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人

創新,是我生命的底色;發明,是我靈魂的詩篇。
正文

《一隻蝴蝶,喚醒我對滕王閣的萬千思念

(2025-07-22 15:36:14) 下一個

《一隻蝴蝶,喚醒我對滕王閣的萬千思念》

塗向真(Tu Xiang Zheng)

今天中午,天氣涼爽,陽光溫柔。我獨自外出散步,走進一條花香四溢的小徑。淡紫的薰衣草在風中輕輕搖曳,幾株粉紅的月季悄然盛開,仿佛在訴說著夏日的心事。正當我俯身拍攝一簇小花時,一隻彩蝶翩然而至,停在花瓣上,輕扇雙翅,仿佛在向我展示它的優雅與靈動。我連忙按下快門,定格了這一瞬的美好。

憑著斑斕的外表,蝴蝶總是深得人們的喜愛,甚至是羨慕。無數才子佳人,都渴望像蝴蝶那樣,自由自在,雙宿雙飛。無數詩人也曾在紙上揮毫潑墨,用優美的詩句勾勒出蝴蝶的輕盈與浪漫。它們是春風的信使,是自然的舞者,更是文人筆下最溫柔的夢。

我尤愛清代方扶南所作的《滕王閣》:

閣外青山閣下江,
閣中無主自開窗。
春風欲拓滕王帖,
蝴蝶入簾飛一雙。

這首詩將滕王閣的千年風韻與春光的靈動巧妙交織,寥寥數語,情境盡現。尤其“春風欲拓滕王帖,蝴蝶入簾飛一雙”一句,仿佛春風也懂書法之美,悄然溜入廳堂中欲拓古帖,而那對翩然飛入簾中的蝴蝶,則仿佛是春意化形,輕盈若夢,令人心醉。

不知為何,此刻我竟情不自禁地想起故鄉的滕王閣。那座本應倚江而立、淩空翹角的古閣,在我童年時卻早已化作斷垣殘壁,唯有地基遺跡與石刻碑碣,沉默地訴說著它昔日的輝煌。父母常帶我去江邊走走,站在滕王閣舊址旁,看贛江水東流不息。長風浩蕩,我仰望空曠的天際,總忍不住想象:千百年前,這裏曾是王勃筆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之境。

那時的我年幼無知,卻隱約感受到一種文化斷裂後的遺憾。滕王閣不在了,但它的名字早已深植人心,它的詩篇早已穿越時空,成為我們江西兒女心中不滅的圖騰。或許正因如此,我對它的留戀並不僅僅出於對建築之美的惋惜,而是對一種文化記憶、一段家國情懷的深切眷戀。

如今旅居他鄉,每每思鄉情起,腦海中最先浮現的,依舊是那滕王閣的舊址,是青山與江水環繞的空曠高地,是詩句中不斷回響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那不是建築的輪廓,而是魂牽夢繞的文化原鄉,是我心中永遠的燈塔,亦是歸夢深處的溫柔鄉。

回程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灑在肩頭,微風拂麵,仿佛仍能感受到蝴蝶翅膀的輕柔掠過。而我的心,也像那對飛入簾中的蝴蝶,終有一天,會飛回滕王閣下,無論它是亭亭玉立還是隻餘碑影,我都願再一次站在那裏,任春風吹過,任往事如煙,再聞一回故鄉的花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