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BMW大廈顯示著特殊的格律美

(2007-01-14 18:54:54) 下一個

BMW大廈顯示著特殊的格律美
    -------歐遊雜記之十九          巴頓

我的視線穿過奔馳豪華大巴的車窗,欣賞著德國那整潔的、經過德國人精心料理過的、因而變得更為富饒和秀麗的、由萊茵河與多瑙河的支流滋潤著的原野,我在心中思忖:人們都說澳大利亞整個國家是一個大花園。其實,德國的疆土,從易北河到阿爾卑斯山,又從萊茵河到奧德河,又何尚不是一個大花園呢!同時,奇特的人類大腦跳躍著聯想的思維模式,使我身處歐陸而想及東亞的濱海城市深圳。這個跳躍著聯想的媒介肯定是全球第一的德國汽車羅!德國不隻它的奔馳汽車揚名全世界;與奔馳比肩的還有一個叫寶馬[BMW]的品牌,也是各國的車迷趨之若騖的名牌。而我們現在正向BMW那外形如汽缸的總部大廈挺進。

鄙人在深圳新聞界混飯吃的那些年,有幸認識了許多深圳工商界的頭麵人物,也可以稱之為改革開放的暴發戶的人物。他們的其它一些特點,我都幾乎淡忘了。然而,他們以擁有奔馳或寶馬而使自己的虛榮心大獲滿足的心理,卻使我至今記憶猶新。洋人買車隻求實用,其次才追求豪華美觀。中國人買車則專門為了顯示財富,贏得麵子。在深圳闖天下的那些老板,有的喜歡奔馳,有的則以擁有寶馬為榮。總之,對那些已經發跡的中國人而言,不是奔馳就是寶馬。足見德國車實已占據了中國企業家的幾乎全部心儀。

BMW的前身是在1916年3月7日成立的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它以生產流線型雙翼偵察機聞名於世。公司創建人吉斯坦.奧托的父親是鼎鼎大名的四衝程內燃機的發明人。吉斯坦在航空業的巨大成就,使他的野心大為擴張以至於汽車業。1922年BMW汽車工廠誕生。開始僅生產摩托車。從1929年7月BMW推出首輛汽車開始,以315型和303型漸漸占領市場。直到1939年夏天,以325型跑車推向市場,遂使年輕的寶馬名聲大噪。雄心壯誌的BMW在二次大戰前一年,在慕尼黑成立了科技中心。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輛真正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流線型汽車。令當時的BMW汽車設計傲視同群。然而,無情的二戰戰火摧毀了整個寶馬。二戰結束後德國分裂成兩半,BMW也被迫分成了兩半:它的艾遜力士廠房,即寶馬的生產流水線劃入了東德;而慕尼黑的研究中心則在西德,而且已被盟軍炸得支離破碎。

戰後,BMW整整用了七年時間才將汽車生產恢複,以501係、四門房車、6汽缸、二升發動機以及502型四門V,8汽缸發動機房車重整旗鼓。五十年來,在豪華客車、轎車及摩托車的生產上重新成為佼佼者。

在鄙人造訪該廠之後兩個月,即今年九月開始,BMW車廠計劃推出功能性空間車型,試水小型貨車市場,企圖突破專門生產豪華轎車的局限,向全能汽車生產商轉軌。其目標是要將豪華車大眾化,以占領更多的汽車市場。因為它必須擁有相對中低檔的汽車生產線,以便與奔馳、淩誌等名牌車廠持有對等的競爭地位。而寶馬的這個進軍大眾市場的戰略,其重點則放在中國大陸。

鄙人不喜歡開小車;非萬不得已,也不喜歡坐小車。鄙人隻喜歡坐大巴、坐火車,因為汙染較小。對豪華的寶馬轎車隻持有一種對人類文明的欣賞角度而沒有實用角度。盡管如此,我仍然希望寶馬車廠在開發大眾型汽車的同時,也不要減弱豪華型轎車生產的勢頭。以免我的在深圳的那些企業界的朋友,為了顯示財富、贏得麵子改買別的名牌車。

這座汽缸型的BMW總部大廈,就在當年曾舉辦過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以膜結構著稱的體育場館的附近。它的現代化外型可以與比利時的原子模型塔相媲美。在建築藝術上具有異曲同工的妙處。在周圍樹林的映襯下,我們可以看到六個巨大的園柱體,一上一下形成三列[可能對麵還有一列,我們看不到]緊緊固定在整座建築的支撐,中央園柱上。全部白色。格調純淨,深富格律美。這樣大膽的設計與造型,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每個園柱體從上到下排列著七列等距離的整齊劃一的窗戶。從窗戶的多與大,我們可以探知這座建築內部房廳之多以及大。遠遠看去,窗戶在全白的背景上,顯示了咖啡色。其實這時,這些咖啡色的窗戶已經不是窗戶了,而隻是這六個巨大園柱體的一種裝飾而已矣!整體效果簡潔明快,我們從中可以窺見德國中世紀建築風格的遺風。也再一次反映了德國人的性格。我驚歎,有規有矩的事物竟然也這樣美!它形成一種特殊的美,甚至比以巴洛克風格為代表的那種紛繁複雜的美更加美。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附圖說明:BMW車廠總部大廈那深富格律美的奇特外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