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
2008 (1)
2013 (86)
2014 (110)
2016 (55)
2017 (77)
2018 (80)
2019 (90)
2020 (50)
2021 (93)
2022 (71)
2023 (64)
鄭榕著
叢書名:北京人藝經典文庫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09-01
涉足戲劇
1941年有人來對我母親說,他在日本憲兵隊裏看到了我大哥的名字。明知是訛詐,可我母親還是嚇的連夜從天津搬回了北平,淪陷後這裏已改稱北京了。
闊別三年,北京已經完全變了樣子。鐵獅子胡同軍閥時期的執政府改成了日本憲兵隊的司令部,街上來來往往有很多日本人。電影院裏放映日本影片,美國片被禁演了。放映期間經常會突然中斷,從入口處走進幾個帶呢帽穿雨衣的人,兩隻手插在口袋裏,邁著徐緩的步子,用陰森的目光挨個掃視一排排觀眾的臉……
這次搬回來,我們是在北城交道口租的房子,這附近除了一排矮小的店鋪外看不到任何繁華景象。冬季日暮,隻有一兩盞半明不滅的昏黃路燈在半空搖曳。狂風怒吼,橫卷起大街小巷裏的浮塵與碎屑。馬路上鮮見行人,哪家店鋪門外的收音機擴聲器裏傳出王佩臣唱的鐵片大鼓《王二姐思夫》,如泣如訴,惹人傷感、慟人心魄……
一次,晚飯後我到北新橋終點站乘坐電車,前後車廂裏隻有我一個乘客。車剛啟動,外麵就飄飄揚揚落起雪花。下一站,上來一個老者領著個年輕女孩,我忽然覺得眼前一亮:那女孩衣著素樸,麵孔秀麗安詳,散發著聖母般超然的神情——那一刻我屏住氣,一動不動地望著她,周圍的寒冷、黑暗仿佛都遁去,都被她的美麗照亮!在這個暗淡寂寥的城市裏,她聖潔的、嬌嫩的麵龐仿佛籠罩著一團柔光——讓我聯想起《洛神賦》中的詩句:“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我忽然被凡間有這樣的生命之美而感動,心裏悸動起青春、活力或是說不清的某種興奮。突然,車到站了,老者和女孩下了電車,我用目光追蹤他們,才看清那位老人身著一件用俄國舊毛毯改製成的大衣,應該也不是富裕人家……雪下得更大了,大街上除了紛飛的雪花便是無窮無盡的黑暗,一老一少的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電車車輪和鐵軌單調的摩擦聲把我召回到現實裏,黑漆漆的車廂又隻剩下我一個乘客,孤單和寒冷又從四周入骨地襲來……
我大哥就讀於輔仁大學。我入了崇實中學高中二年級做插班生,那是所美國長老會辦的學校,原校長是美國人萊以庭牧師,北京淪陷後他隻能當老師授課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進校接管,更名為市立十中,所有美國人都被遣返歸國。學校增設日語、讀經、國術等課程。校內開辦有一間印刷廠,不少貧困學生可以半工半讀。知學習不易,往往貧困生學習更勤奮,學業成績多高出我一截。
城裏有個北京劇社,1938年成立至1945年停止活動。1940年他們首先把《日出》的第三幕“妓院”的戲搬上了舞台。扮演妓女翠西的是舒潤華,為了出演這個角色她失去了一所兩進院的四合院房子。原來,她是八旗後裔,當初她的祖母曾贈送給她們母女在西城豐盛胡同裏的這所房子,就因為她扮演了妓女翠喜這個角色,認為有辱祖德,對她大發雷霆,一怒之下把房產也收回了。那時名演員石揮也在北京劇社,他曾帶領女扮男裝的演員到八大胡同的妓院裏去體驗生活。《日出》裏的“打夯歌”和“日出”主題歌也是他譜寫的。他當時還為中國版的《茶花女》譜寫了全劇的配樂。1935年陳綿先生曾為中國旅行劇社導演了直譯的《茶花女》,在協和禮堂上演時票價一元錢一張。十年後,陳綿又為北京劇社導演了改編成中國故事的《茶花女》,曾在北京飯店和長安大戲院多次上演,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惜這些演出我都未曾看到。我還錯過了另外一次寶貴的機會:1943年我離京出走後不久,演技派演員石揮曾攜他在上海孤島贏獲“話劇皇帝”盛譽的兩出大戲《秋海棠》和《大馬戲團》來北京演出。那次於是之去看過,石揮是他的舅舅,也是他表演藝術的啟蒙之師。以後於是之也扮演過《大馬戲團》裏的男主角慕容天錫。石揮是位傑出的話劇演員,他對體驗生活有相當獨到之理解。於是之日後的表演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啟迪。
