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吳淡如喜歡獨個兒去旅遊

(2012-09-30 04:24:48) 下一個

22吳淡如喜歡獨個兒去旅遊

巴頓

 

台灣女作家吳淡如小姐,有一年曾到雪梨來演講。我去聽過,很使我感動的。她的作品我也偶有從圖書館借閱,但未被我十分注意。

近日從Parramatta圖書館借來了五本書。其中四本都是講保健養生的,書名挺吸引人:什麽大蒜,大蒜我愛你!什麽脂肪肝四季飲食。因而借得很多了。拿回家一翻,都是一些食譜,或者是食療偏方。幾乎都東抄西湊,出版了騙錢的。大呼上當。隻有一本吳淡如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跡]寫得真切,如清泉如山間鈴響,我倒欣喜地很快讀完了。

一般來說,能夠使自已讀完的大約都是好書了。如艾米的長篇小說[山楂樹之戀]就是.該書讀完還湊巧買到一本,我就可以介紹給老婆看了。好書讀罷就有感想要發表,可是有關[山楂樹之戀]的評論一直都沒有寫。近期人很懶惰呀,長久不動筆了。今天是中秋節呀,吃了香港來的月餅了,高興了,就下了決心:從吳淡如開始,從讀書評論開始,改改這懶惰病吧。

吳淡如這本書的書名取得精巧了,叫人摸不透裏麵的內容。開頭我以為是戀愛故事哩,看後才知道是遊記。吳淡如這種寫遊記的筆調和格式也頗新鮮,很是精巧誠如吳小姐本人了。不過我讀著讀著,她的一些愁思與憂鬱一直在感染了我。從來得心應手如吳淡如者,竟也這樣壓抑,充滿了孤獨和離愁!可見人生絕對是不輕鬆的呀!

大概吳淡如工作太繁忙,她好勝心又很強,什麽事都要拚命地幹到最好。所以身心都往往非常疲憊了。每當她出去旅遊時,往往都是,身心交瘁的時候吧,難怪字裏行間的那些憂鬱了。也隻有獨個兒出去旅遊一番,才能消除身心的疲勞的呀!也確實如此,旅遊使她開心了,也長了見識了。旅遊使她逃離開工作的環境,使她聽到了她自已的真正的聲音。旅遊使她確認,這個世界比自已想像的要寬闊。旅遊證明了,人生決不會沒有出口。你會發現自己有一雙翅膀,不必經過任何人的同意就能飛

吳淡如說,恍惚間又到了安第斯山脈,搭火車,頭倚著窗,沿著紅赭色濁浪滔滔的安第斯河前進…….那些千年古城,那些寂寞樓頭,紙醉金迷的喧嘩世界與下著冷雨的陰暗街道,都是使生命發熱的光和火……

她說,旅行的記憶有時如醉酒,使我們得以暫時脫離痛苦現實。人生的責任總是日益沉重,不是想要走開就走開的。但無論如何,每一次說走就走的瀟灑仍然使我難忘,夢想的火未熄,仍在我心。旅行中的每一個驚喜,都是我平凡人生中的奇跡。

以上是她自序中的一段話。旅遊之前她一定是痛苦的,或者是煩惱的、疲憊的。旅遊回來,她有了豐滿的收獲,變得快樂而幸福。這正如一輛奔馳或寶馬,加滿了油,又可以暢快地奔跑,又可以撒歡了。

那末,吳淡如為什麽喜歡獨個兒出去旅遊?一位小姐,特立獨行,不是很危險嗎?要知道這個為什麽,最好去看這本書,或者讀我的下一篇書評。

2012,9,30 中秋節於雪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