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泰晤士河岸上的溫莎堡

(2008-01-16 00:23:00) 下一個

泰晤士河岸上的溫莎堡
----歐遊雜記之六十七     Z J Barton

1936年,英國喬治五世去世,愛德華八世即位。愛德華八世是一位風流皇帝。他即位後就打算和兩度離異的美國人沃利斯.辛普森夫人結婚。遭到皇室、教會、政府的一致反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使愛德華八世被迫遜位。他遜位後仍然癡心不改,他忠於他自已的愛情,終於在法國與辛普森夫人完婚,過起了流亡生活。為了愛情寧肯丟掉皇位的愛德華八世就是溫莎公爵。而辛普森夫人也成了溫莎公爵夫人了。

其實,遠在溫莎公爵夫婦之先,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的爵士音樂和無聲電影都已傳入英國。婦女們己開始留短發、穿短裙、喝雞尾酒,開始了二十世紀的開明時代。預示著愛情萬歲,人權革命的新紀元的到來。然而,當時的英國,保守勢力仍占上風。當時,業己寫出了的大衛.赫伯特.勞倫斯[D.H.Lawrence]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書,就被禁止在英國出版。所以,風流的愛德華八世被迫因正常愛情而丟了皇位也就見怪不怪了。一向以來,英國人與歐洲大陸人不同,他們對兩性關係的態度十分壓抑、拘謹。溫莎公爵是個例外。

結束了法國的訪問之後,我們於七月十日抵達盧森堡參觀。然後,去比利時與荷蘭。結束了荷蘭的旅遊後,我們才從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飛到英國倫敦。倫敦是我們這次旅遊的最後一站。而我們的第一站是德國的法蘭克福。可是,由於我的遊記是從荷蘭開始寫起的,沒有按照旅行的順序寫,讀者是否己覺迷惑?今特在此聲明,敬希諒解。為什麽會如此?其主要原因是作者對小國特別感興趣,尤其對荷蘭更感興趣。

二零零四年七月十日,我們抵達英國首都倫敦後的第一個訪問地點就是溫莎堡。可是這座以溫莎命名的皇家城堡卻與上文提到的溫莎公爵關係甚微。自從十二世紀亨利一世開始,溫莎堡就是英國皇室的主要寓所了。這座建立在泰晤士河旁邊的白堊石斷崖上的木質建築始於征服者威廉時期,而以後的每個國王都對之添加若幹建築,以形成現今的規模。

吸引遊客的也就是那個園塔。你爬上二百二十個台階,可以俯瞰泰晤士河寬闊的穀地。但裏麵女王的私人寓所是不能進去的。聰明人往往不買票進堡參觀。隻在外麵照照相即己足夠了。最可看的其實是溫莎堡外麵南邊的大公園。大公園占地八百公頃,最著名的據說就是山維爾與河穀花園裏的杜鵑,品種繁多,堪稱世界之最。

溫莎堡外,旅遊紀念品商店林立,場地寬敞,空氣清潔,玩的地方也很多,有點像個迷陣。去到溫莎堡大門口必須經過高高的樓梯甬道。

溫莎堡建在泰晤士河穀上麵,而這條泰晤士河卻特別引起我的興趣。早在公元前1500年,不列顛人就在這條河上建立了大營地了。沿岸物產豐富,農田肥沃。據稱在中世紀,河裏盛產鮭魚,連窮人都當主食享用不盡。不知道現今還能不能使遊客嚐到新鮮?

16/01/20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