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囈語

什麽時候發現興趣才不會太晚?
正文

框架

(2006-01-08 10:36:31) 下一個

“新的未來的科學,需要一個哲學指導下的新框架。而這個新框架,不可能是同這些垃圾和乞丐爭鬥的結果。必須是一個相對長時期的思考,潛心論證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不可能在同垃圾和乞丐們爭鬥過程中完成。”我需要一個新框架,對於我的今後走向。但不用苦苦思索非得馬上得到答案,其一:因為對未來的無知會導致答案中不成熟的部分,既而使它變得沒有任何價值,甚至帶來負麵價值。其二:答案中有用的部分也不是幾天,幾星期可以構造出來的,也許早已潛在性格裏。其三:總體的,霧裏看花似的輪廓還是必須有,主要用於審查behaviour,也避免自己過分的胡思亂想。 輪廓是:會三種語言。 母語是根基,不斷地吸取養分;英語是枝丫,不斷的延伸意味著不斷的經曆;另一語言嘛,目前還不知道,就是樹上的鳥巢,這是樹的另一個生命* 生活其實最沒意思寫下,無非就是每個平凡人現在的生活,每個人都大同小異。吃飯,睡覺,工作,休息所希望的是,其一:每到一處,都能安全著落,安營紮寨,保持自己的個性,也融入那片風景。不能好好適應,隻能瞎折騰自己,哪來時間幹其他了呢。

其二:感情上融洽,不一定非得需要家庭,但一定要有朋友,當地的,家鄉的,工作上的,純玩樂的,同輩的,年長的,不同朋友有不同交流的方麵,忠誠最重要,開心最重要。

其三:有好的一生伴侶,自己是不太可能會有紅粉知己了,已有的姊妹非常的貼心,雖然各據天涯,話題也不多。而異性之間又是不可能會有純友誼的,不想紅杏出牆的話,就隻能保佑未來的白馬王子就是意中人了,這麽說有點幻想,不管啦。其四:有自己為之奮鬥值得奮鬥的東西,並且一直在努力。這就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一些錢可以滿足的了,而是那條路,有著“精神世界”在那裏的足跡。可以是數字,是想法,是機械,是文字,是ART,是音樂(做夢中);是過程,還有結果。要一輩子都在做的事。其一:好好孝敬父母。世界上什麽人對你最好,就是給了你生命的人。 

其二:走走,跑跑,停停,沒有翅膀飛飛是不可能的了。很簡單,親身感受是全方位的徹底的感受,地球上都是人,到處走走有啥不對,前提是要有毅力掙錢(包括省錢),AND HANDLE MYSELF.其三:告訴自己,BE ON THE EDGE OF DANGE EVERYDAY , HOWEVER , TOMORROW IS BRANDLY NE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