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裏半的博客

紀錄平民故事,以文會友
正文

談談科舉製度對社會發展的負麵作用

(2024-11-20 08:10:46) 下一個

談談科舉製度對社會發展的負麵作用

11/20/2024

魏唐至清代的科舉製度為少數知識分子提供了當官出人頭地的機會,但對社會的發展也有不少負麵影響,這裏著重談三點:人力資源浪費,思想禁錮,忽視科技的發展。

1)科舉造成人力資源浪費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間開科一百一十二次,進士二萬六千人,平均每年僅一百人,鄉試在全國一般錄取1000人到1300人左右。可見知識分子考取舉人進士的比例非常低,與美國大學生選入NBA及NFL 一樣困難。可是全國大多數知識分子卻為此全職讀書備考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沒有為社會的發展建設做出直接貢獻。宋高宗趙構時期有個叫陳修的文人,考中進士時已經72歲,他終生備考,72歲還沒結婚。72歲的陳修對社會的總貢獻是零。

2)科舉禁錮思想造成閉塞和保守

科舉製度的實質是通過統一的標準來選拔官員,這種統一性促成了思想的單一化和保守化。科舉製度不容許異端思想的自由傳播。

自魏文帝科舉取士到清朝滅亡,中國基本上是思想沙漠。一千多年沒有出過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縱向比遠不如春秋的諸子百家,橫向比落後歐洲太多太多。思想市場也需要競爭,優勝劣汰。一個有眾多思想家的國家,民眾對極端思想有免疫力。中國本土長期思想匱乏,一旦開放,舶來思想大行其道。德國馬某人的極端思想在本國無巿場,但在中國卻信徒眾多,這與中國人缺乏免疫力有很大關係。

3)知識分子急功近利,無人探索自然

因為通過科舉可以一朝跳龍門,中國知識分子將主要精力都用於應試。萬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主流社會認為醫農工商都是旁門左道,不登大雅之堂。當伽利略用望遠鏡仰望宇宙時,中國知識分子在蠟蝕下背誦四書五經;當牛頓在研究運動三定律時,中國知識分子在吟詩作對。英國有項研究列出過去五百年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數百個發明發現,中國一項也沒有。為什麽?因為中國知識分子忙著科舉考試,他們對宇宙自然沒有興趣。

中國過去一千年在人文方麵落後於春秋時期,在科技方麵遠遠落後歐洲,這與科舉考試製度有很大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Matador 回複 悄悄話 中西方在古代都沒有公立學校。科舉製度,讓中國文字及文化,普及到社會各個角落。古巴比侖楔形文,古埃及文,古羅馬拉丁文,古希臘文,古印度梵文等等,全是貴族及上層知識份子的溝通特權,外敵一旦入侵,統治階級被滅亡,其文字也隨之消失。華夏的科舉,讓文字及文化不再是特權階級的專屬,改朝換代,低層i人民依照用前朝文字,即使偏遠鄉村,村民不識字,依舊可去鎮上找識字的筆托,幫寫幫唸書信的人。再則就是私塾普遍,開啟私人興學的先河。
areYOUsure 回複 悄悄話 確實
----------
3)知識分子急功近利,無人探索自然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歐洲很多大家是學神學出身, 中國古代一些對自然科學有所貢獻的其主要身份往往是官員。想來人都得先養家糊口。要說宗教對思想的禁錮也很厲害的。
飛來寺 回複 悄悄話 始於605年時的隋朝,終於1905年清帝諭令,科舉製度能替代門閥製度,並在中國延續1300年,一定有它在實踐中的傑出之處,社會信服它。公平競爭,唯才是舉,寒門子弟有出頭機會。和科舉相對就是舉薦,不管什麽名分的舉薦,導致的就是腐敗,不光中國,全世界都一樣。盡管科舉和科舉影子的高考負麵弊病多多,但找不出更優的人才製度取代它,就隻能補台,完善它。
北京_01link 回複 悄悄話 當代的公務員考試和上岸也一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