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倫敦玩的地方可真不少!

(2008-01-26 22:37:26) 下一個

在倫敦玩的地方可真多!
-----歐遊雜記之六十九       Z J Barton

大英博物館

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的規模給人的印象與巴黎盧浮宮差不多。它們都是人類文明的匯聚地與紀念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博物館之一。英國曾經是日不落大帝國,所以通過掠奪,大英博物館集中了人類各個曆史時期無與倫比的古代精品。它們幾乎來自世界的每個角落。其中有埃及的羅塞塔石及木乃伊,美索不達米亞的尼姆魯德廊柱中楣,七世紀盎格魯-撒克遜薩頓胡的寶藏,還有雅典巴台農神廟的大理石人像艾爾金大理石以及其他雕塑......等等,包括了埃及、亞述、希臘、古羅馬、印度、中國、伊斯蘭和盎格魯撒克遜地區。

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1月15日開始啟用至今己有三百多年曆史了。在1823年又新建了國王圖書館及閱覽室。圖書館內共有900萬冊書籍。其中包括古滕堡聖經、大憲章、莎士比亞、狄更斯、達.芬奇等人的手稿。咱可惜沒有時間,不然坐到圖書館閱覽室裏去,享受享受這個大英帝國的文明氣息。

大英博物館有前後兩座門。我們從後門進去。後門的兩隻大大的神態威嚴的石獅子,引發了我好一陣子的感想。它們使大英博物館變得生動起來了。它也顯示出當年大英帝國的神威。而前門那八根粗實的大理石廊柱則使人想起巴台農神廟。

聖保羅大教堂

我們的運氣今天不太好。這座僅次於羅馬聖彼德大教堂的,它的園形石頂達111米高度的聖保羅大教堂正在維修。迎接我們的是裝修地常見的柵欄與鋼架。它巍然屹立在二戰後挺拔而起的高層現代樓宇之間,仍然能獨領風騷。這座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古典風格的建築設計師雷恩的創作,是1666年聖保羅大教堂毀於大火之後重建。建於1675-1710年間。是首座向基督教新教奉獻忠誠的教堂。它也使雷恩的事業達到頂峰。

這裏是1981年查爾斯與戴安娜結婚的地方。1965年,邱吉爾的葬禮在此舉行。189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六十周年大慶也在這裏舉辦。聖保羅大教堂還是著名的墓葬地。威靈頓、納爾遜、雷諾茲、還有設計師雷恩本人都安葬於斯。

是炸彈長了眼睛,還是基督顯聖,這座教堂居然在二戰的猛烈炮火中奇跡般地完整保存了下來。當時納粹飛機的狂轟濫炸可以說沒有漏掉一處地點。

特拉法加廣場、唐寧街十號、皇室騎兵營及CHINATOWN

舉世聞名的特拉法加廣場為紀念海軍將領納爾遜爵士,以及他率領英國海軍在特拉法加海峽擊潰了拿破侖艦隊的決定性勝利。五十米高的納爾遜紀念柱和四隻大銅獅都十分威風。我特別喜歡這四隻獅子,它們好像使我通過時光隧道看見了大英帝國從輝煌走向沒落的過程。

這個廣場是十幾條公共汽車和五條地鐵的交通樞紐,是倫敦的戰略中心。近百年來許多政治示威都在這兒發生。據傳,法國路易十五的情婦杜芭蕊夫人於1793年把很多珠寶帶到倫敦埋在舊皇家的馬廄下。而這馬廄就在後來建造作特拉法加廣場的地方。遊人往往會口水直流,心中想:美麗的杜芭蕊夫人的珠寶要是有朝一日落入自己手中該多好?!

順路我們還去了唐寧街十號這個十七世紀的首相官邸。它坐落在自特拉法加廣場到國會大廈的白廳大道上。門口有禁軍值崗,我們隻能在外麵看看。另外,在皇家騎兵營,我們還與紅衣白褲,頭盔耀眼的禁衛軍一起照了相。他們可能已經被打擾得太多了吧,態度木訥,但倒配合得挺好,你要挽著他的手也沒有反對。

倫敦的唐人街可沒有悉尼的規模大,也缺少氣勢。但我們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因為它比哪兒的CHINATOWN都古老。

27/01/20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bar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法國薰衣草的評論:謝謝關注。春節不回國過?
法國薰衣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倫敦一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