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巴頓紐西蘭遊記之九:陶波湖秋色賦

(2009-06-03 16:19:23) 下一個


               巴頓紐西蘭遊記之九:陶波湖秋色賦
               
              
            對一個國家的自然景觀的質量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山嶽、峽穀、溪水、江流、湖泊與海洋了。考察全球著名景點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幾乎無不與上述地理因素相關聯。中國的廬山、黃山、阿裏山,美國的大峽穀、洛基山,歐洲的阿爾卑斯山,都使所在地域變得美不勝收。而首先是這些山,成為大家向往的夢境。多瑙河造就了維也納和布達佩斯這兩朵亮麗的玫瑰;亞馬遜河創造了壯美的巴西平原。假如沒有漓江,桂林山水會這樣迷人嗎?設若沒有長江,三峽景色會如此出名嗎?很難想象,一個失去了西子湖及其周邊山色的杭州,會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所以,山水,山水,山必須畔水;水定得依山,方成風景。古人以江山代稱國土,例如“江山如畫”,意謂國土壯麗。壯美的國土是離不開山川的。
              
               

              
            而澳洲大部分城市的景色卻都是靠海洋與海灣妝扮的,自有其特色。可是,在澳洲這塊大陸上所缺乏的江河與湖泊以及山嶽,在新西蘭就多得很。因為有一條如山溪般清澈透明的美麗河流阿文河[AVON

              
            RIVER],從新西蘭南島的著名城市,克賴斯特徹奇市的市中心穿過;因為這條河流即便在市中心也沒有改變它那峽穀山溪清澈透明的原貌,阿文河幾乎一直在引誘著我轉去該市定居。而新西蘭國內最長的河流,曾經一直伴隨著我們行程的懷卡托河,就是從新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LAKE

               TAUPO]發源的。
              
               
              
            新西蘭的景點大抵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山水相得益彰。諾哥托哈山依畔著羅托魯阿湖,山明水秀,是一例;而麵積占有616平方公裏[約與新加坡同樣大]的陶波湖卻被海拔1967米的唐格裏羅山和海拔2797米的魯阿佩胡山渺茫高遠地映襯著,一派偉大恢宏景象:黛山青嶽層層橫,碧波白帆陣陣揚。這更是一例了。
              
               
              
            當我們到達茫茫的陶波湖時,正值中午,誠然陽光燦爛,天藍藍,雲白白,溫暖如常。然而,水風輕輕吹已有涼意;大湖邊上幾棵大樹黃綠相間,卻是黃多綠少了。大樹下的綠草地上,更是細碎黃金壓青黛,多麽美妙的一派秋黃勝景喲!大家禁不住都喜笑著互相拍照留念。但見,鱒魚翔於水下,白鵝遊在水上,水鳥飛於當空。水波不興,遠山沉默,又是一派恒久的寧靜!湖邊停留各色各式的小車成百輛沒有聲響;沿湖岸隔街的大公園裏母親跟著童車在徜徉;草地上躺著現代化的時髦身軀三三兩兩,藤蘿架下有人在接吻,橡樹底下灰鴿在信步,馬路上空高高地掛著魚的塑像。這裏買不到鱒魚,但是誰都可以在水邊湖上釣鱒魚取樂。你們隻需租條船,在專業釣魚導遊的指導下,將魚杆固定在船上,一邊等魚上鉤,一邊還可以將湖上風光欣賞。當然,釣魚的聖地卻是在唐格裏羅河上,從陶波市乘車大約要一個鍾頭,在一個叫做托朗吉鎮的地方。
              
               
              
            我們在古色古香的唐餐館用了午餐,自由活動時間我獨自在湖邊徜徉。美味可口的唐餐使我疑為在西子湖六公園的路上。陶波湖的景色與西湖、太湖很相像,隻不過它顯得更清純也更寬廣,更新鮮也更年輕,是一位未成年的姑娘,尚未褪盡大地母親母胎裏的洪荒。而我的祖國的西湖嗬,活得實在太久了,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的化妝與打扮,多少次美容手術,再加上太多的遊人賞玩,早已失去了她處女的純樸模樣,還有她那原始的好心腸。在西湖上玩,要小心買茶葉上當!太湖上泛起的綠色黴藻,是否已經清除完?
              
               
              
            未成年的陶波湖喲,包圍著你的山嶽一共有六層顏色,從遠山的淺黛、中黛、深黛,一直到深綠、中綠、淺黃,恰如哪位中國山水畫家的手筆。而在湖邊誰處可見,也在湖中誰時彌散著的隻有你才有的那股洪荒的氣味,我確認是大地母親的胎氣與體味,它告訴了我,你陶波湖驚天動地又驚心動魄的誕生時的大排場:在公元186年的一天,在古羅馬的城頭,在華夏的屋頂上,人們看見太陽突然被遮蔽,天昏地暗;或者夕陽呈現一片奇怪的火焰紅,煙塵滾滾。這就是當時全世界都能看到的直至今天為止的地球上最大最嚴重的一次火山大爆發。而陶波湖就是那次世界最大火山爆發噴口的遺跡。比原子彈爆炸更厲害,當時的火山泥石流及火山石、火山灰拋向幾百公裏開外的地方,至今尚可在羅托魯阿甚至更遠的地方找到這些爆破物的遺跡。
              
               
              
            陶波湖是這樣深,一直深入地心。湖底的水始終是熱的,那就是大地毋親的體溫。經常有科學家到湖底探測,什麽時候,大地毋親又會發怒,又會有更大的火山噴發?而我們這些凡人,隻有按照大自然的規律善待我們的大地毋親,她才會少懲罰我們。此可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千萬莫作惡事,千萬莫做惡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