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喬楠 - 痛並快樂著,來自加拿大的故事

廢柴一枚,重度抑鬱症患者,雙麵人生的背後 - 最治愈的是身邊的“小確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醒來! 煤氣燈下沉默的羔羊(職場霸淩受害者日記)(三十二)日蝕/Umbrage -基督山計劃-某人的鄰居

(2024-05-06 10:06:27) 下一個

還有一個似乎跟我本人的事件不大相關的故事我覺得也有必要將其納入遞交公司的分析報告中.

2023年12月,公司的一名采購決定離開。我的一個手下表示她對該職位非常感興趣,這位員工已經為公司服務六年,之前管理所有的Inbound,幫公司度過了最艱苦的3年封鎖期,她在過去兩年裏繼續學習還獲得了CSCP認證。她跟我說,自己感到已經準備好並願意為支持公司的業務增長做出更多貢獻。

我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舉動,因為許多運營問題通常是由前端采購引起的。作為供應鏈的最後一環,任何運營問題的根本原因通常可以追溯到采購階段。這位員工非常了解物流交貨時間對銷售的重大影響,我相信給她一個機會嚐試不僅有利於公司的發展,還能展示公司通過內部激勵支持員工發展的承諾。我與幾位跨職能經理、同事討論了這個想法,他們都表示支持。

特別令人沮喪的是我的老板拒絕了這位員工的申請。在他們最初的對話中,他甚至引導這位員工表達對我的領導不滿作為離開運營團隊的原因。這讓這位員工感到非常不安,這位員工比較正直,她當麵否定了我老板對她的引導。她在後來與我進行的一對一會議中向我澄清了這一點,旨在避免她、我老板和我之間的任何誤解。

為了澄清事實,我在隨後的會議中特別澄清,任何人在公司內部申請較高職位我都會支持,而且這位員工確實在申請職位之前與我進行了溝通。我不僅支持和鼓勵了她的想法,還對公司和她個人的職業發展保持積極的態度。

我老板繼續否認這位員工的價值,堅持認為她不適合這個職位。他的理由是她缺乏采購經驗,並對委托數百萬美元的采購給她表示嚴重擔憂。他甚至都不打算給她一個麵試的機會。我當時建議向其他Cross-Function部門經理及主要員工征求意見。

據我所知,他產品經理、銷售部門都對這位員工給予了積極的反饋。然而,盡管他們的支持,我老板仍然堅持說:“我仍然覺得她不行。”

 

幾周後,新人到位。2024年1月的一個工作日,當我在辦公室時,突然下起了雪,我在自助餐廳遇到了這位新人。我好心的提醒他早點離開,以避免因天氣造成的交通堵塞。

令我驚訝的是,這位新人回答說:“我不擔心天氣,因為我住得很近。事實上,我是XXX(我老板)的鄰居。”我感到很吃驚,回答說:“真的嗎?It is interesting。這位新人接著說:“是的,這真的很有趣--兩個鄰居分別在競爭對手公司工作。他們在修剪草坪時碰到彼此。你猜他們會談論些什麽?”

本來這些也就是讓我心裏有點兒“疙瘩“,後來想想,誰還沒個關係戶呢,也就將這事撩開了。但是這個”鄰居“發出來的第一封抄送給我的電子郵件令我對這個人的為人非常Concern:

他要求那位申請他的職位而不得的員工“幫助“他完成一個報告,看在他新來,那位員工就為他跑了這個報告,然後,該他聯係生產商改進交貨日期的的工作,他試圖將責任推給客戶服務團隊說不是他的責任。

 

這事讓我對這個“鄰居“的人品產生了懷疑:一個新員工,特別是一個職位明確對采購全權負責的人,不立即解決與遲到訂單和日期相關的問題。不僅心安理得的支使別人幫助運行分析報告,而且第一反應不是詢問報告是如何生成的,反倒是試圖推卸責任,對於一個采購來說,人品的權重大於業務。我不僅對他有些側目。

 

在下次我又在餐廳碰到這位鄰居時,我詢問了他過去一年的采購量和授權範圍。令我驚訝的是,這位鄰居說他從未有過直接采購的經驗。他在原先公司的的角色主要是分配庫存(Allocate)滿足不同地點的客戶需求。我清楚地意識到他的經驗是在補貨(Replenishment)方麵,這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初級到中級的職位。

 

另外關於這個鄰居的印象是,我們在參加一個HR的關於不同類型的員工如何一起工作的培訓中碰巧被分到了一個討論小組。在討論中,這位鄰居以他自己這幾個星期的培訓經曆舉例說明他自己是一個“追求高效率”的人,反之,為他提供培訓的另外一位員工顯然太過分關注細節,很多培訓內容反反複複的強調,影響力效率。他說這話令我對他的人品更加懷疑:第一,這些反饋如果出於對工作的改進目的,完全可以一對一的跟培訓員工反饋。第二,給他培訓的員工跟他是平級,沒有義務非要抽時間幫他,他不但不領情,反而“欺負老實人”順便踩人家一腳(因為當時這個討論小組裏有一位銷售經理)。

 

我其實並不是反對“介紹熟人進公司“這件事,但是,在這個事件中,這個“鄰居”太得瑟了,而且他把“抄近道”當成是一種“特權”,人品也令人懷疑,所以,我單獨把這件事列出來當作需要改進的一點。

 

於是,我在調研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合理的問題:為什麽我的老板會拒絕一個有六年經驗內部候選人的申請,理由是缺乏采購經驗,但卻選擇了一個同樣缺乏采購經驗的鄰居來填補這個職位呢?通過這個故事我建議高級領導層反思:在招聘和雇傭過程中,應該以什麽標準來評估候選人的資格和能力?是否應該更加公平地對待內部候選人,並避免由於個人關係或其他因素而偏袒某些候選人?這些問題值得組織和管理者認真考慮,並確保他們的決策是公正和客觀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