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House的住家有個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木結構的窗台和窗戶的油漆剝落,框架腐爛。這比較簡單,隻要清理剝落的油漆,打磨好後重新油漆。
但我們要明白導致窗框和窗台油漆剝落和腐爛的原因,是因為日曬雨淋的緣故。特別是很多老房子都有“飄窗”(Bay Window),這不是鑲嵌著建築物裏麵的窗戶,而是一個凸出的窗台。盡管室內外都比較有立體感,很氣派,但這種結構的窗戶受風吹雨打更嚴重,導致窗框、窗台損壞的機會更多,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安裝一個風格相似的雨篷。
本篇就介紹如何量身定做一個飄窗的雨篷,再做一些窗台、窗框的修補和油漆。同樣,我們遇到比較平直的一般窗戶的窗台油漆剝落,窗框的腐朽破損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
窗戶朝西,風吹雨淋日曬,兩年前我才修理過
為了其美觀性,一般建造房屋時會盡量少地使用遮雨篷。所以在製作雨篷時也精心設計,盡可能不要破壞整體房屋的協調性。當然比起美觀性,保護房子結構更為重要,不能為了美觀,而沒有恰當的保護措施。一兩年沒有問題,十年二十年整個窗戶會腐爛,甚至斷裂。
在製作這個雨篷前,我各處走走,注意周圍住家有些什麽式樣?我發現很多凸窗窗台雨篷都是後來住戶自己加的,絕大部分都是用直長條一片,簡單支架釘上一張鐵皮,非常難看,和原來房子的結構很不協調。所以我決定采用和窗台一樣角度的多邊形雨篷。
開始設計時,我準備選用和主體建築物一致的瓦片,但是感覺非常笨重,做支架要加倍堅固,而且因為雨篷各角度的銜接,要計算好角度來切割瓦片,包括水平和垂直的角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在工具材料商場看到一種頂棚塑料材料,厚度有一公分,內部有隔開的橫檔,質地很輕,防UV紫外線,盡管價格比塑料瓦貴一倍,但比較整潔漂亮,製作容易。
設計構思:
1. 采用多邊形:
對於多邊形窗台,用直條的雨篷非常難看,所以按照窗台多邊形製作相應多邊形的雨篷。
2. 雨篷高度:
這個窗戶有兩層,上層是不開啟的小窗,雨篷就放在小窗之上。
3. 雨篷的深度:
建議在製作前要去工具材料店多看看,把各種材料,規格,顏色和價格都記下來,便於回來計算和規劃。雨篷頂的材料是2.4米長,寬度是60公分。
4. 雨篷的顏色:
隻有兩種:一種是透明,一種是淺墨綠色。選後者與房屋的框架顏色比較接近。
5. 雨篷的傾斜度:
參照房屋屋頂的傾斜度,總體看起來比較協調。
6. 支架:
為了和原房屋結構配合,基本上選用和原房屋結構的支架一樣的風格。但這次選用整塊的層壓木板MDF,用條形鋸中間開槽子。想不到工作量更大,費時。
7. 支架固定:
照講三邊的窗戶,隻要4個支架就夠了。但是發現在兩扇窗戶的窗框之間隻是一塊單薄的裝飾木板,支架不可以固定在裝飾板上。
雨篷的支架必須固定在結實的窗框架上,於是再增加兩個支架。提請朋友安裝雨篷時注意:無論自製還是購買的雨篷,支架一定要選擇固定在窗框主結構上。
8. 頂棚:
中間是長方形一大片,兩邊各有兩片大小不同的梯形,所以一共5片。
第一部分:製作和安裝雨篷過程:
支架的形狀就參考原有建築物支架的式樣
支架:最好用硬紙板先設計好一個團案,先製作一個,看看效果,再放樣
邊緣直線最好用園鋸切割
中間的小槽花功夫,先打一小洞,再用條形鋸切割
做好的支架毛胚
稍微補縫隙後,上底漆和麵漆(水溶性塗料)
把支架固定在窗框上(兩支架固定點中間是裝飾板,不可以固定在上麵)
這個雨篷開支稍微貴一點,主要是兩片雨棚材料,每片60多塊,加上支架材料等一共150差不多。具體花時間倒不多,製作也並不難,但這次時間跨度比較大。除了最後總體安裝用了半天時間,都是利用平時零碎時間。
第二部分:窗框的修理和油漆過程:
這個窗框的局部損壞很大,因為風吹雨打,有幾個部位內部已經腐爛。
修理的過程:
1. 把腐爛的部位盡量挖空,內部鬆軟的木碎都要盡可能清理幹淨。
2. 把剝落的油漆盡量鏟除。
3. 用一種藥水“Wood Hardener”噴在木頭上,目的是起固化開始腐爛的木頭。
4. 修理和固定好鬆動的框架。
5. 用石膏將各個部位補好,比較大和深的部分,最好分兩次,第一次幹後再補一次。
6. 用手提砂輪機或沙皮打磨。
7. 上一道底漆和兩道油漆(水溶性室外用塗料)。
這個損傷非常嚴重,做徹底修複
裸露的木頭和腐爛的空洞清理幹淨後,噴固化劑
基本上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