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卡珀爾布呂克廊橋尋夢

(2007-05-13 10:14:32) 下一個
在卡珀爾布呂克廊橋尋夢 -----歐遊雜記之31 z.j.barton盧塞恩的卡珀爾布呂克廊橋全長198餘米,她斜跨在羅斯河上,逶迤在盧塞恩湖畔,特別為遊人所矚目。她是歐洲最古老的橋,而且是廊橋。她是盧塞恩這座城市的象征。她瀟灑、瑰麗、古色古香。她是活生生的。她的無窮魅力幾乎可以喧賓奪主,使遊人都因她而冷落了明媚、遼闊、清麗、光彩奪目,氣象萬千的盧塞恩湖。這就是文化底蘊的魅力了。如果,她僅僅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的現代橋梁,就肯定不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她是用木材建造的。那些木頭顯著陳舊,曆盡了歲月的滄桑;廊橋上山字型屋頂的紅色磚瓦長滿了青苔,在紅的底色上雜陳著青綠;屋頂下則是黑沉沉的一根根廊柱,廊柱間透著的空間被湖光山色所填充,恰如一幅幅山水畫;廊柱下麵則是一列未經油漆也未經光潔的原木板的橋裙,顯著古樸的灰褐色;再下麵就是豎斜交錯的幾何圖形般的橋腳了。這座橋修長地從河岸逶迤伸到河中央,快到河對岸大約是橋長的黃金分割的地方,橋邊恰到好處地,天衣無縫地,大小相稱地豎立著一座八角型的同樣古樸同樣有山字型紅瓦頂的水塔。水塔的每一麵都有一個小磚窗,磚窗上,塔頂的簷下也是原木材的裙襯。水塔的塔身則為石砌,石縫間隙也長著青苔。塔身泛著白色,但在陽光下則現為淺玫瑰紅。它與遠處那教堂的白色建築、藍尖塔遙相呼應,成為整座塔橋的亮點。有了這座水塔,就使畫麵有了向上的力度,為橫臥著的這座巨蛇似的廊橋增添了更多的瑰麗。橋從水塔開始,橋裙上都裝飾著鮮花的盆景,顯示著匠心獨運。橋腳與塔身都沒入冰涼的永遠在緩緩流動著的羅斯河的冰水裏。水裏則蕩漾著橋塔的倒影,倒影迎風與水波微微顫動。橋、塔的背景是藍天白雲,青山紅屋,您說有多美就有多美;您說有多迷人就有多迷人!她正如一位姿色傾國傾城,博學多才,知識廣富,又具備深沉濃烈感情的美女,使每一位遊客都對之一見傾心!水塔曾為該地國庫、監獄和拷問犯人的地方。[在瑞士做犯人也這麽享受,連鄙人都隻願意做個犯人住到盧塞恩湖邊去。]走在廓橋上,可以在木橋的椽子上看到112幅十七世紀的繪畫,顯示著當地的曆史和當地人民爭取獨立解放的英雄事跡。也描述了聖.萊熱與聖.毛裏斯這兩位盧塞恩守護神的生平傳奇。每幅畫都配有德語詩句。廊橋裏顯得寬闊,人們蹬在木板地上咚咚有聲,特別舒服。走完這座橋要費些時間的,您如要仔細觀摩所有的繪畫,時間就要更多。最美的事情是三二情投意合之朋友或互相傾慕、相互愛戀的情侶,或漫步在橋上,或倚靠在欄杆上,一邊享受著湖麵上吹來的清風,一邊欣賞著明媚的山光水色,或擁抱或親吻,互相傾訴情懷,互相歌唱,互相奉獻......嗬!卡珀爾布呂克廊橋嗬,當我第一眼看見了你,我就愛上了你!你使我想起了美國依阿華州麥迪遜的那幾座廊橋,以及那個《地理雜誌》攝影師與麥迪遜的一位多情農婦之間的愛情!他們那純潔、豐盛、甜蜜的愛戀,竟使我也愛上了弗朗西絲卡。想不到,今天我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的山穀裏,在明麗的盧塞恩湖邊,竟然發現了一座比麥迪遜的廊橋更為古老更為神奇富麗的廊橋。因為這座廊橋的存在,使我怎麽樣都想立即遇上一位像弗朗西絲卡那樣多情而善良又善解人意的瑞士姑娘,或者不論是哪一國的女性,與我一起在這座卡珀爾布呂克廊橋上演出瑞士版的《廊橋遺夢》!嗬,卡珀爾布呂克廊橋嗬,因為有了你,盧塞恩在我的心裏變得更絢麗更迷人,也更古老更神奇!有人曾說,西湖的楊柳根根都風流[見公劉詩],我也要說盧塞恩湖和羅斯河的清水呀,點點滴滴都是真摯的愛情所釀造成的醇香的美酒!鄙人在卡珀爾布呂克廊橋尋夢。我相信在這座廊橋裏,一定有許多纏綿緋惻的愛情故事。有相聚也有離散,有歡樂也有悲傷。這座廊橋是千百年來人類真摯愛情的見證。真正的愛情永遠不會離開人間!它是人類的生命史裏最珍貴的內容。盡管當今社會,男女之間變得多麽的功利、直觀、膚淺與肉體化,然而,廊橋可以見證,真正震撼人心、萬古流長的隻有那些有如金凱和弗朗西絲卡之間的愛情。隻有他們,海枯石爛也不會變心。2005.3.18附圖說明europe06:荷蘭城市風光。附圖說明europe12:地中海邊小皇國摩納哥皇宮附近遊人如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