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

“有人認為自由是在家,而有人則認為自由是在路上。”—赫爾曼·黑塞
https://wuyegallery.com/wuyeblog
個人資料
正文

五爺逛世界 (98) 摩洛哥風情的難忘之旅(八)“紅城”馬拉喀什(Marrakech)

(2025-04-06 19:24:24) 下一個

馬拉喀什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因城牆和建築多用紅色黏土建成,素有“紅城”之稱。這座城市融合了阿拉伯、柏柏爾和安達盧斯文化,古老與現代並存,熱情而神秘。馬拉喀什最著名的地標是傑馬夫納廣場(Jemaa el-Fna),白天是市集,夜晚則變成表演者與美食攤匯聚的熱鬧舞台,蛇舞、樂手、雜耍應接不暇。老城區麥地那蜿蜒曲折,是購物天堂,藏著無數地毯、香料、銅器和皮革店。城市中還可探訪巴伊亞宮馬若雷勒花園庫圖比亞清真寺等知名景點。馬拉喀什既有東方市集的喧鬧魅力,也有法式花園的靜謐優雅,是了解摩洛哥文化、建築與生活方式的絕佳窗口。

傑馬夫納廣場(Jemaa el-Fna)

傑馬夫納廣場是馬拉喀什最具活力的心髒地帶,是唯一被同時評為“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據說這裏一千年前就是如此模樣。白天,廣場上聚集了各式攤販、果汁攤、舞蛇人和街頭藝人,充滿生機與熱鬧。夜幕降臨,燈光點亮,香料彌漫,美食攤林立,成為真正的“味覺與視覺盛宴”。鼓聲、樂器聲與人群交織成獨特的節奏,仿佛進入一場永不停歇的狂歡節。此處是馬拉喀什人生活的縮影,在這能看到馬拉喀什文化的千姿百態。

庫圖比亞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

是這座城市的地標,建於12世紀,采用阿爾摩哈德王朝的建築風格,以其高達77米的宣禮塔聞名,被譽為“北非最完美的伊斯蘭尖塔之一”,它的宣禮塔也被視為馬拉喀什的地標和象征。

巴伊亞宮(Palais de la Bahia)

巴伊亞宮位於馬拉喀什麥地那舊城中心,是19世紀末為大維齊爾西·穆薩建造的王宮,名字意為“美麗之宮”,象征對寵妾“巴伊亞”的愛。整座宮殿占地約8公頃,共有150多個房間,庭院、涼廊、花園、噴泉交錯分布,展現出摩爾式、伊斯蘭與摩洛哥工藝的完美融合。

建築內部以雕刻雪鬆木梁、彩繪玻璃窗、馬賽克瓷磚與大理石地麵為特色,工藝精致華麗。最具代表性的庭院四周環繞著貴婦的居所,光影斑駁之間流露出昔日皇室的生活氣息。

薩阿迪王朝陵墓(Saadian Tombs)

薩阿迪王朝陵墓位於馬拉喀什的卡斯巴清真寺旁,是16世紀薩阿迪王朝的皇家墓地。陵墓最初由蘇丹艾哈邁德·曼蘇爾建造,內部裝飾精美,采用大理石、雪鬆木雕和彩色馬賽克,展現了當時摩洛哥伊斯蘭藝術的巔峰工藝。

墓群由三個主要廳堂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二柱廳”,這裏安葬著蘇丹及其親族。17世紀,阿拉維王朝掌權後,為削弱前朝影響,命人將陵墓封閉,並在其周圍建起高牆。陵墓就此被世人遺忘,直到1917年法國空軍從空中拍攝時意外發現,才重現天日,仿佛一段被時間遺落的宮廷秘史。

馬若雷勒花園(Jardin Majorelle)

馬若雷勒花園是一座充滿異國情調的植物園,由法國畫家雅克·馬若雷勒(Jacques Majorelle)於1920年代創建。花園以濃鬱的“馬若雷勒藍”為主色調,搭配明亮的黃、橙與綠色,營造出獨特的視覺盛宴。

花園內栽種了來自五大洲的仙人掌、竹子、棕櫚和熱帶植物,小徑幽靜、水池倒影、鳥鳴聲聲,仿佛進入一個遠離喧囂的綠洲。1980年,時尚大師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與伴侶皮埃爾·貝爾熱購下並修複花園,使其煥發新生。如今,這裏不僅是馬拉喀什的網紅打卡地,也是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的代表之作,是旅行者心中的一片寧靜藍。

歐裏卡山穀(Ourika Valley)

歐裏卡山穀位於馬拉喀什東南約60公裏,是阿特拉斯山脈北麓的一片秀麗山穀,以清新空氣、翠綠植被和柏柏爾村落而聞名。此行程飽覽了該地區的綠色村莊,果園和植被。欣賞遍布該地區的小柏柏爾村莊的全景,參觀柏柏爾故居,並進一步了解柏柏爾文化。 在當地的藥草園享用清涼的薄荷茶,坐下來欣賞山穀的壯麗景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