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一遇,不跪的一家

(2025-03-05 04:10:58) 下一個

Image

 

 

              百年一遇,不跪的一家

                                       一

1970年的今天,遇羅克遭槍殺。後世獻給他的,有這樣一首詩:

 

 “……寧靜的地平線

 分開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隻能選擇天空

 決不跪在地上

 以顯出劊子手們的高大

 好阻擋自由的風

 從星星般的彈孔中
 流出了血紅的黎明……”

 

當年在天安門廣場,最被為廣泛傳誦的詩行,就是以上這幾句。

近年流行《孤勇者》之所以在中國流行,在我看來,似乎是因為以下反複吟唱的這幾句:

 

“愛你孤身走暗巷

 愛你不跪的模樣

 愛你對峙過絕望

 不肯哭一場…”

 

這兩首詩詞相隔近半個世紀,物是人非,或者人是無非。我卻下意識地把它們串聯起來,原因可能隻有一個:不跪,是其中的共同點。

不跪,也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能一脈賡續的精神氣象。

                            二

本人搬至馬裏蘭後,最大的收獲是,和神交已久的遇羅文先生不期成了相距不算太遠的鄰居。去年親自動手完成的兩個陽台,就是在羅文的指導下得以完成的。也是在他的鼓勵乃至鼓動下,我們成立了鹿津出版社。

也像陳奕迅歌中所唱:“愛你破爛的衣裳, 卻敢堵命運的槍。 愛你和我那麽像,缺口都一樣”,在美國工作多年的羅文,如今孤獨地居住在馬裏蘭的一個荒涼小鎮,陪伴他的,有一狗、一貓,還有好幾十把各式各樣的槍。前年嚴冬,第一次去他家拜訪,看見他自己親手製作的一箱子彈,我大感驚奇。從不摸槍的我,也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前些年,他帶巫一毛(巫寧坤之女)逛槍展,槍支走火,傷人腳趾,惹上一樁大官司。即使如此,他不改嗜好。他說這是來美國他最得意的地方,有擁槍的自由。

 他家的前院有一個樹屋,爬上去一看,風景這邊獨好。有趣的是樹屋的題字:“遇羅文72歲獨自完成”,何等豪邁。

羅文說“不共戴天”。他正在寫作一本小說,篇名為《複仇者》。

這個人給我第一印象,活脫脫一個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還帶些牛仔氣息。

我們還談到了各自的“缺口”。有緣的是,我們都曾經是半步橋的“住戶”,時間相隔了近20年。

敝社的心願之一,即是為這一家庭完成一本家史。遇羅克、遇羅錦、遇羅文、遇羅勉以及他們的父母,在所謂“前30年”,“兩代六口人,倒有四人六次與牢獄結緣;同一座監獄,曾有四人五次在那裏羈押”,這何等淒涼又是何等豪邁!

在這個美東的清晨,終於想到了一個似乎恰當的書名:《百年一遇,不跪的一家》

或許一個孤勇者不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而一家人都不跪,那個概率就基本等於零。遇家的遭遇和反抗,是百年不遇,尤其是在所謂“前30年”似乎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文革中的英雄,如林昭、張誌新,都是孤勇者,但是她們大度並沒有得到家庭的精神、信念上的支持。

在遇家“前30年”的遭遇尤其是在遇羅克案件中,那些我們常見的橋段:撕咬、邀功、出賣、背叛、表忠誠等等,一概沒有,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因此,這所謂百年一遇,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是要書寫遇家的百年家史,這一百年他們真正經曆了什麽,他們為什麽選擇了這條奇特的道路,他們的道路又是如何展開的,這中間的未知的曆程反過來成為筆者的內驅力,成為一場探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茶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謝謝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曾經很多基督徒,因為不跪拜羅馬皇帝與他們的神,隻敬拜耶穌基督,甘願在鬥獸場殉道,都不願苟且。
世界上的事情,除了耶穌基督的救恩值得人屈膝,別的其實都無關緊要,上帝一定會供應真心跟隨祂的人,如果要殉道,信徒知道生死掌握在上帝手中,不以為禍!
最後的老留 回複 悄悄話 向英雄和他的家人致敬!
Melee 回複 悄悄話 致敬
大漢唐 回複 悄悄話 向硬骨頭一家致敬!
WeiMing 回複 悄悄話 敬佩遇羅克先生的硬骨頭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向硬骨頭一家致敬!
茶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kemama' 的評論 : 一定的!
pokemama 回複 悄悄話 代我向他一家致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