1941年,我觀看了北京劇社演出的《日出》,激動不已。年底見到“四一劇社”招考演員的消息,便馬上報了名。考試在中南海裏進行,主考官是陳綿博士。陳綿是晚清郵傳部尚書的兒子,早年留洋法國,娶了一位法國夫人,30年代為“中旅”翻譯導演過不少名劇,晚年頗為潦倒。當我接到被錄取的來信時,非常高興。“四一劇社”的主創人員是從北京劇社分流出來的,有陳光、顧嘉恩、鄭天健等人。第一個上演的劇目是曹禺的新作《北京人》,我加入時排演工作已近尾聲,分派我演了個了最後出場的警察。公演地點在北京飯店大廳裏臨時搭建的舞台。觀眾很踴躍,座位都坐滿了還不夠,場內又添加了一些折疊椅。
公演的那天,我老早就到了後台,請人給我化妝。後台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新奇:風車怎麽搖響、鴿哨怎麽發聲、胡子怎麽個粘法……什麽我都想問個明白,因此惹起別人的厭煩。遭到社長申斥後,我管住嘴巴,悻悻然躲到角落裏去候場。快到劇尾,我伴送江泰出場了。上台後隻覺得眼前五顏六色的燈光直晃眼,腳下仿佛騰雲駕霧直打飄,台詞都不知道怎麽說出去的,下了台半天還麵紅耳赤、激動異常。當時,北京的話劇觀眾麵比較窄,大多是買不起票的中學生,第一期隻公演了三場。
1942年夏天,“四一劇社”組織了一次暑期小劇院演出,降低票價招徠正在放暑假的中學生觀眾。劇目有《雷雨》、《日出》、《天羅地網》等。劇社派我出演《日出》中的流氓黑三,這是我首次擔任一個正式的角色。排練中我兢兢業業,把它看作一件頭等大事。像這樣的流氓人物,我在天津時見過不少,扮演這樣一個角色還是有信心的。劇場是在西單商場旁邊的飛仙電影院裏,賣座情況並不理想。有時,開幕前我們還坐在劇場前廳數觀眾,人數夠二十以上再開幕。通過這個角色,劇社的人對我有了新的看法,承認我還是能演戲的,而且認為我善於扮演反麵角色:下一次就分派我演《正在想》劇中的哈哈笑(是一個拉洋片的賣藝人)、《紅樓二尤》裏的賈璉,還打算讓我扮演《家》中的克定和《秋海棠》裏的督軍。後兩個角色我未能參加演出,因為那時我已經決定離家去後方了。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占了天津租界,將銀行存款一律換成偽鈔。我家原來靠大伯父給的一筆錢存在銀行裏取利息為生,至此徹底破產。日本帝國主義拉長了戰線,物資匱乏,就對中國進行瘋狂掠奪。當時的北京糧食奇缺,居民實行配給製,每天要排長隊去買“混合麵”。這種麵裏頭摻雜著穀糠、花生皮等二十六種雜物,吃到嘴裏咯吱作響,難以下咽。每天都能看到不少人餓死在大街上。傳染病也隨之而起,常看到卡車裝滿死屍拉到城外去火化。一旦發現有“虎烈拉”(即霍亂,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為防止病情擴散整條街馬上封鎖,有時還放火燒房。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前幾年耀武揚威的“大日本皇軍”逐漸也渙散了軍心,經常有日本軍人喝醉酒在大街上嚎哭、亂唱……此時有大批青年學生從敵占區逃亡出走、有的投奔了西山的八路軍,也有些人奔往西安、重慶。
我的家庭生活隨之也發生了突變。由於經濟拮據,除了一名多年的老仆外,其他傭人都辭退了,我母親自己承擔了全部家務勞動。不得已,接連變賣衣物家具,桌上的飯菜也愈加淡寡。我母親是最早開始吃上窩頭和鹹菜的,因為難以維生,我們常看到她麵帶愁容、唉聲歎氣……先是我在輔仁大學曆史係學習的大哥多次提出要離家出走,我母親總是不舍得。隨後,我又提出來自謀生路,因為減少家庭負擔已是勢在必行。1943年,我和我的弟弟終於先後離家,投入社會,開始了個人奮鬥的闖蕩生涯…….
