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白鶴的BLOG

日子是流動的河水,記憶是沉在水底的石頭。
個人資料
逍遙白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春遊奧地利(2)仙樂飄飄的藝術之都

(2016-11-19 13:52:53) 下一個

文/逍遙君(本博主的先生)

攝影/逍遙白鶴夫婦

 

維也納是音樂家的搖籃和天堂。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會是。海頓,莫紮特,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舒曼,李斯特和施特勞斯等人從各處來到這裏破繭化蝶,從歌手、琴師和作曲家脫胎成為音樂藝術大師和巨匠。令人歎服的是他們那時少有相輕的惡習,雖然都在同一圈子裏打拚,很多人依然結為好友。他們相互尊重、提攜、學習和借鑒,最後都將自己不朽的音樂留給了人間。有趣的是,羽化登仙之後,他們的靈魂依然紮堆結伴。君若不信可去維也納中央公墓看看,大師巨匠們在那裏相擁長眠,給喜愛音樂的後人們留下了一處世代膜拜的聖地。

 

我純粹是音樂門外漢,連五線譜都不認識。隻是在閑暇時聽聽自己喜歡和收藏多年的交響樂、等,同時也對產生過藝術大師和巨匠們的時代背景頗感興趣。這次去維也納,自然也想找一妙處欣賞當地音樂家演奏維也納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作品。 

 

到過維也納的遊客,可能都在那裏的街頭巷尾遇到過妝扮成莫紮特時代人物的帥小夥們推銷各種音樂會或歌劇演出的票子。相當“湊巧”,正在商議晚上去哪裏欣賞一場音樂會,我倆就在在維也納藝術博物館門前也碰上了兩位身著紅黑色古典燕尾服的山寨版“莫紮特”和“海頓”先生。二位穿越打扮的“大師”彬彬有禮地向我們推銷奧爾斯伯格宮(Palais Auersperg)室內綜藝音樂會的入場券。這場節目規模不大,但形式多樣,有弦樂演奏的名曲、演唱的著名歌劇片段,外加幾段芭蕾舞。票價也還算公道(4080多歐元,不包括晚餐)。經過一番短暫而不乏愉悅的討價還價之後,“莫紮特”先生欣然同意以優惠價賣給我們兩張VIP(前三排中央座位)的票。

 

維也納的奧爾斯伯格宮建於十八世紀初,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建築(那個年代建造的歐洲豪宅大抵都是類似風格)。原為某豪門大戶所建,後來被皇家買下。建築精致華麗,室內陳設金碧輝煌而又不失典雅。這裏先後曾有兩位奧國王子居住過。當然,作為一座皇親國戚曾經的行宮,這算不得十分特別。但要論起這裏曾經有過的盛事,那可真是非同小可。王子們當年曾聘請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莫紮特和約瑟夫·海頓二位古典主義音樂鼻祖在這裏指揮,甚至首場演奏過他們一些如雷貫耳的新作品呢!


黃昏時分我們走入了宮門。穿過大廳,鋪著紫紅色天鵝絨地毯的大理石台階將我們引到了盡頭,那裏便是宮中的小型音樂廳了。隻見各國觀眾們安安靜靜地魚貫而入。這間音樂廳規模不算大,但因高聳的拱頂、垂吊的多個巨型水晶燈而顯得莊重深邃。走進去的一刹那,“宮廷小樂隊、弦樂四重奏、室內樂”,以及“音樂大師”這些對我來說曾經是那麽遙遠而生疏的字眼頓時立體化地呈現於眼前,伸手可及,並且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坐在精雕細刻並蒙著金色織錦的座椅中,望著頭頂上發出流水般柔光的水晶吊燈和台上的紫紅色天鵝絨帷幕,感覺時光已經倒流,自己仿佛是穿越到了年少時讀過的那些歐洲古典文學名著裏的某些章節裏 ……

 

那晚的音樂會是由維也納市民交響樂團的幾位音樂家演奏的。通常的弦樂四重奏(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被加上了一把貝斯和一架鋼琴。演奏水平堪稱一流,但並無超常發揮。這種為旅遊觀光客們安排的,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的慣例音樂會,不免摻雜了些許商業化的意味。音樂家們矜持而友好地演奏了莫紮特,小施特勞斯,和貝多芬的幾首氣氛熱烈而歡快的名曲。因為耳熟能詳,引起了在座聽眾們很大的共鳴。

 

身穿燕尾服的音樂指揮先生有著一顆碩大的頭顱,他那隨著旋律而飛揚的獅鬃般的蓬鬆卷發使我聯想到在繪畫中見過的貝多芬。而那雙靈巧揮舞雙臂時不時地把禮服的下擺拽起,讓他看起來像是飛翔在維也納藍天裏的一隻春燕。 我的腦海裏一下子冒出了那句唐詩“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在動人的樂曲聲中我閉上了雙眼。指揮先生似乎從那隻燕子幻化成了神奇的阿瑪迪斯;而後又變成了擁有“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盛名的海頓...... 是啊,這些代表作品是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的顛峰,而顛峰是用來被後人仰望和攀登的,恐怕已無人可以超越。有心人不妨一試,或許可曇花一現?或許會跌落深淵?

