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蒙娜麗莎的微笑

(2007-12-16 19:34:03) 下一個

蒙娜麗莎的微笑       Z  J  BARTON

   法國的田野是人造的彩色版塊,綠的、黃的、紅的,界限分明。沒有人類智慧頭腦和勤勞雙手的創造,上帝給的這個大自然,不可能是這樣的。紅色的村莊,被黃色的麥地所包圍,綠色的則是草地與樹林。這綠色是分為多個層次的,有中綠有深綠,也有淺綠。而這種多層次的綠,在中國隻有在春天才能看到。

    我們的大巴平穩地在這一大片法國的田野上奔馳著。我飽賞著眼麵前的這片神奇的國土。是的,與紐西蘭的田野相比,法國的田野更多地顯示著幾千年以來人類在這個地球上辛勤勞作的痕跡。紐西蘭的田野幾乎仍然是上帝親手交給我們時的那個樣子。它的豐盛是原始的。然而,法國田野的豐盛卻早已失去了上帝給予時的那個原始模樣,呈現在人們麵前的都是人類為了生存,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不知疲倦地年複一年勤奮勞作的見證。所以,我覺得,紐西蘭原野向我呈顯著的滿足的微笑還是上帝的那個微笑,聖潔而慈祥,充滿著寬容。而法國的田野向我呈顯的則是維納斯的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充滿著世俗的情與愛的誘惑。

   七月七日十二時半至一點十分,我們在司機快餐店中餐。化了二十歐元,但一點也不好吃。可以說是在歐洲最差的一頓午餐了。

   天下著零星小雨,很涼快。是旅遊的最佳天氣。法國,特別是巴黎,幾乎都是這種天氣。難怪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在法國旅遊。

   一點二十分出發去巴黎市。大巴黎人口1000萬左右,小巴黎人口200萬左右。巴黎以其盧浮宮、凡爾賽宮、艾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等等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下午三時半至五時半,我們參觀盧浮宮。在盧浮宮最引人舉目的當然是叫蒙娜麗莎的這幅名畫了。這幅畫為什麽會這麽出名,是很值得推究的。因為在盧浮宮裏,它隻占有著極小的一個位置,畫作麵積太小末。可是等待親睹這幅畫的隊伍卻排得很長。所以我就沒有去親睹。其實,如果僅為了親睹這幅畫而排這麽長的隊,得到的卻隻是遠遠的一瞥,還不如拿一幅照相複製品,放在自己家中的桌子上慢慢欣賞來得更真切。在整個盧浮宮,要排長隊去觀看的作品,據我所知也就是這幅蒙娜麗莎了。其他即便是盧浮宮三寶之一的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雕塑都沒有如此這般的殊榮。究其原因,恐怕是蒙娜麗莎這幅畫太小的緣故。例如斷臂維納斯,是雕塑,體積大,老遠就看清楚了。盡可邊走邊看,也可停下來仔細看,也可拍照。妨害不了別人。隻有這幅蒙娜麗莎,觀眾多,畫麵太小,又不準拍攝,就連從旁一過都要排長隊守候。足見小也有小的好處,小也有出風頭的時候。

    這幅被歐洲人稱為焦貢妲的萊奧納多.達文奇[1452-1519]的手跡,已成為美學的、哲學的乃至廣告宣傳的一個象征性形象。並早已成為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畫家模仿的對象。據稱,畫中所畫的淑女是一個叫蒙娜麗莎的佛羅倫薩人。此人在1495年嫁給了當地顯貴弗朗西斯科.德爾.焦貢鐸為妻。因而有了焦貢妲這個各字。此畫大約作於達文奇二次在佛羅倫薩時期[1503-1505]。達文奇本人對此畫十分鍾愛,因而走到哪裏帶到哪裏。最後,他在法國時賣給了弗朗索瓦一世國王。

   這幅畫一畫就即受到熱烈歡迎。被大量複製。成了文藝複興時期人物肖像畫的一個樣板。1911年,它在盧浮宮方廳裏被偷走,兩年後又在佛羅倫薩一家旅館裏找到。

    嘴角雙唇微微開啟在當時被人們視為女性典雅的標誌。這幅畫的焦點集中在她那從嘴角的微笑表情彌漫開來,主導著人物整體的寧靜、典雅、自信的神態。這是一種神聖潔好的姿態與感情。足有吸引千百萬觀眾的魅力。再加上她那豐美的乳房以及她那交叉在胸前的達文奇也是重點描繪的美妙靈動的雙手,對觀眾不構成性的誘惑力,卻具有無比巨大的美學上的威懾力!

    當今世界缺少的就是蒙娜麗莎的這種微笑!太多的是媚笑、俗笑、惡笑、嘲笑、陰險的笑、得意忘形的笑、奸笑、假笑、殘酷的笑、幸災樂禍的笑......

2007,6,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eve_cn 回複 悄悄話 這幅畫,也充滿了神秘感,是否真的是達文奇本人的自畫像,就不得而知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