出走前,高中畢業後,我考入北平國立藝專西畫係。當時一年級的主任是楊凝(左輝),開始主要學畫素描。班裏同學不多,大家相處得很是融洽。有一位名叫王心潛的女同學,是東北人,衣著比較講究,聽說已婚。她平時挺靦腆,很少說話。有一天,她讓另一個和她要好的女同學告訴我,她在圖書館裏等我,有話要對我講。我不知何事,便按時去了。我見她一個人獨坐在桌旁,手裏拿著張報紙半遮著麵龐。我坐到她對麵。她細聲細氣地對我說:“聽說你要離開北京了,我們很羨慕你……你能有這樣的機會,把我們也帶走吧……”我對自己的未來都不能把握,沒能答應她的請求。兩個月以後,我在西安戰時幹部訓練團(簡稱“戰幹團”)受訓,過上了士兵生活。一天,我們正在露天舞台上為籌備一場戲劇演出裝台,見到一位剛從北京來報到的藝專同學,他告訴我:“你知道嗎,王心潛已經病故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到她還那麽年輕、那麽嬌柔,竟去了另一個世界,我忍不住趴在舞台的水泥地上痛哭不止……
我在大後方沒有熟人,行前聽說崇實中學有兩個同學剛從西安回來,我便到其中的一人家去打聽如何走法。那個同學說,“你預備好行李,走時我再通知你。”過了一個月,我又去找他,他指著屋裏的兩個陌生人對我說:“你買明天去河南商丘的火車票,這二位和你同搭一趟列車,你們在火車上不要坐在一起,不要談話,下火車後他們會帶你通過封鎖線去後方……”
辭行的那天,母親沒有出門送我,她隻是默默地把我所有的衣服都疊放進行李箱,還給我帶了兩床棉被,一床褥子,一條毛毯……這些衣物在我出走不到兩三年間就幾乎大部分都被丟失、變賣光了!
我大哥親自送我到火車站,在火車上道別時他緊緊握住我的雙手鼓勵我,眼中噙滿熱淚。當時我滿懷興奮顧不上傷感,萬萬沒想到這竟是與大哥的訣別。1945年日本投降後,我才在重慶和北平的家裏通上信,那時才得知我大哥已經在不久前因肺病醫治無效故去了,他僅活了23歲。我家的三個兄弟裏,大哥樣貌最英俊,性格爽朗,頗具才華。大哥生前擅長畫水粉畫,特別是繪畫飛機、軍艦,日本投降後,他的繪畫作品曾在王府井文具店的櫥窗裏陳列並出售過。為了畫畫,他從舊書攤搜集了大量的外國戰時畫報。我和我弟弟(後來畢生從事裝幀設計)喜愛美術都是受到他的影響。可惜他生不逢時,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藝,舊社會的貧病過早熄滅了他的生命之光……
我的童年生活是平庸的,若不是戰爭和社會的動蕩把我推向大千世界,恐怕不過是個在富人大鐵門裏寄居的庸人……
19歲,我開始踏入了萬花筒般變幻的人間。
-更多內容待續-
急脾氣哈,我今天又發了兩段,請閱。 :D
謝謝來訪! 我抽空再續
謝謝你!這麽說你是名副其實的人藝之友。:)
說來慚愧,我遠嫁美國以後很難周到地照應老人了,會盡量多回去看看。
你好!我也是奶奶家在那裏,我父母下放勞動期間,我曾經在大二條小學讀過幾年書,那裏的小學同學很多年以後還聯名一起給我寫信呢,好溫馨啊...
老爺子演什麽是什麽,屠夫裏麵,坐在輪椅上,不帶挪窩的,就和朱旭老爺子一起,愣是把一出戲演得活靈活現 。
現在人藝的老人不多嘍,您多費心,讓老爺子硬硬朗朗的活過他一百二十歲。
歡迎你常來做客,北京老鄉 :D
謝謝太行有心人!
他們那代人一生曆經了戰亂、政權更替、政治運動種種。命途多舛,確實不容易......
鄭榕(1924年-),安徽省定遠縣人。中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演員、導演。1942年,就成為話劇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第一批主要演員。話劇代表作品《茶館》、《雷雨》,電視代表作品《西遊記》的太上老君、《唐明皇》的姚崇、《三國演義》的孔融。
話劇作品
《茶館》飾 常四爺
《日出》飾 黑三
《龍須溝》飾 趙大爺
《雷雨》飾 周樸園
《布雷喬夫》飾 布雷喬夫
《虎符》飾 侯贏
《膽劍篇》飾 伍子胥
《武則天》飾 裴炎
《丹心譜》飾 方淩軒
電影作品
《茶館》飾 常四爺(話劇改編電影)合作演員:於是之、藍天野、黃宗洛、林連昆、童超、牛星麗
《周恩來》飾 董必武 合作演員:王鐵成、鄭小娟、張克瑤、劉懷正、盧奇、張雲立、劉錫田、高長利、鄭振瑤、張玉善、王希鍾、劉群、顧嵐
《龍須溝》飾 趙大爺 (話劇改編電影)
電視劇作品
《西遊記》(1986、1999) ——太上老君 合作演員:六小齡童、馬德華、閆懷禮、徐少華、朱龍廣、遲重瑞、王忠信
《唐明皇》(1992) ——姚崇 合作演員:劉威、李建群、嚴敏求、朱琳、李如平、牛星麗、王衛國、王冰、楊冪
《三國演義》(1995)——孔融 合作演員:孫彥軍、鮑國安、陸樹銘、李靖飛、楊凡、張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