 

音樂會在各國聽眾們意猶未盡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音樂家們退場後我站起身來,低頭一看,發現“皇家”織錦座墊因為與市民百姓的臀背摩擦已經褪去了昔日的金色光彩,並且還出現了好些破綻。無獨有偶。一位坐在我們前排衣著入時,但不顯招搖的中年男士似乎也有同感。他在站立後也看了一眼他的座椅並且還微微地搖了搖頭。當他抬起頭來時,目光恰好與我相遇。心有靈犀,相視一笑,兩個陌生人用理解的目光代替了握手。我說了句,“It's the economy. I thought so, too. 他微笑著答複我,還對他身邊的女士輕輕地抬了抬眉。

 

走出音樂廳時我悄悄地對自己說,歐盟“人民公社”早晚會散架。但願那時藝術家們的生活別受太大幹擾,美麗而平靜的奧地利不會被拖入尷尬的經濟泥潭。

 

聽眾逐漸散去,我們也慢慢地走出了宮門。兩個人的身影被路燈一點點地拉長,漸漸融入了維也納迷人的春夜。

 

圖1.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坐落在歌劇院環路二號 (Opernring 2) 的歌劇院建於1869年,落成後上演的第一場歌劇是莫紮特的《·喬萬尼》

圖組2. 歌劇院內景:

 

 

我們參觀時,舞台上正在為當晚的演出裝置布景......

 

我倆在歌劇院前廳供遊客拍照的古典歌劇服裝架子上留影,是不是很有趣:

 

 

圖組3. 維也納市民公園,及園內的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金像音樂之門

 

 

 

 

圖組4. 維也納市中心莫紮特塑像前的巨大音符:

 

少年英俊莫紮特:

(大概需要有人定期為莫紮特“洗澡”,白色大理石塑像上落了許多鳥的排泄物,令人不忍近覷春遊奧地利(2)仙樂飄飄的藝術之都

 

圖組5. 奧爾斯伯格宮

奧爾斯伯格宮的正麵景觀。宮內的室內音樂廳對外開放,此處常有音樂會舉行。

 

 

 

 

兩位從芝加哥遠道而來的聽眾站在宮中室內音樂廳前的台階上。

宮中室內音樂廳的舞台。演出時不讓拍照和錄音,我們隻好在中場休息時拍一下譜架和鋪有紫紅色天鵝絨墊的座椅。

 

圖組6. 維也納中央公墓:

墓園入口處。這個景點本來沒有在我們計劃以內,我的老朋友、維也納中餐館老板——原總政歌舞團男中音歌者趙忠山先生推薦並駕車陪同我們到此一遊,十分感謝他的好主意。他說,一般的旅遊團觀光景點不一定包括這裏,但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特別是音樂界人士來到維也納一定會到此朝聖,感染大師們的靈感與仙氣......

音樂家墓園中的勃拉姆斯陵墓。雖然靈魂已經出竅,大師仍在撓頭寫作。

與其相鄰的是小施特勞斯陵墓。他的大理石胸像前刻有跳華爾茲的小天使和象征音樂源泉的少女和水罐。(還記得法國畫家安格爾的《泉》嗎?)小施特勞斯的父親和弟弟也葬在附近。

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弟弟約瑟夫·施特勞斯之墓。

舒伯特之墓。他的矮小身材 (157cm) 在繆斯女神的襯托下被刻畫得栩栩如生。據說此兄豁達陽光,且又大大咧咧,獲朋友所贈綽號一大堆。其中最為有趣的一個外號應是“他付賬嗎?” 此稱來源於飯局。據說每當老朋友在餐桌上向他介紹新朋友時,舒伯特總是先問這句話。

蒼鬆翠柏圍繞著肅穆的貝多芬陵墓。墓前放滿了鮮花。

 

 

瑞士遊記:少女峰,玉潔冰清的世界敬請各位朋友繼續關注我們歐洲遊記的更多精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逍遙白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
謝謝,維也納濃鬱的藝術氛圍十分令人陶醉! :)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景美,人美,音樂美,美不勝收!
逍遙白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崔澍泉' 的評論 :
謝謝來訪,很高興與您分享!
崔澍泉 回複 悄悄話 音樂之鄉、令人向往;音樂聖地、使我敬仰;所采之景色,怎一個美字了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