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國漫記6-劍門關

(2025-02-18 00:20:59) 下一個

成都附近好玩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大都在乘高鐵或者大巴一兩個小時的距離內。從成都到劍門關高鐵站,也是一個小時多一點。但下車後還要打滴大約四十分鍾,才能到劍門關。劍門關高鐵站頗有韻味,先聲奪人當仁不讓地掛上了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和他的塑像,似乎是告訴九泉之下的詩仙,蜀道現在已經不難了。還有一幅地圖,把附近曆史上著名的地方,特別是三國演義裏蜀魏征戰的地方,都標注出來了,引得人們下了火車,不急於出站,先在這些圖前駐足欣賞,回望一番曆史。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陳倉道,諸葛亮六出祁山經過的斜穀,漢中,定軍山; 魏延建議諸葛亮出奇兵偷襲長安要走的子午穀;陸遊寫過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給楊貴妃送荔枝到長安的荔枝道,讓人馬上聯想到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些都發生在這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周圍。

劍門關高鐵站

我對劍門關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久已,這次終於如願以償。早就聽說可以背誦《蜀道難》免門票,因為年輕時曾經背過,所以稍加複習,即可重操舊業。到售票處一望,果然有此項目,而且排隊的人居然還不少。近前細看,多數人都是在櫃台前對著美女服務員,小聲背誦,隻背給她一個人聽,恰似小弦切切如私語,偶爾卡殼,服務員還好心地給與提示。

排隊背蜀道難

輪到我背誦時,渾然不吝,高聲誦讀,字正腔圓地一氣嗬成,贏來一眾看客的叫好。倒不是為了省那百十來元的門票錢,隻是為了挑戰一下自己尚能飯否,看看離著老年癡呆還有多遠。

劍門關門票

劍門關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

史料記載,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裏,又見大劍山中斷處壁高千刃,天開一線,便在此壘石為關,以為屏障,稱劍閣,又稱劍閣關。後來諸葛亮出祁山,薑維北伐中原,都曾經過此地。劍門關是入蜀咽喉、軍事重鎮,曆史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蜀將薑維在此以三萬人馬擋住魏國大將鍾會十幾萬人馬三個多月,直到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成功,薑維才假投降給鍾會。

1700多年以來劍門關樓屢建屢毀,又屢毀屢建。現在的關樓是2009年仿明代建築重建的。這劍門關裏就是通向成都的道路。

劍門關內側

劍門關外,是魏軍進攻的一側。兩邊都是壁立千仞,無處可攀,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劍門關外側

除了看劍門關,背蜀道難,此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走一回猿猱道或者鳥道。天氣仍然是淅淅瀝瀝地下著雨,觀光車因此停運,我隻好走走停停,沿著觀光車道步行近一個小時,從關樓經柿樹坪,石筍峰,走到猿猱道和鳥道的入口,全程2.6公裏。猿猱道因天氣不好不開放,隻好去走鳥道。不能體會“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能去體會一把“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也不虛此行。

猿猱道在絕壁上蜿蜒,全長440米,離地高差500餘米,呈“之”字形沿懸岩縫而上,路寬處僅30厘米左右,窄處僅15厘米左右。

鳥道全程總長度2080米,最大坡度近96度,落差近400餘米,最窄的地方不足一尺,且許多地方頭上方有岩石伸出,必須彎腰前行,佛則頭就會撞到石頭上。所幸的是鳥道一側有木樁鐵鏈,走得時候基本上都是右手抓著鐵鏈,左手扶著山崖,彎腰低頭,才能站穩,因此也騰不出手來照相。好在因為下雨,遊人不多,不會前呼後擁,可以慢慢行進。費時大約一小時,走出了鳥道。進入鳥道前,在路邊的小攤上買了付線手套,避免了手上沾滿鐵鏈上的鐵鏽。

鳥道

從鳥道出來,走上懸空玻璃觀景台,腳下是萬丈深淵。

玻璃觀景台

走過玻璃橋後來到位於大劍山山頂,海拔1180米的梁山寺,傳說這裏是梁武帝出家的地方。在這裏出家,來打擾的人一定不會多。寺裏依然是新修的佛像,金光閃閃,熠熠生輝,看著讓人覺得晃眼。細看佛像下麵的牌位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基永固,繁榮昌盛,人民康樂,世界和平”。在許多寺廟裏都看到過這個牌位。拜佛時不禁心生疑惑,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嗎?怎麽也要靠佛來保佑了?口中念念有詞的自信哪裏去了?真有“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感覺。

佛像,排位

下山時乘坐索道下到遊客中心北門,然後打車到劍門關車站,乘高鐵回到成都站。在站上取了寄存的行李,稍等半個小時,便乘上了去重慶的高鐵。一個半小時後,便到了重慶。

重慶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