰和他們的謀生境況:
離開博物館,我們前往參觀了本地一個養育白頭鷹和三文魚的養殖科研基地:
基地記錄中最大隻的白頭鷹,它的翅膀完全展開的幅度竟可以如此寬闊!
基地飼養的幾隻白頭鷹。
阿拉斯加海域河流中常見的魚種模型。
這裏展示了三文魚的成長過程。講解員告訴我們:在這裏孵化養大的三文魚放歸大海後(魚體內埋有芯片),會不屈不撓地曆經千折百次逆波險浪返回此處產卵,許多在歸途中被其他魚類或動物吞食或死於惡劣天氣......我以往認為最“無腦”、智力最低下的魚兒,原來卻有著這般的執著和頑強,這般鮮明的歸宿感、這般堅定的目的性,是許多我們所謂具備最高智商的人類都遠遠不及的啊!
阿拉斯加的溫帶雨林:
步履匆匆,下一個景點我們搭乘當地公共汽車來到圖騰公園遊覽:
這家夥如果還活著,我們是斷斷不敢接近它滴
這是一處原著民集會和祭祀的場所。
水畔人家:
傍晚,我倆拖著疲憊的雙腿回到遊輪上:
沐浴去征塵,更衣後赴餐廳填飽肚皮。
補充了足夠能量之後,我們去集體蹦迪,為這愉悅的一天畫上句號!
謝謝瀏覽,敬請期待續篇的更多精彩!
W.Sir新年好!任世界風雲變幻,任別個上天入地,我仍然在凡世間閑庭信步...
是啊,我把新浪2011年發的博文搬運過來滴。時間過得好快,不覺中已又是幾載春秋冬夏~
我長了張娃娃臉,遠看變化不大,近覷就暴露年齡啦。:)
你們還想到在阿拉斯加的逍遙,
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