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韓寒的雜文與散文好過小說

(2010-11-26 22:30:30) 下一個

韓寒的雜文與散文好過小說

        巴頓

韓寒的雜文與散文還有評論文,都比他的小說寫得好。從他的雜文與評論中,更可以看出他己跳出了柏楊所指的中國人的醬缸,脫離了奴性與痞性,顯示著他作為新一代中國青年的自信,睿智與幽默。在這類文章中,他的誠實與天真,他的皇帝新衣式的說真話的熱情更躍然紙上。

讓我摘一段他在[通稿2003]序一中的話,供大家欣賞:'中國的教育是比較失敗的教育。而且我不覺得這樣的失敗可以歸結在人口太多的原因上,這就完全是推卸,不知道俄羅斯的經濟衰退是不是人口太少的責任,或者美國的9.11事件的發生是否歸罪於美國人口不多不少。中國這樣的教育,別說一對夫妻隻能生一個了,哪怕一個區隻能生一個,我想依然是失敗的。......往往學曆越高越笨得打結......而那些學文科的,比如什麽攝影、導演、古文、文學批評等等[尤其是文學類]學科的人,自豪地拿出博士甚至還加一個後的文憑,並告訴人們他在學校裏己經學了二十年的時候,其愚昧的程度不亞於一個人自豪地宣稱自己在駕校裏已經開了二十年的車。]

接下去,他在[語文的問題][學校的問題][招生的問題]等等這些雜文裏麵,幾乎把中國當前的整個育人流程中的弊端都痛斥了一番。可以說從根本上否定了基本上仍然是蘇聯模式的整個教育體製。以他的年齡來說,這無疑是難能可貴的。中國的知識分子,中國的大學生都可以說是博學如整座圖書館,然而企業老板往往不看好這些鴻儒大學士,往往不予錄用。而學費的高昂又使廣大工農學子對大學望而卻步。而社會的風氣卻仍然是假文憑滿天飛。凡此種種,在韓寒的評論文中均有涉獵。他的評論充滿生氣與生機,往往使人產生聯想,說明話沒有說完。決非大學教授的論文,旁證博引,蔚為大觀!然而使人越看越糊塗。

再如他的散文:[零下一度]中的[三個地方的三輪車]一文,讀來令人捧腹,然又使人不免淒然若失也。鄙人不善旁證博引,也不喜歡寫的文章太長,隻好就此打住了。罪過,罪過!

27/11/20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