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八九六四”30周年的一個紀念)
(按語:此篇在國內寫於2019年8964三十周年之際,一直未能發布,今在海外首次發布。李英之,2024年5月31日)
今年是“8964”三十年,我的記憶中特別閃現出一些物與事,記在這裏,算是一個紀念。
一封電報
這封電報是我在一本書中偶然發現的,顯示是89年6月5號發出的,是從江蘇漣水發到北大曆史係的,發給我的。發電報的是我叔叔,電報內容說是我奶奶病危了,讓我趕緊離京回江蘇老家漣水。因為當時北京已經發生了六四慘案,全國全世界都知道。所有孩子在北京讀書的京外的父母親人都會非常擔心焦急,我的叔叔也一樣,於是拍了這樣善意欺騙的電報,半年後我才知道實際上我奶奶並沒有病危。但是20歲的我是一個太較真的人,根本就想不到這是“欺騙”,於是趕緊準備離京回江蘇,我是6月8日晚上趕往北京火車站的,但是沒走成,晚上騎自行車返回,後座還搭了一個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似乎是88級的,在一個路口停下時我和戒嚴部隊的戰士發生了嚴重的口角,結果被帶進就近的派出所抓了起來,收容審查半年後才出來。所以,這封電報這樣一個偶然的事情實際上對於我的人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實際上就是因為八九年的積極參與,就是因為這半年的關押,青春時代所受的刺激太深了,導致我此後三十年的努力:推動六四平反,推動中國的民主化。這就是“苦難”的反彈,對很多人都是如此,似乎是個規律。如果沒有這封電報,我留在學校又會發生什麽呢?我的被抓導致我母親和大姐夫從烏魯木齊來北大尋我,當然不可能見到我。
我現在還記得當時我們所住的北大43樓一樓的樓梯間那兒,堆著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報,簡直像一個小丘坡一樣的,有一米多高吧。這都是全國各地的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紛紛來電報催他們回家呢。
一本日記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記日記的習慣,這是初中的時候我的班主任王露斯老師教我養成的習慣,我還約略記得初一時我開始記日記時寫下的那些最初的篇章的樣子。這些年到處跑到處搬家,許多東西都丟在路上再也找不到了,但是很巧的,這本日記還在,恰恰是記載我89年1月份到6月份的大學生活的日記。這裏麵就記載了當時我參加八九年民主活動的一些情況,包括所行所遇、所思所想。日記的扉頁上寫著“救中國”三個字。我們那時候受的教育的確就是關心國家熱愛國家啊,一直就是受這種教育,對我來說就更重些。
我前段時間在海外發表的《我在八九年》一文中就引用了不少這本日記中的內容。當時我在廣場上絕食時也寫了日記,是一個淡綠色的練習本,在學校商店裏買的。這個本子在我6月中與戒嚴部隊士兵發生口角被抓起來後就被他們搜走了,再也沒有給我。我還記得當時去廣場絕食時還帶了幾本書,好像包括《民主的危機》吧。
一個小葫蘆
這個小葫蘆呢,是我當時關在北京的看守所裏請別人編的。看守所裏流行編織這個東西,線就是用送進來的新襪子的,把襪子拆了。看守所裏很多時間都是靜坐,也不讓隨意看書,也出於無聊吧,突然間抓了那麽多“暴徒”進來,大概各地都塞滿了,我們一度還被轉移到北京的某個中學的地下室關押,那正是暑期,學校沒有學生,地下室熱得要命。幫我編織這個小葫蘆的也是個被抓的學生,叫章華,是外交學院的,他大概關押了5個月,後來我們幾乎同時被釋放的,他父親是中國駐中東某國的大使。這個小葫蘆上織了幾個字:“1989,思鴻行遠”,這字有兩層意思,首先是期許自己如鴻鵠一樣高飛遠行。
一麵未展開的布幅
2009年“八九六四”20周年的時候,我覺得總要有人好好表達一下的,以為紀念。我個人也很著急,開始我給北大88級的一個相識的學生打電話,說要去北大門口去大聲呐喊:你們忘掉六四了嗎?!後來我沒去,想弄別的。這個同學說他徒步從北大走到了廣場,算是紀念。最終我寫了一個布幅,上麵是“平反六四”四個大字,我準備帶著這個布幅去天安門廣場去展開。我應該是2009年6月4日那天中午以後去的,當時我給本係本級的一位同學打電話說了我正在去。他勸我不要這樣做。那時我太太剛懷孕幾個月,我是2008年10月結的婚。但是我還是去了,進入廣場全都要安檢的,警察檢查了我的包裏,隻看到相機之類,但是那布幅折疊後就放在包後麵的一個袋子裏,拉開拉鏈就可以看到的,但是檢查的警察就是沒有去拉那個後袋的拉鏈,我也就進去了,如果他發現了呢?
我進去後,發現廣場上道路以目,似乎人人眼神都不對勁,都等待著什麽要發生,也或者是很多便衣。我想著把布幅展開,正對著國旗,但是誰能給這拍照呢,也許我還沒有來得及掏出來,就被人上來按倒在地了。盤桓了兩三個小時,我也沒有掏出來,我大概是擔心後果了。後來清場了,人們都離開了,我離開時遇見了幾個年輕人,他們是居住在歐洲的華裔或留學生。我們一度遇見了外媒記者,但是錯過了被采訪,後來我們在附近的胡同將布幅展開了,還拍了照片。我為此事寫了短文,題目大概是:2009年6月4日在天安門廣場上一麵未展開的橫幅。此文發在海外多維網的我的博客上,但似乎沒引起什麽關注。
李英之, 2019年5月