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公元前二世紀的希臘藝術

(2007-12-18 21:07:31) 下一個

公元前二世紀的希臘藝術     Z J Barton
    ----維納斯雕像與勝利女神雕像

   由於是年代久遠的古希臘藝術,這尊米羅的維納斯雕像和那尊薩莫特拉斯勝利女神雕像應該比達文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更具研究價值。而且,這兩尊雕塑的出現於人們眼前頗富戲劇性地經曆過幾乎相同的故事。更湊巧的是這二件藝術品的材質都是帕裏安大理石。它們的創作年代也十分接近。

米羅的維納斯雕像
    這尊作品於1820年在塞斯蘭德斯的米羅島上,被一位農人發現。她屬於希臘化時期公元前二世紀末的作品。她可以斷定是普拉克西特創作的一個原件。她被世人公認為希臘女性美的原型。雕像有二米多高,在發現她時她就是斷了雙臂的。所以也稱為斷臂的維納斯。人們駐足於前時,往往在心中猜測,她的那已經斷去的雙臂應該是什麽模樣的?費盡心機。它與作者的其它作品一樣,看上去整件雕像有些微傾斜,似乎正倚靠著什麽想象中的支撐物。這種處理手法給作品增加了曲線美與動態美。她的即將從她的下體脫落到地上的長巾依然遮蓋著她的下三角以及她的頎長的兩腿。將落而未落。構成了她下半身的動感,使人凝思暇想無限。她的下半身都被長巾包著,隻露出了右腳尖。她的雙乳堅挺飽滿,充盈著性感而與她那欲露未露的下三角遙相呼應,給觀眾以美的衝擊波。然而,她的臉卻顯示出她正嚴肅地沉思著什麽。這位女神的軀體與肌膚均顯輕盈而美麗。該豐滿處則不乏豐滿。這尊雕像集女性人體美之大成,極具典型的古希臘傳統特色。她的無處不美,令藝術家與美學家久久不肯離去。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

  公元1863年,在薩莫特拉斯這個地方發現這尊像時,她的頭部與雙臂均已散失。1950年找到了一隻手臂。她約創作於公元前190年。當時,羅得人剛取得對安提戈三世的戰爭的勝利。像高約2.75米。是所有古希臘時期雕塑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歌頌了戰爭的勝利。她昂然挺立在戰船的船頭,引領戰士們去奪取勝利。海麵上狂風怒吼,吹打著她那單薄的衣衫,衣衫緊緊地粘貼在她豐滿的肉體上。衣帶在狂風吹拂下抖動,她的兩條手臂因風力而向後撐開。女神身上的衣服在狂風吹拂下的動態地緊貼美女肉體的藝術處理極為成功。而這種處理方法幾乎近似巴洛克風格。這也說明這件作品的創作年代相對較晚。她的體態與維納斯一樣都屬於豐滿壯健,這就是古希臘美女的形象。差別僅在於一個比較溫柔,一個則十分剛強。但這不是男性的剛強,而是純女性的剛強。亦即其剛烈之中仍不乏女性之美。作者沒有回避對女神豐滿胸部以及性下三角的刻劃。

2007,6,3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