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歲慈母喜喪日記[3]

(2010-11-06 17:31:47) 下一個

百歲慈母喜喪日記[3]

             Z J Barton


六月六日下午

下午與小越、山紅在家坐談。然後在疲憊中整理我原本留在母親身邊的物品、書籍、照片,以及幾十年來的信件。大半生的活著的證據都在。翻看故去的生活遺跡,真是感慨萬千!有小越、山紅年幼到長大的許多照片,非常珍貴。還有我的初戀愛人李克瀛寄來的信,以及我與她在新疆衛生廳工作時合拍的集體照。看著這些信和照片,幾十年前,我與她在烏魯木齊街頭,痛哭流涕,你送我走,走到了又我送她回去的纏綿緋惻的鏡頭,還有我和她躲在她辦公室裏緊緊擁抱、親吻的畫麵等等均曆曆如在昨天!......

晚飯我與山紅共歺,亞明與丁素萍在一起。歺後我散步去親家俞鏗康處把一幀我與小越的放大照片交給小越帶回上海。她明日上午離開東陽市。禮鬆、俞航、潘玲等當日即離開東陽,潘強離去較晚,但未能再敘。潘健妻及潘強妻等均離去。

東陽一天到晚都在蓋房子,風氣極差,衛生也搞不好。人人都隻追求小環境。但大環境不搞好,一切都枉然也。造訪朋友,先登樓,強迫你欣賞樓道上的各類垃圾、舊物、滿地汙穢、蜘蛛網迎賓、汙濁的空氣,還有門口的拖鞋、皮鞋、雨鞋陣,然後敲門,主人開門迎賓入室,但見室內一塵不染,滿屋生香,金碧輝煌。作為客人的我隻能驚歎中啞然失笑了。

義烏比東陽好,義烏的仿歐草地給人一股生機,義烏在發展經濟時很 注意環境的保護與改造,基本上沒有工業汙染。東陽仍然未脫山民作風,欠開化。最糟糕的是東陽把舊城區四周的良田山野都蓋成了樓房,樓房一直蓋到了山腳下,連山溝底也不放過,統統都是房子了。這樣一來,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山民們沒有了山民的原味了!豈非更糟糕!

見俞鏗康兩夫婦、呂鬥文兩夫婦、及潘健、潘強等都衰老得快。說明有錢、掙錢並非都是好事,反倒催人老。沒有良好的心態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怎不使人老?!

當晚十分疲勞,但又睡不著。往事與今事都在腦子裏徘徊。特別是母親的死因使我欲見謎底。

6/11/2010整理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