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風細雨的隨想曲

住英多年有許多隨想在此分享
正文

德語媒體:麵對中國 德國幾乎無牌可打

(2025-11-19 08:11:18) 下一個

《科隆城市報》發表評論稱,在對華依賴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柏林在與北京的較量中已近乎毫無籌碼。而此次克林拜爾的中國之行,就是這種無力感的展示。《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中國企業在德國進行戰略布局的同時,德國經濟界卻嚴重缺乏戰略眼光。《科隆城市報》評論稱,基民盟籍外長推遲出訪中國的行程之後,社民黨籍的德國財政部長克林拜爾開始了北京之行,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外交動作。但更為糟糕的卻是,這位財長在北京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籌碼。這篇題為《克林拜爾在北京:幾乎無牌可打》的評論寫道:“有一個事實眾所周知,但卻有必要反複強調:德國的繁榮機製建立在三根支柱之上,安全依靠美國,廉價能源依靠俄羅斯,而德國產品的銷售則依賴中國。隨著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第一根支柱已經搖搖欲墜,而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之後,第二根支柱也已不複存在。更為令人遺憾的是,第三個支柱的情況也同樣不容樂觀。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堅信,在全球化時代,經濟上錯綜複雜的相互依賴將會使政治趨於緩和,並最終帶來和平。然而,現如今,貿易政策卻淪為了超級大國的政治施壓工具。克林拜爾的中國之行就是這種政治大背景的一個投影。聯邦政府內部缺乏相互協調,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問題在於,基民盟籍外交部長瓦德富爾遭到中方冷遇,進而決定取消北京之行之後,克林拜爾本來也應當取消行程,否則隻會給外界留下聯邦內閣可以任人挑撥離間的印象。” 《科隆城市報》的評論寫道,瓦德富爾因為批評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所作所為而遭到北京的冷遇,而相比之下,克林拜爾的表述則要審慎得多。這也正是問題所在,德國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向北京施壓的籌碼:”事實上,克林拜爾的一係列表述都是無力感的外現。他呼籲中國,為結束俄烏戰爭付出更多的努力。而現實卻是,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正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堅定盟友。德國副總理兼財長克林拜爾還強調,中國方麵注意到了德國對稀土供應問題的擔憂。而事實卻是,中國看到了德國人的恐慌。畢竟,中國對德出口已經是德國對華出口的兩倍。盡管德國仍是歐盟內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中國手中握有一係列施壓武器,而克林拜爾手中卻無牌可打。他至多隻能發出威脅稱,德國會密切關注台海局勢。但可以預見的卻是,一旦中國對台灣發動進攻,德國又能做什麽呢?幾乎什麽都做不了。”

見鏈接 https://www.dw.com/zh/%E5%BE%B7%E8%AF%AD%E5%AA%92%E4%BD%93%E9%9D%A2%E5%AF%B9%E4%B8%AD%E5%9B%BD-%E5%BE%B7%E5%9B%BD%E5%87%A0%E4%B9%8E%E6%97%A0%E7%89%8C%E5%8F%AF%E6%89%93/a-7479246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8eoqsfr 回複 悄悄話 德國目前的立場很難在兩大超級大國之間找到平衡點。像克林拜爾這次訪華,雖然試圖通過一些外交手段來討價還價,但幾乎沒有能夠直接影響中國政策的資源,尤其是對於台海局勢的表態,更多的是一種表麵功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