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啊,盧塞恩湖區,上帝的傑作!

(2007-05-13 10:07:48) 下一個
啊!盧塞恩湖區,上帝的傑作! ------歐遊雜記之三十 巴頓中國人將最吸引人的風景稱為“山水”,是很有道理的。中國杭州的西湖就是最美的山水風景的代表。美學上的一條構成美的原則就是“比例恰當”。意即這個美學上的對象的各構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大小比例、互相關係均處於恰如其分的狀態而相得益彰。如果,西湖像太湖那樣遼闊無邊,四周沒有青山環繞,則必顯單調、散漫與空蒙。其美則淡而無味。又如果這些環湖的青山太高,成了崇山峻嶺;則這山必然遠離這個湖,遠山淡墨,與湖的美基本上就不相關聯了。這就好比紐西蘭的陶波湖,給人的隻有浩渺的感覺,有如大海。美當然也是另有一番美的,然與西湖比就差了一大截了。再如西湖邊上的孤山、南山、北高峰、南高峰等等,如若沒有這個湖相陪襯,這樣的山也就太多,成不了什麽風景了。如若沒有如黃山、廬山、華山這樣的氣勢,光山是不能成為好風景的。即便山下有湖,但如這湖太小,則等於無;若太大,則將山排擠到遙遠處,使湖失去了青山的陪襯,這湖也就不見得會怎樣地吸引人了。所以,但凡美的風景,水必得依山,山必得畔水。而且,山水之間必須比例恰當,相得益彰。否則,此風景決不能成為經典而享譽世界。瑞士的盧塞恩恰恰就是一處符合上述審美標準的甚至超過了中國西湖的山水風景的美的典範。隻要你一進入盧塞恩的湖邊與卡珀爾布呂克橋畔,您的身心立即便會為之傾倒。盧塞恩湖所展示的山水風光之美,她的魅力,使任何一個人都會產生驚心動魄的感動。任何一個人都會為之讚歎、為之傾倒,而欲為之獻身。這正如一個美男子遇見了一個超越一般的絕色佳人時的感覺是完全一樣的。誠然,盧浮宮裏的蒙娜麗莎或維納斯是美的,梵蒂岡的教廷城是美的,即便已經殘破了的羅馬鬥獸場也有它的美。誠然,倫敦橋是美的,倫敦的國會議事堂與大笨鍾是美的,簡直美得絕倫。巴黎聖母院和裏昂那乳白色輝煌的聖母教堂使人傾心;尼斯的地中海風光也別有一番風味。而白金漢宮前麵華麗軍人的換崗儀式,更使人難以忘懷、浮想聯翩。誠然,阿姆斯特丹市郊風車村的風光令人留戀;布魯塞爾大廣場的金碧輝煌也將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田。還有那靈動的比薩斜塔更叫我著迷,它的美也曾經為我所傾倒......然而,這一切與盧塞恩湖邊的美相比較,就都黯然失色起來了。啊!盧塞恩湖區,簡直就是上帝的傑作!我所見過的風景,隻有杭州的西湖可以與之相媲美。又因為中國的西湖有太多人為的汙染,包括精神的和物質的汙染,她與盧塞恩湖相比較,也隻能稍遜風騷了。盧塞恩湖及教堂橋邊羅斯河裏的水是清可數魚的,而且冰涼澈骨。這些水都是阿爾卑斯山分布在盧塞恩湖兩側的瑞吉峰[RIGI]和皮拉特斯峰[PILATUS]上的冰雪融化潺流下來的,特別純淨。兩山前者1797米,後者2129米。鄙人到臨該湖時正值盛夏[六月三十日],我設法捧起這冰涼清純的湖水一飲而盡。我身上的暑氣盡消殆盡。也使我的靈魂頓時為之寧靜了許多。嗬,盧塞恩湖的水嗬,您簡直就是上帝的聖水!盧塞恩在中世紀,最初隻是一個小漁村,與現代化前的深圳差不多。十三世紀,打通了戈達哈德[ST.GOTTHARD]隘口,開通了意大利北方與萊茵蘭德之間的阿爾卑斯山的通道,給這個小漁村帶來了繁榮。使它成為由北至南主幹道上的重要商業中心。盧塞恩湖的四周有許多觀光景點。但阿爾卑斯山山腳下的這個湖泊本身才是瑞士的最美之處。水晶般、涼粉一樣清澈湛藍的湖水,倒映深碧的群山與紅色的橋影、塔影。純白的聖彼德教堂的尖塔是褐藍色的;而也是純白色的城市守護神聖.萊熱與聖.毛裏斯教堂的雙塔卻是天藍色的。它們與卡珀爾布呂克廊橋附近的八角形紅頂水塔相映齊輝。山色、天光與水波,塔影、船帆與飛鶴、飛鴿等等構成了隱藏在阿爾卑斯群山裏的一處上帝創造的人間瑰寶。它的美使她幾乎與世界隔絕而獨處在群山之中。而在那美觀修長的卡珀爾布呂克廊橋裏肯定有許多比羅伯特.金凱與美國農婦弗朗西斯卡的戀情更為動人的瑞士牌的《廊橋遺夢》。鄙人曾在廊橋上尋覓這些遺夢.....我在盧塞恩湖沒有看到正在陽光下曬日光浴的人類的肉體,也沒有嗅到太多的脂粉氣以及金錢的氣味。她比蘇黎世湖更純淨,更接近於天國。小船在湖上漂蕩。在湖邊有幾個停靠瑪頭。遊客可以棄船上岸乘纜車和齒輪鐵道直達瑞吉峰和皮拉特斯峰。站在山頂上,阿爾卑斯山的全景盡收眼底,非常壯觀。從任何方向,都可以遠眺300公裏之遙。足見空氣之純淨。其中瑞吉峰一向被人們稱為瑞士境內給人最深印象的山峰。而這時的盧塞恩湖則變成了一麵照徹人世的聖鏡。或者也可以說是上帝的那雙無宏不達、無微不至的眼睛。歌德、雨果、馬克.吐溫等都曾先後在這兒留下足跡,並且為之傾倒;正如當年白居易與蘇軾為西子湖傾倒一樣。1804年,德國劇作家席勒,根據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爾那箭與蘋果的故事,寫成了同名戲劇,使盧塞恩人爭取民族自主和民主自由的鬥爭傳奇,永垂青史。盧塞恩的諸如此類的中世紀的底蘊,使盧塞恩湖四周的壯麗景色顯得更其深沉而富有濃烈的人文色彩。瑞士集世界山水之最;而盧塞恩則集瑞士山水之最。住在盧塞恩湖邊的七萬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上帝的驕子;就是如鄙人這樣曾經到過盧塞恩的人,也可稱為非常LUCKY的人。THANKS GOD!2005.3.16圖片說明:B01遊人在卡珀爾布呂克廊橋尋覓美國《地理雜誌》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式的瑞士版《廊橋遺夢》。EUROPE11調皮的布魯塞爾撒尿小男孩。據說他是熄滅了雷管的引信,從一場大爆炸裏拯救了布魯塞爾輝煌市政廳的英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