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獻給可可西裏

(2004-10-31 00:26:34) 下一個
我生於七十年代末. 那時候的連環畫上,”文革”的痕跡還依稀可辨認.那時候的小學課本上, 寫的是黃繼光, 邱少雲和狼牙山五壯士.那時候的國門, 正小心翼翼地打開著, 而西方的經濟和文化, 也剛剛在悄然接近. 相信大部分我的同齡人在小學都受過這樣的教育: 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雖然當時有些懷疑, 但總覺得”革命先烈”是個多麽偉大的名稱, 雖然, 很遙遠. 二十年後, 處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 回頭看看我們的社會, 網站上更多的是八卦花邊, 電視上更多的是豐胸廣告, 身邊人們談論的,更多的是怎樣快速致富.而在這樣”繁華”的中國經濟背後, 城市裏有了更多的貧民, 鄉村裏有了更多的失學兒童, 官員包裏有了更多不明不白的錢, 有限的耕地麵積上有了未完工的建築. 我不是所謂的”憤青”; 我不會因為張惠妹唱過中華民國的國歌就去她的演唱會抗議, 因為她隻是一個歌手,承擔不起”台獨”罪名; 我也不能興致勃勃地談論新裝備的殲十可以如何去攻擊台灣, 因為畢竟流血的雙方都是中國人; 我也沒有因為北京取得的奧運會申辦權而喜出望外, 因為我們的城市裏還有好多人住在狹小的空間裏, 卻不得不給奧運工地讓路; 但是, 你不能因此說我不是一個愛國者. 我總在想, 這是一個沒有英雄和理想的時代! 但是, 我錯了, 當我看完那部叫<<可可西裏>>的電影. 他們沒有喊過什麽壯烈的口號, 他們也沒有期望被追認為什麽烈士, 他們心裏的想法隻有一個: 保護”羊子”, 保護”可可西裏” …為此, 他們沒有工資, 沒有裝備, 甚至沒有得到承認, 但是卻默默守護在莽莽沙漠, 高原寒地, 直到生命的最後. 他們死後的靈魂, 應該進到天堂! 感謝這部電影的製作人, 他們沒有仗著華麗的宣傳報道和攝影效果去刻意取悅奧斯卡評委, 他們也沒有憑借善舞的長袖和勉強遮住屁股的短裙去拍”震撼世界的8分鍾”, 他們踏踏實實地走進了荒涼的西部, 忠實地記錄了可可西裏和那裏的英雄. 為此, 我也向他們致敬. 如果你想知道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還有什麽樣的英雄, 請你看看可可西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