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需要一種“歸屬感”,現代人跑來跑去,到一個新地方需要“既來之則安之”。澳洲有個全國性的節日“鄰居日”(Neighbour Day),2025年的主題是 “Create, Share, Grow Belonging”,即“創造、分享、增進歸屬感”。這一主題旨在鼓勵所有居民通過加強社區聯係,在鄰裏及更廣泛的範圍內培養歸屬感,融入社會。本年度該活動於在2025年3月30日(上個星期日)舉行,這是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慣例,我們也在信箱裏收到區議員和民間組織的介紹。
這個社區節日“鄰居日”是澳洲每年在全國各地同時舉辦的社區活動,鼓勵人們與居住在附近的人們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一項民眾自發舉行的社區活動,最常見的慶祝形式是在本社區就近的公園或是空曠地帶以自助野餐的形式,每家帶一些自製的點心,或是自己烹飪的美味佳肴,供大家一起分享,也有一些熱心的男士們架好BBQ燒烤爐,邀請鄰居們一起參加燒烤,喝啤酒。眾多的鄰居中有些是比較熟悉的近鄰,也有的根本不認識,各個種族、各種膚色、各種文化背景的鄰居聚集在一起,其樂融融。鄰居們在善良、友好和熱情的氣氛中,增進友誼,互相幫助,還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信息。
“鄰居日”宣傳畫
這個“鄰居日”每年的主題略有不同,現代人倍感孤獨,生活在附近的鄰居不認識,老死不相來往,各人“自掃門前雪”。居住在一個友善的環境中很多年,要是還像陌生的“暫住人員”,其實是很可惜的。所以2025年的主題“創造、分享、增進歸屬感”,居民不但要對新生活有所創新,還要分享給鄰裏,在這裏居住的社區就像“回故鄉”那樣有歸屬感。
鄰裏關係很重要,因為與他人的良好關係可以改變社區的和諧。鄰裏之間的社交聯係也讓我們心情愉快,它有助於防止孤獨,無助和抑鬱。“鄰居日”可以聚集一些友善的人,利用我們居家附近的環境,將大家組織動員起來,以建立更強大和相互之間緊密聯係的社區,讓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美好!澳洲還有相關的網站,有設計好的表格提供下載,也有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這樣可以幫助組織者設定“鄰居日”活動的相關事宜,並對居民們發放通知,提醒大家在活動中容易犯的一些錯誤等。最終讓這些活動進行的更完善,有效率。
澳洲這個“鄰居日”的雛形出現在2003年,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終於在2016年成為全國性的社區活動,並規定在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舉行,現在的“鄰居日”已經形成一個相當完善的活動。其實此類鄰裏之間聚會的形式,很早就流傳於民間。
下麵說說我們以前的一段經曆:
早在1995年,我們首次在澳洲購買的是一個新房,當時這個區有兩所緊挨的小學,政府就把其中的一所小學開發成一個居民小區,差不多有50個別墅房House,小區中心的1/3都是公園和綠化地帶,這在當時還成為澳洲新區設計的樣板。這個區離墨爾本市中心隻有12公裏,附近大中小學林立,離南半球最大的Chadstone購物中心隻有一箭之遙,又是新款設計的房子,當時的價格也隻有十幾萬,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
但是後麵我們才知道,這個小區的周圍是一大片commission house,也就是“榮軍居住區”(老兵窟)。原來澳洲政府為了安置從二戰之後的退役軍人,在50年代開始造一片簡易房,通常都是用水泥預製板搭建而成,又難看,居住起來“冬冷夏熱”。這也沒什麽,免費的公房不要錢,政府對水電煤都有很大的折扣。但隨著第一代榮軍的去世,下一代因為從小生活的環境和教育程度不怎麽樣,所以第二代,第三代的素質很差,小痞子酗酒,偷盜,甚至吸毒、打砸事件都時有發生。新房子還在建造中,窗戶就被人砸了,裏麵的設施也被人偷掉賣錢。
這令新區的住家很頭痛。於是一些熱心的住家開始關注社區的安全和鄰裏關係的建立,他們還自發加入澳洲Neighbourhood watch,定期在信箱中發給住戶一些保安和注意事項,一些如何增進鄰裏關係,相互關照的指導。
這個也是全國性的民間組織
他們還不定期的在小區內的公共草坪上舉行燒烤和聚餐活動,非常溫馨和諧。那時我們的小兒子還在搖籃中,我們都會自己準備一點食物,帶著孩子去參加他們的聚會,這就是後來“鄰居日”的前身。參與鄰裏間的活動,和周圍的鄰居打個招呼,拉拉家常,相互交流生活中的一些體會。在學校假期中還邀請鄰居的孩子們在一起玩,今天去你家,明天來我家,不但大人放心,孩子們也很開心,變成了好朋友。
溫馨隨和的“鄰居日”聚會
我們在那裏前後兩度居住了10年,後來這個區的治安環境和鄰裏關係是越來越好,從來沒有發生偷盜、打砸事件,居住和生活環境非常和諧。所以說到“鄰居日”,我們深有感觸,無論住在什麽國家和什麽居住條件,其實鄰裏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盼望我們各位朋友都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能夠平平安安地生活,處在一個溫馨友愛的社區,心情舒暢地過日子。無論新老移民,暫時租房還是買房後長期居住的,一定要搞好鄰裏關係。也許新移民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會感到不自在,但這不要緊,絕大多數的鄰居都會對我們很尊重。這恰恰又是新移民提高語言聽說能力最好的鍛煉機會,也是熟悉當地文化和社會,融入社區最容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