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進入李存信傳奇的秘密之門

(2010-07-15 01:49:48) 下一個

進入李存信傳奇的秘密之門
---------評[舞遍全球]中的[序曲,一場婚禮]

                巴頓

李存信的傳奇以一場他父母的婚禮開始。作者對這場婚禮的描述是成功的。可以說是[舞遍全球]這本書的畫龍點睛之筆。人們讀了這篇序曲,就會對這本書產生興趣。這篇序曲贏得了讀者的同情與讚賞,它開啟了讀者進入李存信傳奇人生的神秘之門。也是這篇序曲,定下了李存信悲喜劇的基調。它本身就充滿傳奇色彩。

十八歲的新娘在出嫁時為什麽要惴惴不安?我可以確信,當後來李存信與瑪麗在天主教堂舉辦婚禮時,他們隻有快樂和幸福,瑪麗是斷然不會有什麽惴惴不安的。這就是症結之所在。

長期以來,中國的廣大勞動工農的命運是不能由自己作主的。他們唯一可以作主的,就是給統治者服勞役,曆盡千辛萬苦,藉以半饑不飽地、衣難蔽體地活過一生。當時的女性則更其悲慘。她們的婚姻往往掌握在撒謊成性的媒婆手中,把黃花閨女騙嫁給肢體殘缺而又心地不善的男人,而離婚又是不可想象的。這樣一來,女人剛結婚就陷入了悲慘世界有如狼窩有如地獄,直到老死。有的婦女不堪忍受,隻好上吊了斷一生。

她們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她們沒有靠山。她們隻有向寬厚仁慈的上天祈禱。而祈禱的求願卻又是如此低:隻求能吃飽飯。隻求丈夫是一個有雙腿、雙臂、雙眼、雙耳的功能正常的男人。存信的媽在出嫁時,擔心未來的丈夫會沒有良心,不喜歡她。而她最怕的還是自己沒有裹小足。她和別的農村姑娘一樣,這樣的婚姻機會隻有這一次,是無法選擇的。統治者的欺騙宣傳,在廣大勞苦大眾心中根深蒂固,使他們變得迷信、愚昧、醜陋而無助。這從存信對他媽婚禮的描述中充分被證明。

無依無靠的農民的迷茫、空虛、失落、無助和悲觀等等都通過婚禮的一些儀式反映出來。上天入地都無門呀!他們隻有通過那些虛幻的儀式的崇拜,以寄托對上蒼的期待。而這種期待的實現卻遙遙無期。而他們的儀式所化費的錢財帶來的債務要化幾年才能清償。隻是給他們悲慘饑餓的生活雪上加霜而已。

請看,什麽新娘得吃三大口飯,最後一口要吐到母親的口袋裏一些,她還要含些飯在嘴裏,直到婆家後才能咽下去。這樣她就一輩子都不挨餓。還有什麽把紅棗和粟子紮在筷子上取其諧音早立子,以期早生貴子等等,不一而足。當時中國農民的最大幸福是什麽?就是不挨餓!就是早生貴子。生貴子為什麽?守著土地麵向黃土背朝天勞動呀!似乎隻需兒子多就不易挨餓。

在另一些儀式中,例如要跨過木馬鞍,象征著在來生裏戰勝一切困難等等也反映了即便一直活在漫漫長夜般的痛苦中,他們依然對未來沒有喪失信心和希望,他們仍然要不屈不饒地活下去。然而,最充滿悲劇色彩的一幕發生了,瑞慶在跨過木馬鞍時不小心露出了那雙未被裹殘,仍保留著天然之美的大腳,她感到失魂落魄,一時失去了對前途的信心。她突然想尖叫:我要回娘家!她害怕她那幸運地保留著天然之美的腳會斷送了她的全部幸福。這其中包含著多麽大的悲劇因素嗬!現在想想,竟是如此無聊,如此不可思議!這一切是怎麽造成的?是誰造成的?

當然,存信的父母是偶然的幸運者,瑞慶遇到了一位善良、誠實、身體完整強健的丈夫。'咱姊夫胳膊腿都不缺!'這個天大的喜訊使新娘喜極而泣。而且夫家比娘家好。好在哪裏?僅僅是比娘家可以少挨些餓而己矣!可是瑞慶的娘卻己經覺得她的女兒夠幸運的了。她對女兒說,別哭,你去的人家有飯吃。你想一輩子窮下去嗎?看來,瑞慶娘家更苦!在當時,嫁個好丈夫,找個好夫家,是農村貧苦農女改變人生的唯一出路。

存信的父母是幸運的,新郎的麵容英俊,脾性誠實、謙遜。而新郎也被新娘的漂亮迷住了。這正如四天後瑞慶回娘家時她媽告訴她:別往後看,這裏隻有饑餓與災荒......她的命運在前方。她娘以為她的女兒將擺脫貧困了。

存信在序曲的結尾寫道,我娘看著她強壯的丈夫坐在馬車前麵,心裏感到幸運和自豪。她的夫婿看上去仁慈、體貼、寬厚有禮,像一塊岩石,可以依靠。盡管存信以後的敘述證明,瑞慶雖然嫁了一個好丈夫,但她仍然未能擺脫貧窮的命運,她仍然無力使她的兒子們不挨餓,她的兒子們以及她和她的丈夫,仍然不得不經常吃地瓜幹。我們總可以認為,瑞慶美好的婚姻是誕生李存信的唯一依據。也是李存信的悲劇變成喜劇的深層根源之一。

上帝將李存信這位芭蕾王子降生到瑞慶家中,然後上帝又將瑞慶這個家庭自然地與遙遠的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聯在了一起,後來又將休斯頓和墨爾本聯在一起。李存信的悲劇,這個一直吃地瓜幹長大的青島小農民的悲劇怎麽可能不變成喜劇呢?

這一切,隻有上帝,全能的上帝才能做到。而且撒旦也破壞不了。

14/07/20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